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夏令营感悟

暑假刚开始,我们花了半个月时间,陪着女儿在泰国曼谷一所国际学校里上夏令营。机票、住宿、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加在一起,总共三万人民币左右。当然,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这趟夏令营之旅很是开心。
泰国的国际学校主要集中在曼谷,普吉、清迈、芭提雅也有十几所。双语学校和本地的泰国学校就更多了。各校夏令营的招生一般是在年初,大概二三月份,而且很快就会收满,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校的情况。可以经常在学校官网上查一下最新信息,并参考往年的时间、内容、价格等,确定几个希望参加的活动。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夏令营的内容一般以语言、音乐、艺术、社交等为主,七八岁之后的内容就丰富了,有各种体育活动营、潜水营、科技营等。家长可以联系、咨询学校,如有可能,请学校在开始报名时通知自己。
孩子在期盼中,终于迎来了启程的日子。随后便在新学校开始了为期数周的暑期生活。第一天早上,她背着小书包踏上校车,落座后很自然地系好安全带,没有一丝紧张或不安。反而是我,望着远去的校车,不知是要牵挂着她,还是该轻松地放飞自我。
因为疏忽,出发前一个晚上我们才知道,泰国落地签只能逗留15天,超出时间可能入不了境。第一次选择落地签的我们都懵了,深夜赶紧改签机票,原本三周的行程瞬间变成了两周。
6月23日中午,我们平安抵达曼谷,为期两周的夏令营之旅开始。为了方便去学校,我们定了学校附近的一家民宿。只是以前开窗看海,现在开窗看狗。周围也都是当地居民,又处在一条小巷子的深处,一开始感觉还是挺不适应的。
6月24日是夏令营的开营仪式,家长们带着孩子先在礼堂集中。中国的孩子和妈妈都比较好认,大家瞬间就聚齐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所学校的夏令营中,中国孩子也就五分之一左右比例。后来听有的家长说,学校特意控制了各个国家学生的占比,比如,每个班级里的中国孩子比例不能超过20%,不过这个说法没经过证实。
孩子们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对动手体验能力要求比较强。快快每天放学时,经常给我们展示自己做好的手工小物件。因为家长不能靠近上课的地方,学校官方账号的照片成为家长们了解夏令营现场内容的唯一途径。我在那里找到好几张快快的照片。这顶大象帽子是快快的最爱,她告诫我们一定要好好保管。快快虽然在国内就开始学英语,但毕竟语言能力有限。后来才得知,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名会中文的老师,孩子们的日常交流问题不大。
夏令营的作息安排是每天九点送到学校,下午两点半接回。开始几天,每天早上九点前,现场就哭声一片。一个孩子哭,一群孩子被带动,都开始哭,快快头两天不哭,从第三天开始也被“带动”着哭。
接送孩子的家长中,大部分都是妈妈。不仅是中国,看来国外的爸爸们也都在缺席家庭教育,像我们这样夫妻俩都过来陪孩子的也不多。
早上九点将孩子送到学校后,中间大概有五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让家长们自由安排,据说很多中介会利用这个时间带各个家长去看房、购物或者游览景区。不过,在快快就读的学校并没有看到中国中介。我会利用这个时间与国内的同事们一起工作沟通,效率挺高,就是网速太慢。中午,我和老婆经常在泰国的马路边吃路边摊,物美价廉。一份炒饭或者炒粉,基本都只要25至40泰铢,折合人民币都不到十元。在泰国的景区,同样的食物要花十倍以上的价格。
不过跟旅游度假区不同,国际学校周边基本都是当地人的居住区。入乡随俗,妻子和女儿也常在一些小馆子、路边摊甚至超市外吃饭。我们去过两次附近著名的曼谷拉差达火车夜市,那里有很多旅游团,大部分来自中国,在几个网红摊位前,全都是拍照的游客。
夏令营中间的那个周末,我们还去了一家芭提雅的酒店度假。许多中国家长都会选择在周末去芭提雅,也有不少中国人在这里买了房,但很多都空着。
两周夏令营结束时,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本《INTERNATIONAL PASSPORT》,里面用照片记录着每个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每个孩子都有着漂亮的笑容。夏令营里的老师们对每个孩子都很贴心和照顾。
我们相信所有的改变和收获都是慢慢累积的。只要孩子能够学会认真、努力去对待一件事情,那这次夏令营就算物超所值。对于我们家长而言,也度过了一段全身心陪伴孩子的时间。抛开夏令营的经济花费之外,陪伴是最珍贵的。在大家普遍越来越忙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金钱也买不来真正意义的陪伴和成长。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泰国三周的夏令营费用一点都不高,大家缺的只是时间而已。如果有时间,还是多和孩子待在一起,陪着他们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