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分享:法国

游学,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前往同一个地方度过一个夏日,
意义又何在呢?
如果说
游学不仅仅是“游”与“学”的简单相加
那么小小萌树孩子们在法国的夏天
遇到的一定还有风景与学习之外的很多很多...
31张相片
Souvenir | 法国记忆
第一篇:松鼠乐园,火山,蜜蜂工厂,温泉小镇..
第二篇:灯光城里昂,马术体验,中世纪古城...
第三篇:法国国庆日,米其林工厂,奥弗涅火山...
第四篇:伯爵古堡、古法造纸、布尔日大教堂...
4位家长
Souvenir | 妈妈的感受
■ 两个礼拜的朝夕一辈子的记忆
-Sofia妈妈
19法国夏令营虽然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但夏令营这件事在我们家一直属于Top1话题,意犹未尽。
和小小萌树的缘份也算神奇。18年的夏天,Sofia说想去个夏令营。恰逢她痴迷于一整套卡梅拉的书,而那几只讲法语的小鸡启动了法语的潘多拉宝盒,继而有了这次夏日的法兰西寻梦之旅。
风景不言而喻是美的,经历不容置疑是新奇的,短暂的相处也少不了磕碰摩擦但不影响友谊的发芽开花。Sofia和好朋友的每日数次分分合合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在最后一刻遗失在小镇湖边的LOL doll让这次游学有了点遗憾也有了忘不了的牵挂。
夏日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第一次homestay,还是伴着一个活泼热情的小朋友,计划之内意料之外的事情一一发生。住家是和祖父母同龄的老人,从最初的局促到渐亲的诙谐(当然此处从不包括Sofia小朋友,她的世界里都是爱她的和她爱的人,爷爷奶奶从不离口,“家”从未陌生)。文化的冲突和磨合必然存在,但彼此之间求同存异的礼貌探索让分别时的情愫弥漫着依依不舍下次再见的味道,这就是真诚的魅力。两个礼拜的朝夕一辈子的记忆,把本是陌生的两家人联结在一起。小小萌树挥动了魔法棒,谱写了美妙的夏天。
巴黎是Sofia一心的向往,一丝伤感但带着对未来更美的期望是巴黎圣母院,欢呼雀跃奔向埃菲尔铁塔,信心念念热爱达芬奇的心绝不会错过卢浮宫,当然还有小小萌树带来的惊喜探索宫。巴黎在浮躁中透着淡定以浮华透出纯净,那种美小小萌树带着我们领会在穿街走巷中。Sofia惦记着她在“巴黎歌剧院”的重要演出,完美谢幕。
谢谢最爱的蕾蕾老师,大卫校长;谢谢Elsa姐姐的温馨陪伴;谢谢小小萌树的精心设计。这一个七月精彩不断,情迷法兰西从来不会让你失望。
■ 第二年,仍想说“A l’année prochaine”
-Ponyo妈妈
两周半和小萌树同行的法国假期一眨眼就结束了。我和Ponyo都觉得心里满满的,打开回味下都是薇姿明媚的阳光。
虽然是连续第二年来薇姿游学,熟悉的学校,熟悉的老师和熟悉的法国家人,见证了Ponyo一年来的成长,不仅仅是法语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她已经像半个小法国人一样学会了法式的待人接物和用餐礼仪。
法国家庭的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用无条件的爱带给她欢乐,以至于家里每一个有她的角落都是欢声笑语。
每天放学奶奶会给她大大的拥抱和french kiss;耀眼的阳光下跳进泳池里和十五岁的哥哥嬉戏;花园里晚餐桌上和一家人分享食物聊着天;十岁的姐姐会小心翼翼教Ponyo如何漂亮的使用刀叉切割食物并送到嘴里;晚餐后跟着爷爷去花园里给花浇水,或是坐在奶奶怀里讲着笑话,真的是每天恋恋不舍地上床睡觉。
临别那天,奶奶在我包里装了满满Ponyo爱吃的零食和帮我治疗口腔溃疡的药,湿着眼眶拥抱道别,只说’A l’année prochaine’。感谢小小萌树让我们和Coco, Déni一家结缘,明年夏天再聚!
