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名校申请常见问题解答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1.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前30的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学院?

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美国前30的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学院代表着全美最高的学术水平。因此,适合这些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出众的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而言,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高中未加权GPA都在3.7以上(最高4.0),在校排名位于前10%以内,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常春藤盟校和MIT、斯坦福等TOP 10名校,录取学生的GPA普遍达到或接近4.0,在校排名位于前1%-3%,且选课除必修课外多为学校提供的最高难度课程。

大部分准备留学的学生可能刚进入高中或还没有拿到最终的成绩报告,且国内的普通高中一般不提供GPA 4.0制的成绩单,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辅助的参考标准评判学生的学术能力。首先,中考能够进入所在城市的前500名或前5%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指标,其次就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比较稳定地保持优异成绩,例如各科90分以上(100分制)。当然,如果有学术、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专长(例如国家一级运动员,省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乐器演奏专业级别等),只要英文能力过关,综合成绩中上,即使不满足前面的条件也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冲击名校。

除了学术外,孩子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估是否适合前30院校的重要参考。当然,不排除一部分学生仅凭超强的学术成绩(例如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就可以进入顶尖名校,但多数孩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社交、活动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申请前30院校带来的挑战。是否愿意承担领导责任,是否乐于为团队和他人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否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等是良好的社会能力指标。除此之外,孩子是否拥有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持之以恒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能否适应顶尖院校的学生群体和环境。

 

2. 什么样的孩子决定留学美国前需要慎重?

虽然美国的本科教育有诸多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很好地利用美本教育中的资源。首先英语能力薄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孩子的学术发展和收获,因此,如果孩子在申请之前无法突破语言瓶颈,或者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无法达到托福90分以上的水平,那么毫无疑问他/她在美本学习中的收获将会大打折扣,更不必提因语言障碍而导致的沟通困难、人际圈狭窄、以及可能随之发生的一连串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不得不强调,且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自控力的缺乏。不同于国内的大学,多数美本院校并没有类似于导员的角色来监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此同时,优秀院校对于挂科等学术问题的处罚政策非常严厉(一般挂科两次就会被劝退,作弊、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发现一次即开除),因此,缺乏自控力,且不能很好地安排学业时间的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此外,美国的各大院校或多或少都会有酗酒、吸毒等不良现象存在,虽然大部分中国学生有着足够的常识去避免沾染恶习,但如果伴随着学业困难、社交障碍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学生行差踏错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读到这里,想必有一些家长或同学会认为,自控力的缺乏可以通过去全新的环境接受“自力更生”的挑战而改善。诚然,在国内是“问题少年”,去了国外后改头换面的孩子大有人在,但从本质上而言,这一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具备强大的内生动力。在内生动力没有被激发的情况下,“问题少年”们或许会表现出缺乏自控力等各种问题,但这种形式的缺乏自控力只是另一个问题的表层现象,而非问题的根源,因此他们的经历并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和可复制性。而更多自控力薄弱的孩子,不仅缺乏内生动力,而且往往有着长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但不限于父母溺爱、纵容、关注过度或缺乏关注、无原则管教、孩子自身交友不当、性格乖戾、责任感缺失等。

在被指出问题时,“她、他还是个孩子”可能是很多家长的自然反应,但事实上,到了高中阶段,大部分孩子的人格特质已经成型,再想改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此时对于内生动力缺乏且自控力薄弱的孩子进行长期引导、严格管教尚且不足,再令其脱离监督,出国进行“改造”,无异于抱薪救火、使其成长与人格问题变本加厉而已。因此,这一部分孩子,父母在决定支持其出国留学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前车之鉴不胜枚举,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最后,留学美国是一项昂贵的投资,对于大部分工薪家庭而言,孩子留学的费用都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决定留学前,父母和孩子需要做好沟通,如果留学会严重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则需慎重,如果这样的影响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则更需慎重。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正确的认知与健全的人格,而孩子对于父母的牺牲、家庭的重担而可能产生的压力、负罪感、急于报答或出人头地的渴望,会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与三观的形成。

无论如何,对世界与他人的善意,往往源于自身的强大和内心的充盈。当孩子与父母都学会了爱与耐心相待,教育已然成功了一大半。

 

3. 高中应该如何规划课业学习和标准化考试?

