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学:剑桥大学,我们来了!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游学

Hello,Cambridge!
轻轻地,我们来了来到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同样的课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二十天的剑桥大学研学生活地质学系的同学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2019年7月21日,地质学系赴英国剑桥大学暑期国际研学夏令营正式开始。在已经过去的10余天时间里,20名研学团成员们在剑桥大学度过了紧张且充实的学习生活。

Part1 课程学习

Lecture1:Andrew Woods

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教授,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Andrew Woods教授为学生们讲授火山、低能耗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等相关领域的课程内容。
在剑桥开始学习之旅的第一天,也是感受地质课程全英文授课的第一天。给我们授课的是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教授,同时也是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院士Andrew Woods,他主要研究火山和地球物理。今天他给我们主要讲的是火山的成因以及爆发的机制,课程长达三小时。这三个小时既让我们拓展了知识,也让我们适应了全英文授课的环境。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一开始并不能适应老师的语速,再加上对专属名词缺少了解,很多方面理解的不够透彻。不过到第二节课,我在听力方面有所适应,教授也会在一些重要或关键名词上放慢语速,还边讲边手绘示意图,让我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教授的肢体语言加上手绘、板书,让我很快理解课程内容。Andrew Woods教授会经常提问,这让我们既紧张又期待,我相信我们会很快适应这种授课方式。

——2017级地质工程 魏瑶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对在国内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如第一节课讲火山,Andrew Woods教授先展示5种喷发现象,然后以图和画的方式讲解3种喷发方式,再解释喷发方式产生的原因:火山内部新、老岩浆粘度,热量,气泡等不同。由表面到最微小的气泡到火山灰的危害与防范,控制,每一步他都以展示实验,数据和事实来进行阐述,最后根据所有的数据进行推论,让人信服。

——2017级地质工程 张碧碧

Lecture 2:Zvi Steiner

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和高级研究员。他为学生们带来一节三小时的启发性课程“地质和大气:二氧化碳和海洋气候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及挑战”。
Dr. Zvi Steiner老师很亲和,他把课程的内容粗略地介绍后,鼓励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并鼓励我们积极发言。对于我们的发言,虽然我们自己感到回答的可能不是很完美,但老师还是表扬了我们,跟我们说很棒!加油,下次会更好的!

——2017级地质学(基地班) 林雅婷

 

Zvi Steiner研究员主要为我们讲解了大气和全球变暖的内容,还包括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的响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等,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提出的“地球工程”,这个“地球工程”是涵盖多学科领域的系统性工程,这也预示着在未来我们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要在学好地质学的基础上和其他专业领域进行交叉研究。

——2017级地质工程 谭小林

Lecture 3:Michael A.Carpenter

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剑桥大学著名教授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矿物科学。Michael教授在实验和讲演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矿物科学方面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
第四节课和第五节课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结晶学内容,老师也是提前下发了课堂资料,为我们的预习带来很大的方便。教授的课堂讲授和国内相似,但是作为英文教学,大量的专业性名词使得我手忙脚乱,好在教授的课堂资料上附有大量的图片并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东西,能够基本理解课程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并没有一直讲授抽象的结晶学,而是加以展示模型,镜下和计算机三维模型图等让我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这样的方式,使得原本比较晦涩难懂的内容也瞬间变得明朗起来。

——2017级地质学(基地班) 石震

 

在我们的结晶学课堂上,教授对我们进行了一小时的理论授课和两小时的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实践这种体验式的教学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每一位教授都非常愿意为学生答疑解惑,即使是有语言交流的障碍,他们也非常耐心地倾听我们的疑惑,甚至是主动地走到每位同学的身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种教学方式和亲和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了与教授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了课题的准备和对问题的讨论,这也很大地锻炼并提高了我们的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组织演讲的能力和水平。

——2016级地质学(基地班) 程师其

Part2 访问交流

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学员们还抓紧时间去各大博物馆实地学习、考察Sedgwick Museum of Geology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Part3 课余生活

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交流活动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做presentation的那天,相对于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而言,我更多地受到在国内学习时候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能派上用场,尤其是报告,国内教师经常讲一个好的报告要具备哪些特征。在剑桥报告那天,我就严格按照这些特征来准备,做完报告时,教授说你做的报告是专业的,得到外教的肯定,心里真的很激动!

——2016级地质学(基地班) 成倚山

Part4 教授寄语

剑桥大学Michael Capenter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听完所有同学的报告后给予同学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他说:“I was very impressed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presentations given by the students on Tuesday afternoon. They managed to speak in English on topics which until a few days before they knew nothing about. I thought that their abilities matched up well with what I expect from our second year students in Cambridge. They seemed to enjoy the practical work and it was a pleasure for me to interact with them.”

唯大胸怀者,可容万物,可跨河山;
唯大眼界者,方负学识,方担盛誉。
地质学系的学子们,加油!

Categories: 地点游学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