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印迹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夏校总是大家膜拜名校的最好时机。比如我这种秉承“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高中生,这给了我勇敢点入各大名校网站的无畏和往上提交资料和文书的盲目自豪。

是的,我turn down了哈佛的offer,接受了UChi 的邀请(我终于体会了一把知乎平均水平大佬们本科申请的快感!

我申请的是芝大Immersion项目,是Contagion: Infectious Agents and Emerging Diseases课程,实打实的生物课。

可能是灾难片什么的看多了,我一直对什么细菌微生物病毒的感兴趣, 当时看到这个课程介绍就很心属这个项目。况且又是在这么有名academic rigorous 的芝加哥大学,我的天呐,我也终于有机会去看看那个被哥特式建筑围绕的学术海洋了,我好爱!

课是真的好 我们一个课就霸占了两个教室,一个seminar和一个laboratory,一般是半天lecture半天wet lab搞定一两个知识点。

但说实话我发现我要想学的出彩真的是挺难的,班上一共18个人,只有5个是中国人(相比经济那门被中国人霸占的课真的很可以了)。

而且大家AP Biology几乎都成了学过的最基础课程,有一个美国妹子在这个课之前还去了JHU和Columbia做了research,而我虽然嘴上说着我爱生物,因为学校课程安排的原因才磕磕绊绊的学完Biology,也幸亏平时我稍微多关注了点什么pathogen啊immunity之类的知识,在课余做过一次的lab,才不至于被这个课落到十万八千里以外。

所以这边给出建议是大家去夏校前,还是对要学的课程多做准备。

值得庆幸的是,professor和TA真的很nice,有任何问题问她们都会非常认真的给我解答,有一次我们组的lab result大概是个outlier,professor在Google一番之后还跟我们组一起进行了反思,所以真的是,不怕犯错 不怕有疑问,这么一看上大学真好。

再说说我的三周生活吧。三周真的是每周一变。

第一周刚过去有着那种新鲜感和无限的期待,认识了很多朋友。

第二周其中几天有点难熬,大概就是我们assignment扎堆的时候。

我记得当时因为楼道的study room被别人占了,我们就坐在recreation room里,别人在旁边打台球,我们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讨论。

有一次忽的一抬眼就看到对面的食堂已经把灯给关了 ,然后再对面的residential楼里有的屋也已经关灯了,就超想哭,尤其是想到之后的4-7年都要过比这还累的生活,熬夜写了那么久的东西还不一定得得了满分,吃不到家里的饺子火锅麻辣烫红烧肉,还要无时无刻熟练运用英语,太难过了,回国凑合上个大学得了。

但好吧,第二天还是得7.30爬起来去吃早饭,然后赶着9点due提交作业,在lab中遗忘自我找到一丝快乐,然后lab之后又有lab notebook和assignment。

至于第三周,我又舍不得了,觉得再苦再累这儿也好好啊 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希望(可能是快解放了都这样 站着说话不腰疼)。

PS我想说芝大食堂大概没有那么那么不堪,有些时候baked chicken和pork还是很好吃的。

但校园周围只有target 和cvs,离downtown大概20分钟的车程,怎么说呢校园周边还是有点点村的,但我觉得至少不是玉米地,也把它列到urban一类(?)

至于我的娱乐生活,我觉得芝大真的挺不负自己nerd的作风,学校官方没组织什么活动说实话,三周总共有什么悲惨世界音乐剧(我还没抢到名额 我恨)一场足球赛 和一场棒球赛。

其余的就是每个residence house 的RA们带着去个千禧公园,Art Institute 或者唐人街。说起nerd,这边上夏校的同学们也不是很social的作风,study break的时候都没什么波澜,更别提party了。

所以如果你想找人,ta 90%在旁边的图书馆或者遍布所有study room,有椅子的地方就有人在学习,我怕了。

回归正题,我是那种闲不住的人,既然downtown那么危险,我有的时候在图书馆一憋就是一个下午又憋的难受,后来就开始每天都找时间自己去校园里溜达。

我们住的地方是North Residential,应该是新园区,我就经常去main quadrangles 玩,哥特式建筑真是太美了,常青藤也很有年代感,Cobb Gate两边竟然是anatomy和zoology!

阳光打在Research center玻璃外墙上真是给了人无限的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