因为篇幅的限制,这里只讨论“准备申请前30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学院的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课业学习和标准化考试”。同时,大学录取是一个高度主观和个性化的过程,没有任何公式可以保证录取,也没有任何“加分点”(例如AP成绩或竞赛)的缺乏就一定会导致不录取。这里给出的建议只是诸多可能提高学生录取机会的方法之一,并非大学录取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首先,关于选课,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原则就是“选擅长的课,选丰富的课,选最难的课”。美国大学往往对于高中生选课都有一定的类别和学时要求,但这部分要求在必修课框架内和高中学术顾问的监督下一般都能满足(无论美高还是国内普高)。因此,在可选择的范围内,学生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通过高难度的选课和优异的成绩向大学招生官证明自己出众的学术能力。美高或国际课程高中的学生可以多选择AP、IB(HL)等高级别课程(选课的年级因为学校政策与个人基础的差异,需自行斟酌),而国内普通高中的学生因为选修课比较缺乏,可以通过单独报名AP考试或参加学科竞赛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术竞争力和成绩单的可参照度。AP考试多多益善但需量力而为,4-5分为有竞争力的成绩,需在12年级开始之前考完。学科竞赛如为省级一等奖或AIME同级别比赛National Semifinalist以上则有非常出众的竞争力,即使因时间匮乏或其他原因无法参加AP一类的考试,也无需担心对申请有明显影响。

至于托福、SAT等标准化考试的时间安排,建议只有两个:早,越早考完越好;稳,基础越稳越好。当然,市面上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建议,例如托福考完90分再开始SAT培训,SAT达到1300分再进行强化、冲刺培训等。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执行这些看似合理的计划时,未必能够很好地把握节奏、按时完成进度。例如,如果孩子进高中时连初中语法都还没完全掌握,如何在高一做到托福过90或100分?

如果连语言理解和驾驭能力都还没有完善,又如何能在SAT刷题遇到瓶颈后进行突破?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学生考了五次托福却没有看过一次英语节目,刷了一年半SAT真题却没有背完巴朗词表、也没有读过一本英文原版书。其实大部分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顶尖分数的学生备考周期都不会很长,因为在基础相近并且同样有两年左右时间的情况下,别人会把接近全部的课外时间用于培训和刷题,而他们会用一年半的时间,每天听外文材料,锻炼口语,背掉一万多个单词,读完十几本甚至几十本原版书,最后,再用半年不到的时间考出一个接近或达到满分的成绩。所以我们与其为孩子何时考试出分而感到焦虑,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如何让他/她的语言能力尽快提升到足够的高度。因为没有牢固的语言基础,参加再多的考试也不会令成绩出众。如果实力雄厚,哪怕只有一个月的备考时间结果也不会太难看。

简而言之,虽然标化考试的备考安排可以参考托福、SAT难度与形式的区别,但英文能力的提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整体、连续的过程,与考试内容无关。站在申请的角度而言,只要在12年级的10月结束前能考出理想的托福和SAT成绩就基本不会对大学申请的进度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但人生中有太多比标化考试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所以,如果已经拥有夯实的语言能力,还是尽早考完为好(11年级6月之前考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给出三位录取名校同学的标化考试时间安排供大家参考:

  • A同学(普林斯顿):9年级下学期托福117;10年级下学期SAT2物理800、数学II 800;11年级下学期SAT 阅读+语法760,数学800
  • B同学(哥伦比亚-工程):11年级上学期托福104;11年级下学期SAT2 物理800,数学II 800,化学790;11年级下学期托福107,SAT阅读+语法720,数学780
  • C同学(南加州):10年级上学期托福108;11年级下学期SAT阅读+语法660,数学800

 

4. 课外活动应当如何安排?

关于美本申请,我们经常会被灌输一种认知,那就是活动非常非常的重要,甚至比在校成绩和标准化成绩还要重要。那么事实是否是这样呢?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回答。

首先,活动主要的的作用,在于帮助学术成绩足够优秀(比如达到名校25-75%录取成绩中线段),但又尚未达到顶尖的申请者脱颖而出。对于申请TOP30名校的申请者而言,一般高中时需要有200-400小时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经历,参与或领导2-4个社团或学生组织的经历,1-3个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术、体育、工作、家庭责任、社会活动等其他方面的经历。

活动对于申请的帮助程度很难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但有一个准则可以参考:参与的选拔性越高、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越高、精力投入的要求越高、对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越高、对于他人或群体的贡献越大,则活动的价值越高,对申请的帮助程度也就越大。

比如,录取率不到10%的MIT夏季科研项目价值远大于达到语言要求就可以大概率录取的其他夏校项目,需要参加严格的大学课程并获得成绩等第的夏校项目价值又远大于交了钱就可以参加的游学或培训活动,同时,一个每天在上学之余还要替忙碌的父母照顾年幼弟妹的申请者往往比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却可以去阿拉斯加保护北极熊的申请者更能打动招生官。因此,活动的作用不应以“高大上”或“平凡无奇”来区分。活动的最终价值,在于体现申请者的爱好,能力,性情,眼界,还有担当。

