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确实不是走马观花的项目营地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我们的孩子终有一天将对世界发声,
让我们帮他们做好准备 !

当然了,具体的感受层面,大家更熟悉的,是行为管理、手机管理或者是习惯培养这些。但事实上,乐学至行做教育这件事的深层逻辑和各个环节(设置)递进关系,远不止看上去的这些。

今天,跟您分享一点儿孩子们在英国夏校期间的(部分)活动内容,也借机聊聊乐学至行做的是什么样儿的教育。

 

去夏校 & 趣夏校

今年我们是几个国家的夏校项目同步执行中,单就孩子们选择的英国夏校项目来说,在英国,夏校是非常正经的国际化教育游学方式。而且,夏校这种教育模式也已经有几十年的成熟发展历程。

它和组织一群中国孩子去参加由外国老师/专家授课的夏令营不一样,和住在国外学校校区内的中文主题夏令营也不一样。

通常来说,典型的夏校教育体系设置有下面这五点

  • 和大量的非英文母语国家来的孩子在一起
  • 上午认真的学习和上课
  • 下午参加可选的运动项目和活动
  • 晚上有各种主题的晚会或者趣味项目
  • 每周都有机会带着学习和感受任务外出

根据上面这段简单的介绍可以了解到的是,家长朋友们如果不小心让孩子们误以为这是一次暑假游玩的旅程,那么可能会在第一周(尤其是后半周)大概率的感受到孩子不习惯或者说小抱怨。

这是因为,孩子们如果不习惯在「学中玩 玩中学」,那夏校的课程设置对于他们来说就会……更像是换了一个地方去上学,而不是充分享受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实际感受。同时,在这样的心态下,孩子也很有可能没办法享受类似比如。

blind date或者晚会、迪斯科这样的常规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玩手机或者睡觉。

这样的情况,虽然出现的概率并不算高,但今天,我们还是第一次把它拿出来与您分享,互通有无。

 

以今年已经结束的夏校项目为例

为您分享一节夏校的具体课程内容:

背景——夏校的课程老师,通常由各夏校集团提供,师源都是有正式任教资质的老师。运动项目的部分,有些还会有正式的运动员资质。

以下活动内容,是领队老师经申请后随机进入其中一个教室旁听,然后给大家做的现场报道。
分组进行中——

老师尽力把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打散,分到不同的小组里

夏校的一个班级,标准的设置大概是十五个孩子左右。

分完组之后,老师先发了任务单,

孩子们需要先仔细研读,然后按组为单位做PPT

在过程中,

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提问,

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老师的要求是先用下划线标识出来,

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单词,

老师的建议和要求是让孩子们先去猜一猜生词是什么,而不是拿起工具去查生词

这一点,感觉对孩子(过往的学习经验和习惯)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资料阅读完了之后,

大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词标出来,

再由老师逐一写在黑板上,

接着老师会让孩子们以分组的方式自己先进行讨论,知道生词的孩子,要用英语(当然全程英语交流)向不懂的孩子解释清楚这个词以及其含义。

领队说:这还真是个有趣的学习体验。

国外的课程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像这堂课上这样,找出生词,并了解其词义和词性,而且是由孩子们自行找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点,其实是孩子们体会到国外教育的不同之处的一个小维度。

和国内常规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相比,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其实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而不是学习结果本身。

解决完生词之后,接下来,老师会逐一检查大家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并在这时候,给大家做必要的讲解。

所有生词讲解完后,接下来小组做总结。

同时,老师还会一对一的检查并指导孩子,以了解孩子们对这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领队老师说:
不瞒大家说,就我的感受而言,夏校项目确实不是走马观花的游学营,每天上午的课程安排和内容设置,都是实实在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