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分享Summer in Berkeley vol.10

本期作者是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周才杰同学,他将分享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精彩生活。再一次来到美国,已经不是当年的年少无知了。这次有幸参加伯克利的暑期课堂,让我有机会更深刻地体会美国独特的文化,走入课堂感受美国本土的特色教学,像是一次旅行,但更是一次修行。
课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简称UC Berkeley),坐落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拥有1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学校的学业充满挑战,特别是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同学来说,语言的障碍是初期最难攻克的。再加上课堂的节奏很快,所以第一周上课几乎都会感到匆忙和慌张。
我选了一门数学课和一门英语语言课,相对来说并非是硬核的课,所以不到两周的时间就能适应语言障碍。实际上,这种适应并不表示我的英语听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越,而是当我有那么几句话听不懂时我不会再慌张。没错,面对老师教授们犀利的语速与奇妙的口音,你已经可以云淡风轻了,甚至敢上课开小差了,就这样语言问题被我佛系地度过了。
要说伯克利校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非天空莫属了。
没错,只要是晴天,加州的天空就如图片中的一样,湛蓝澄澈。有时候天空中没有云朵,整个校园仿佛沉于蔚蓝的海洋,漫步校园中仿佛是在水中潜游的鱼儿,一步一景,如履画中,轻松与愉悦涌上心头。话不多说,直接把图莽上来。
消费
说完校园,还有一样在这边很难适应的事情便是消费。饮食消费、文化消费、穿着消费、娱乐消费等等,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贵。尤其是饮食消费,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来这边之后我的饮食消费观念的变化。
第一周,看着餐厅的食物动辄7刀8刀,掐指一算,人民币50多一顿,想想还有两个月都得这么挥霍,心疼不已。于是那时候就爱找一些8刀左右的中餐厅与快餐店,以及煮泡面营生。
卑微节俭的第一周
后来,美元用着越来越得心应手,每次吃饭付款也懒得在脑子里过一遍人民币换算,再加上是刷信用卡,出手越来越阔绰。于是,开始追求更牛皮的美食,一顿饭也从9刀不到,慢慢涨价变成13刀。
吃饭逐渐奢侈的第二周
直到某一天,在伯克利Downtown中,我偶然得知了一家正宗的长沙湘菜馆,店名叫眷湘。作为一个正宗的湖南长沙人,怎么有理由不去试一下?于是,也不顾什么价格了,直接莽过去。说真的,这家店真的很让我惊艳,它真的让我在异国他乡吃到了家乡的味道。虽然有点小贵,但是人均16刀还是可以接受的,叫上几个小伙伴饱餐一顿再好不过了。
伯克利超级好吃的湘菜馆!毕竟,什么都能省,但是吃饭不能省呀(来自吃货的感悟)。现在却是也适应了这边的物价,吃饭10多刀也是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也建议来的同学们在消费时,特别是日常刚需消费,千万不要换算成人民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总的来说,来这边的生活很平静,但同样充满激情与幸福。每天都能遇到新奇的事物,每天也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时不时会觉得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这么一所美丽而优秀的大学读书该多好,每当这时就会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可以继续往前冲。一篇文章太难说完这边的一切了,还有太多太多的精彩需要等着大家亲自来发现。
我很喜欢这边的学习生活,更爱在这边经历的一切。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HITSZ国际事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