因此,除了很多学校会要求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经历,活动的安排一定要把投入程度放在第一位。2013年,曾经有位成绩并不算特别出众的中国男生在主要活动列表上只写了读书,面试的时候招生官问他原因,他解释道,因为几乎所有的课外时间都被用来读哲学,所以没有功夫再做其他的事情。后来,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文理学院(Columbia College)的录取,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关于活动专注度的美谈。至于活动的内容,无论是科研,夏校,支教,模联,还是辩论,只要是能够满足上文的任一标准,就值得为之付出努力和坚持。

但是,对于不同学术程度的申请者,活动的权重又有很大区别。如果是一个学术成绩超强,且获得顶尖学术竞赛重量级奖项或拥有超常科研能力的学生,有没有社团领导职位,参加过多少国际志愿者,或者有没有夏校之类的经历对其申请结果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因为任何顶尖院校都是要靠学者撑台面的,这些人,无论教授,还是学生,才是名校长盛不衰的基石。因此,学术能力超强的学生在美本申请中永远是独一档的存在,只要申请中没有重大失误或是出现严重的品行问题,即使没有任何“活动”,他们被TOP 18名校录取的机会也是极高的。(友情提示:如果学生只有很高的在校成绩和SAT分数,而没有以上讨论的其他特征,则只能定义为“学术优秀”,但不属于“学术能力超强”的范畴。)对于这一类的学生,活动可以说是“无足轻重”。把精力过多地分散到与其专长无关的各种活动中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竞争力和录取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一个学生在校预期成绩还没有达到目标学校每年录取的最低成绩段(末位5-10%,不包括5%以下的特例情况),标准化考试的预期成绩还没有达到目标学校学校每年录取的最低分数段(末位5-10%,不包括5%以下的特例情况),艺术、体育、文学等方面也没有特别的专长,同时也没有对学校或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那么活动对于提升录取机会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为对于绝大部分申请者而言,“成绩达标”是一个底线要求,连底线要求都没达到的时候去追求课外活动经历,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以下给出五位录取名校同学的主要活动(奖项)列表:

  • A同学(杜克大学):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一等奖,11-12年级在耶鲁-北京大学联合实验室从事植物嫁接方面的研究,无夏校经历
  • B同学(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省一等奖,MIT-清华科研夏令营(RSI),无夏校经历
  • C同学(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因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中国赛区决赛入围,MUN,校学生会学习部长(11年级),有夏校经历(两门大学级别课程1A,1A+)
  • D同学(卡尔顿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中乐队吉他手(10-12年级),编程社团(10-12年级),环保社团(10-12年级),无校级以上学术奖项,无夏校经历
  • E同学(斯坦福大学):全国英文辩论top选手,贫困地区支教(10-12年级),国际交流生(11-12年级),跨文化研究(10-12年级),登山(10-12年级),校学生会领导(10-11年级),无夏校经历

 

5. 美本申请中哪些因素最重要?

因为篇幅限制,这里依然只讨论针对前30名综合性大学与文理学院的申请。同时,为了让解释更加清晰明了,我将简单介绍大学申请中实际要用到的材料,并将竞争力较强的申请者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再根据类别进行讨论。

 

美本申请中需要学生提供的材料主要有:

1. 通用申请表格或学校单独的申请表格(个人信息、高中信息、标化考试信息、学术奖项列表、活动列表、通用申请文书-即主文书、附加信息等)

2. 自主成绩报告(加州大学以及部分使用通用申请的大学要求提供)

3. 学校指定问题和文书(各大学有单独要求)

4. 简历(建议提供)

5. 作品集(仅建议有突出文艺才华的申请者提供)

6. 面试(部分院校-如斯坦福-不提供面试,部分院校-如UVA-要求提供第三方面试报告,部分院校-如卡尔顿学院-需预约面试,部分院校-如哈佛、耶鲁-仅邀请一部分申请者面试)

 

需要学校、老师和第三方提供的材料有:

1. 学校报告、中期报告、最终报告和成绩单(由counselor提供)2. 任课教师推荐信(由任课老师提供,不同学校要求0-2封不等,最多可提供4封)

3. 第三方推荐信(除非能够提供其他材料无法展现的有关申请者的重要、正面信息,否则不建议提供)

4. 标准化成绩报告(由申请者委托考试主办方提

供)

简而言之,大学申请中最重要的几点就是:在校成绩(GPA,选课难度),语言和标准化考试成绩(托福、SAT、ACT等),学术奖项和活动经历(简历),文书,面试,推荐信。

