什么是夏令营吗

营地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校外教育形式,形成并积累了很深的营地文化。很可能,爷爷辈和孙子辈的童年,都在一个营地度过。以美国、俄罗斯、英国等为代表的营地教育模式更是成为了全球效仿的典范。
营地教育,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学会和掌握某项技能,而是让孩子自身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他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并不一定按照某一项运动的规则来,而是通过这项运动去产生互动和连接,在过程中塑造性格,提升能力。
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
未来将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并逐渐普及的时代,孩子们未来可能从事很多现在不存在的职业。未来孩子们更可能在多元的团队中,参与一个项目的开发、实践,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知识架构飞速迭代的时代,也要求孩子们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升级知识技能等。
在这个变化已成常态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成长性思维,同时还要培养孩子们寻求自身价值的能力,培养其团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未来学习场景不只会发生学校里,可以发生在任何空间。
营地教育远非只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的空间,营地场景可以非常开放、多样、交互,智能时代来临,孩子们需要的一定不只是机器人,以及记忆性知识的学习,他们需要有情感、有温度的互动,需要培养共情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这些软技能书本上难以学到,但是可以通过营地教育这种方式逐渐培养这些软技能。
因此,未来营地教育将是孩子们的刚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
营地教育并不仅仅是玩游戏
营地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每个课程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保证给孩子营造一段难忘的经历。从大家所共同欣赏、共同认可的愿景和任务开始,每个成员都用自己的行为去折射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营地导师在孩子眼中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彼此学习。
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是围绕传递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都反映了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在营地中,我们需要将孩子最深层、最真实的需求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并且基于孩子们的需求去设计所有环节的活动,只有这样孩子们获得的教育才能影响持久。
营地本就是一个集体环境,孩子们会有多达成千上万次的机会,去不停地练习沟通技巧等,通过反复练习,孩子们就会将其逐渐深化、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此外,营地活动可以帮助孩子看到更多的世界可能性。让孩子“恍然大悟”的时刻,培养孩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在营地中,孩子们远离父母和熟悉的环境,与不同的伙伴、不同的导师共同生活,我们将这样的生活变化成为“扰动性的变化”,在营地中这种积极的扰动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让孩子们收获新体验和新思维方式。
始于营地,但是不止于营地。
我们希望帮孩子们实现三观、性格、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