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分享之Art课程
当自动化和机械臂出现,人们说,机器只能按照程序做事,无法取代人的思考能力;当人工智能学会答题、下棋和驾驶汽车,人们说:AI只会模仿,无法和有创造力的人脑相提并论;当人工智能终于开始写诗、作画、谱曲,进行那些本以为只有人脑才能完成的创造性活动时,我们的艺术课学生,却还在用一支铅笔去和照片PK。
AI时代的艺术
Ostagram是一款神奇的软件,它可以把你输入的两幅图画的内容和风格进行混合,形成一幅全新的图画,目前,软件已经直接开放到了网页上,随时供你应用,操作简单,效果惊艳。(网站:Ostagram.ru)Ostagram是一个俄罗斯的小伙子Sergey Morugin基于Google的DeepDream开发的。而DeepDream是Google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核心是图像识别。但它不仅可以识别模式,而且可以自主进行模式强化,“无中生有”地将一个微弱的模式效果强化放大,就像人类从星星里找出星座一样。换句话说,今天的计算机已经拥有了人类的通感能力。可以想象,在未来最有可能最快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艺术工种,是纯技术型的模仿式画作。这不仅仅包括追求极致逼真的写实派,也包括了模仿前人作品元素的艺术作品。2018年大热的香港电影《无双》中就有这么一段经纪人对富有创作才华的女主角说下的话:精于原创作品的女主角阮文,被画商看重,举办个展,名誉世界;而擅长模仿名家手笔的男主角李问,画作滞销、迫于生计,于是走上了制造假币的违法犯罪道路。人工智能在迫使艺术家们在创意、创造力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让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去实践自己的创意。在未来,如果你新开了一家餐厅,想要挂自己风格的画,那就可以用强大的人工智能和富有创意的艺术家合作,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廉的成本做出更现代化和能够广泛适用的艺术作品,那将会是广阔的商机。
AI时代的艺术专业课程
不能否认,无论是AI还是人类,模仿是学习艺术的必经之路。不幸的是,AI的学习速度是人类无法企及的。打败象棋卫冕世界冠军的深蓝计算机可以每秒检索1亿到2亿个棋局。学校里都会开设美术或音乐鉴赏课,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课程所花的时间大幅减少,而且大都演变成了对历史、作品事实细节的记忆。在专业的美术课堂上,学生花费数年练习素描和绘画技法、临摹大师画作,这叫 “苦练基本功”。然而现在一个苦练了十年基本功的艺术学生,却往往无法被称为艺术家,只能成为下一个艺术老师,去苦练下一批学生的基本功。这其中难以跨越的障碍,在于是否有创意和能否创作独特作品。回看世界的艺术大师们,无一不具有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他们的创造力源于观察和思考:他们独特的视角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他们独特的思考能跳脱框架、打破陈规。而我们的美术训练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要求每个学生看到同样的视角,遵循同样的技法,放弃自己的独特性和对创造力的培养。这并不是说模仿就是一件坏事。它反而应当是培养创造力的绝佳途径,我们的艺术老师应该看到并加以利用。在心理学上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模仿的过程其实是读解、消化吸收再反馈的过程,模仿帮助我们习得和巩固新的行为范式,其中发生的是集中性思维;而创造力则在认知活动上表现为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反复交织。换句话说,只有有着强大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能表现出创造力。
不难归纳得出,在艺术专业课程上模仿和创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
创造力教育的艺术课程
中国人都在说:“为什么我们只是其他国家创新产品的复制者?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本国创新产品的发明者?”华为在5G创新的路上早已走在了前头,近日又刚刚发布独立研发的新操作系统“鸿蒙”。反观某讯和某度,你愿意下一代的孩子成为哪一类?
芬兰作为世界公认的教育强国,那里的学生几乎从来不在应试或家庭作业上花费时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教育计划负责。每1小时课程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艺术和手工是每日必备的常规课程。芬兰的教育专家认为,让学生对艺术进行了解,将艺术视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非常高的重要性。但是在国内的大多学校,与艺术相关的教学设施都被安排到了学校的角落里,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在艺术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才敢利用。我们希望看到艺术能融入所有人文学科,融入工程和课程设计之中。
设想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艺术+综合课程:学生学习纸的材质和属性,利用普通白纸折叠出不同的对称结构,研究各类结构的承重度和稳定性(艺术+物理);学生学习色彩理论,使用不同色调创作画作来表达诗歌的意境(艺术+语文);学生学习剪纸艺术,剪出跌宕起伏的曲线纸来表现不同古代文明的兴衰更替(艺术+历史);学生学习使用各类画材,思考如果丙烯可以作颜料,丙烷行不行,乙烯行不行,为什么,并以艺术创作作为实验进行论证和归纳总结(艺术+化学)……
构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艺术课堂,2019年夏校的艺术设计课程,便是在这一宗旨下开展。我们认为艺术应当是有趣的、充满想象的、启迪思考的。无论是6-8年级的服装设计艺术课程,还是9-10年级的工业品设计艺术课程,都关注于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并完成作品的过程,都把模仿的集中性思维和想象的发散性思维相结合,艺术教室里“创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要培养创新的人才,必须先有创新的学校和课程。我们相信,在这其中,艺术课程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术设计班学生感言
夏校6班 蔡想
在艺术设计课程外教老师Julia教导下,我学会了很多新的绘画技巧。
First:练习了服装设计的手稿和基础技法;
Second:在原有的色彩基础上,又新学习了两个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
Third:拓展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并且开始能慢慢的画出脑中的idea。
夏校7班 郑佳宜
下午的模块课,我选的是艺术设计,外教老师让我们先学颜色,然后又自己动手制作颜色,画画,之后开始学服装设计,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一对一指导,交给我们关于设定比例的方法,同学们设计的服装都很好看。一起上模块课的同学都是来自各个班级,通过课堂和交流,也变得非常的熟悉。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