关于这些项目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而言,在校成绩最重要,标准化考试成绩很重要,学术奖项、活动经历比较重要,文书、面试、推荐信可以非常重要也可以不太重要。

但实际录取的过程中,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打破天平的最重要砝码,任何一点也都可能功亏一篑的风险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名校申请是诸多必要条件与非必要条件的组合(不存在任何单独的充分条件),而以上的各个项目说到底,都只是呈现或满足这些条件的媒介而已。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只要没有重大失误或者严重的品行问题,一部分学生仅凭超强的学术能力就可以获得顶尖大学录取。而一部分学生,即使成绩、活动再出类拔萃,也有可能因为老师在推荐信中提到其某些动机、行为的不端而被前30大学全部拒绝。因此,了解学校关注的深层特质是申请成功的重点。

这些深层特质的核心,就是学术,人格,才华,(潜在)社会影响力。根据主要特质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较有竞争力的申请者分为以下四类:

 

1. 杰出的学者

毋庸置疑,学术特质是这一类申请者的定位核心。因此,出色的学术竞赛、科研经历是其申请成功的有效保障。但即使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有接近满分的GPA,高难度的选课,配合顶尖的标准化成绩,多门AP 5分/IB(HL) 7分的成绩以及有针对性的学术经历,也足以令大部分名校认可其在学术方面的潜质。

对于此类申请者:
竞赛、科研经历为压倒性因素;
在校成绩、选课难度、标准化考试成绩为关键性因素;
课外活动为次要因素;
推荐信、文书、面试如体现负面信息(动机、行为、三观等方面的问题)则为重大风险因素,否则为次要因素。

 

2. 发光的灵魂

生活从来不是公平的,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有些人却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能达到许多人起点的高度。那些面对人生中各种逆境、不幸、挑战却从不气馁,饱尝失败与艰辛却愈发努力的灵魂在生活中是令人钦佩的,在申请中亦是如此。他们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信念的力量,也让招生官们去思考这些灵魂背后蕴藏的无限潜力。这样的申请者,如果有足够的努力和机运,有可能成为改变群体、行业、领域甚至世界的领袖,即使没有太多的天赋和运气,至少他们也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并成为诸多在痛苦、不幸中挣扎的人们的榜样和希望。

还有一些人,出身优渥,天资聪颖,从小到大不需要付出太多便可以得到舒适的生活与出色的成绩。然而,他们或出于自发的善意,或出于他人的启发,或出于特别的经历,放弃了本来舒适的生活或利己的诱惑,为他人,为社会,为世界,或为正义和真理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经受苦难。他们一心专致,理想高远。他们坚持优秀是为了有更大的能力改变世界,他们的努力奉献是领袖精神的终极诠释:“to live a life bigger than oneself”(超越小我,造福他人)。

对于此类申请者:
在校成绩、选课难度、标准化考试成绩为重要因素;
课外活动、简历为关键性因素;
推荐信、文书、面试为决定性因素。

 

3. 耀眼的天才

有一类申请者,他们或许学业优异,或许略有偏科,但他们都在一些领域拥有者远超常人的天赋和才华。这些申请者,可以是顶尖的运动员,可以是年轻的音乐家,可以是云游的摄影师,也可以是早熟的创业者。他们的加入使得学校可以拥有更多各领域的未来领军人才,也使得学生群体变得更加多元,更具有创造性和活力。
对于此类申请者:
在校成绩、选课难度、标准化考试成绩为参考因素,如果成绩优异,则可成为重大加分因素;
作品集、试演、特长相关经历或奖项为决定性因素;
课外活动、简历为重要因素;
推荐信、文书、面试为重要因素。

 

4. 均衡的强者

前三类的申请者虽然特点突出,优势明显,但只占每年名校录取人数的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都主要凭借出色而均衡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这样的孩子,普遍成绩优异,人格健全,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并能自发地帮助集体和他人。

虽然他们看起来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专长和风格,但他们很可能只是处在寻找自己热情与理想的过程之中。一旦找到,则长期以来积累的能力又足以使其成为杰出的人才。

对于此类申请者:
在校成绩、选课难度、标准化成绩为关键因素;
课外活动、简历为关键因素;
推荐信、文书、面试为关键因素。

以上的全部,便是我7年以来作为老师和顾问的经验总结。由于能力水平的局限,观点难免有偏颇和不足。在此,愿诸前辈包涵我的肤浅无知。也愿后来者能借助我微末的智慧更加走好前行的道路。

Categories: 名校地点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