■ 孩子能和法国人自信交流,就是最大收获
-Isabella妈妈
这次法国游学夏令营,打开了法语学习的又一扇门,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收获满满。最大的收获莫过于Isabella建立了法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敢于把法语说出口。从第一天与房东太太的零交流,到第二天第一次在住家说出完整的句子,再到自己点菜、买冰淇淋、沟通找零,让老母亲忍不住嘴角上扬。初到Vichy还有一丝紧张,但接下来半天课程半天游玩的节奏,让大家渐入佳境,每天不同样的活动更是让大家乐不思蜀,只想说,两周多的时间太精彩又太短暂了。
■ 感恩相遇,期待重逢
-Mia妈妈
刚刚才结束为期两周的法国游学营,在回程的飞机上我们一家人就已经开始怀念在Vichy的慢游时光,衷心感谢集佩奇和恐龙完美于一身的变形金刚David大侠和全体小小萌树工作人员在此次游学中对我们所有老朋友,大朋友,小朋友的精心安排和照顾。
今年法国游学是Mia小朋友参加的第一次游学活动,同时我也趁机邀请了Mia外婆和外公一起同行,行前还担心外公外婆跟团参加活动会比较疲惫,从登上去法国的航班开始,我发现所有的焦虑都是多虑——小小萌树的游学行程安排得非常的舒适和节奏适中,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小朋友和老人出行的各种细节和要求。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出行前一周,David专程飞去法国一对一拜访小朋友们的住家家庭和帮我拍照我们入住的公寓内景照片,同时把我们可能会用到的厨具都妥妥安排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们在法国Cavilam的法语学习和在萌树课堂的学习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全程有趣,互动性强,Mia每天都非常期待去上法语课程,每天下午安排的参观和旅行活动也都非常丰富,小朋友在浸润式的文化游学中领略到法国的文化和自然之美,也提高了语言学习的乐趣。
非常感谢小小萌树带领我们来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幽静、民风淳朴的Vichy小镇。在小镇中的生活,让我们放慢节奏,洗洗品味着岁月静好,怀念在Vichy没有空调的那些夜晚里,和小小萌树的团员们晚上一起开窗等风来的愉快和美好。十分期待未来还能有机会跟随小小萌树重游Vichy小镇,也感谢在此次游学中和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感恩相遇,期待重逢。最后代表Mia和外公外婆再次对细心专业的小小萌树全体工作人员说一声——“Merci beaucoup”。
2位领队
Souvenir | 带队老师说
■ 或许孩子们不会记得很多,但种子会留下
-蕾蕾老师
16天的行程说短不短,说长又似乎过得很快。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太熟悉,到和同学、老师、住家玩成一片、有笑有哭,相爱相杀,到最后的依依不舍,也就都发生在这十几天内。
蕾蕾老师~
每日上午的法语课程,Isabelle老师有各种各样的歌曲、舞蹈、游戏、小道具使课堂变得无比丰富,让我这个90后十分羡慕现在的孩子们,上课都能玩得这么开心。而下午的活动因为是和上午的课程内容对应的,孩子们会因为知道领队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而踊跃地举手抢答。小伙伴们还一起度过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爬火山、第一次捡鸡蛋、第一次做面包…..
晚上回到住家,长大后想做法语老师的Sofia会和爷爷有聊不完的想法;小吃货Chris用每天学习的各种新食物单词来成功升级自己的饮食搭配;有点害羞的学霸Isabella在憋了2天后,终于使出大招得到住家的赞叹……
其实等小朋友长大了,也许对于这次旅途中遇到过的人事物并不会记得很清楚。但他们会记得自己完成课程后拿到证书的小骄傲、与小伙伴一起完成挑战的小喜悦、在住家花园听着蝉叫吃雪糕的小甜蜜等等。
这就是小小萌树游学想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小种子,有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也有自己亲手完成的成果,更有伴随这一切的成长与回忆。我们希望这些都会成为孩子童年画册中难以忘记的一页。
■ 带队三年,小小萌树校长这样说...
-David
今年是我领队法国夏季亲子游学的第三年。
三年里的每个七月,几乎在相同的日期,我都会伴随中国家庭们到达这里。对于我,这有一种“在同一个布景下,上演不同故事”的穿越感。Vichy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它和其他的法国小城市一样,有一种让你停滞在历史中的美感。城市优雅静谧,并且亲近人,街道精致整齐,空气里都洋溢着人情味。
我行前和所有家长说,这次行程,对于大人,会是一次“出离”。其实,他们还不知道,等候着他们的那场挑战与邂逅,会是怎样的。三年里,三十多个中国家庭呆在三十多个法国家庭里,缔结了一个一个美好的情感故事。这样的故事,每每在离别时分的大巴前聚集。有相拥而泣的两位萍水相逢的女士,有紧紧地拉着手半小时离别的两位长者。孩子跑过来,房东老爷子脸凑过去,孩子“波”一声响亮地亲了一口,熟悉又温情;一个法国老太告诉我,“我已经和中国妈妈说了,明年再来,等孩子15岁后,就住我家,留在法国读书”,边上妈妈乐呵呵地笑着,孩子的世界里,有一个中国奶奶,有一个法国奶奶,这双份的幸福,是她一生最珍贵的东西。
这样的场景,我脑子里就如过电影一般。我时常问自己,什么原因,让远隔千里,语音障碍的家庭,缔结如此浓厚的情感。
这是一次父母与孩子共同经历的“适应挑战”。行前,那些关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住别人家,还得处处小心翼翼”的疑虑,在几天后,烟消云散。没有手机,没有公务,没有长幼,没有架子,也没有包袱,没有借口。父母和孩子,有一种看不见的默契,各司其职,刷新彼此在心里的位置。
这也是一次还原人与人本真关系的“真挚邂逅”。银行家与退休教师,外企白领与记者,企业家与老爷车爱好者,酒吧老板与园艺发烧友,中国人与法国人,两个家庭一股脑儿融在一起,卸下面具,素面朝天,想尽一切办法相认相知相交。每天,我都会听到中国父母间起劲地讨论着昨晚与房东聊到各种命题,我起初不解,后来一个本职是钢琴家的法国太太告诉我。语言,无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修饰游戏而已。而有种看不见的东西,会在彼此间流动,这种感觉,我相信参加过游学的家庭们,都能感受得到。
三年了,同样的街景,同样的环境,周遭不变,气息不变。街上越来越多老友偶遇,聊上几句;晚间河畔走走,夕阳10点多西下,阿列河闪着波光,安逸自然;远处Dome火山静静矗立,一切故事发生的最好背景。这就是年复一年,如期相约的原因,也是日复一日,默默盼望的秘密。
就在撰文前,收到一份邮件,我此行的法国房东是一个退休厨师,他的邮件里面细数了几十道法国家常菜的名称、菜单与工艺。上周的一天晚上,我和他说,我的下一个梦想,是能在中国开一家出品法国富有温度的家庭菜的餐厅。看来,他记住了,看着这份邮件,不仅是“感动”二字可以形容,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感受这样的体会,因为,人间值得。
感谢一直挺身支持的法国最佳语言学校也是游学合作伙伴Cavilam,感谢合作三年敬业专业的少儿法语老师Isabelle,感谢所有支持这个项目的人们,感谢这份信任。
最后,致敬我的法国妈妈Susanne PALLE,她影响了一个中国年轻人。而这个中国年轻人,希望传承的这份勇气与努力,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