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第一年医学课程介绍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项目介绍

帝国理工学院,全名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这是一个坐落于伦敦,学术氛围浓厚,以理工科和医科闻名的世界级大学。而医学院作为帝国理工学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新排名全英第四(The Times 2019),甚至超过了老牌名校剑桥大学,而在世界各个医科榜单上也常年居于十位左右。很多同学都会好奇医学院到底会有怎么样的学习体验和课程设置,却苦于没有渠道去了解内部的一些信息。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帝国理工医学院fresher year全面而又具体到每个细节的学习架构和体验,以供大家,尤其是想要申请IC medicine的同学们参考。

(The Times 英国医学院排名 2019)

01-学习内容-

  • 1. 分子,细胞与疾病 Molecules, cells and diseases(MCD)
  • 2. 生命维持系统 Life supporting systems (LSS)
  • 3. 生命调控系统 Life control and regulatory systems (LCRS)
  • 4. 临床医学职业基础 Foundation of clinicalpractice (FOCP)
  • 5. 医学课题研究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1. 分子,细胞与疾病(MCD)

~主要是在冬季学期(10月-12月)学习

~主要学习微观生物范畴与疾病的联系,一开始从非常简单的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开始,刚开始的几节Lectures完全是JC学过的内容,到后面逐步加深,有JC完全没有的内容如组织学(Tissues),也有在JC内容基础上的拓展与延申如免疫学(Immunology)

~授课形式主要以lecture为主,tutorial一至两周一节,lab基本上每周一节。值得一提的是,MCD的lab有很多特别好玩的东西,比如学习如何扎出自己的指间血,以及如何正确地从手臂上抽同学的静脉血。当然,所有的样本采集最后都是为了给分析服务。同时,学生物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显微镜观测当然也会有,观测的样本更多、要求的操作技术也在JC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提升。

~测试包括冬季学期的MCD lab report,冬季学期期末的Peer-marked self-assessment(PMSA),春季学期期初的MCD formative exam,夏季学期期初的MCD summative exam

~内容一览:

1.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2. 新陈代谢 Metabolism

3. 核酸 Nucleic acids

4. 基因学 Genetics

5. 组织学 Tissues

6. 细胞病理学 Cell pathology

7.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8. 免疫学 Immunology

2. 生命维持系统(LSS)

~在春季学期(1月到3月)以及夏季学期(5月到6月)学习

~主要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部分是理论上的内容比如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以及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另一部分就是大家更加喜闻乐见的解剖学(anatomy)

~关于解剖学,需要澄清的是不是所有的解剖课都是要动刀子的。Anatomy会更细分为活体实验(living anatomy)以及遗体解剖(dissection)两个部分,前者是不会动刀子的,只会在同学的身上画来画去摸来摸去而已,而后者则是对着一具捐献者的遗体进行解剖,一般8到12人能分到一具遗体,一具遗体会从第一年胸腔解剖(thoracic anatomy)开始用到第二年四肢解剖(limb anatomy)结束。据之前的学长学姐说我们会在第二年解剖学习完成后参加所用的遗体的下葬仪式。解剖课一周一至两节,每次都会有活体和遗体两个部分的内容。

~测试包括春季学期期末的LSS lab report,夏季学期期末的LSS summative exam section 1 and section 2

~内容一览:

理论

1. 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2.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3.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4.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解剖

1. 胸腔解剖 Thoracic anatomy

2. 腹腔解剖 Abdominal anatomy

3. 生命调控系统(LCRS)

~在春季学期学习

~内容很直截了当,算是第一年里比较小的一个课题

~测试包括夏季学期期末的LCRS summative exam

~内容一览:

1.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ology

2.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4. 临床医学职业基础(FOCP)

~横跨三个学期的大课题

~主要分为首次医学实习(first clinical attachment-FCA),医学交流(clinicalcommunication),社会与健康(society and health),流行病学(epidemiologyin practice-EIP)四大板块

~首次医学实习:FOCP的重中之重。每个学期都会学习与英国医疗系统相关的知识,比如它的架构、资金来源等等。除此以外,每一个学期都有不一样的任务和作业形式。冬季学期进行第一次病人家访,两人一组(基本上是男女搭配)一共去两次,着眼于病人所患的疾病如何影响他/她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要求做出汇报和反思。春季学期进行第二次病人家访后续跟进,同时也会有健康调查问卷(health survey)的编写、发放和分析。夏季学期进行海报(health poster)设计与展示。

~医学交流:基于医学实习上的一个重要板块。冬季学期以病人家访锻炼与病人交流的能力为主,会开始接触到各种交流技巧(比如医生不能说Ok来回应病人,过程中保持问出开放性问题不要yes-or-no question)。

春季学期会与两种人进行交流,病人志愿者(volunteer patient)和病人演员(simulated patient)。病人志愿者是主动来到学校与医学生交流的志愿者,交流过程比较像speed-dating,没有很深入的交流,主要是让学生习惯诊所交流的感觉。病人演员是“专业的病人”,演员会拿到一个有病人基本信息的“人设”,然后在真实的医院里模仿前来看病的病人和你进行交流,你需要挖掘这个人设的病情、病因和病史,过程全程录像,并且会有你的同学、大三学长学姐在另一个房间里看你交流的直播。完成交流后同学、学长学姐以及演员都会给你反馈,录像也会上传到网上供你时刻欣赏自己的黑历史。春季学期结束的时候会进行测试,形式为看一个医生给病人问诊的视频,分析医生的优缺点以及病人自身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模型。

~社会与健康:顾名思义,研究疾病的社会因素的一个板块,包括医疗系统服务、医学历史等多个主题,网络考试,必须及格但不计入总成绩

~流行病学:研究现代疾病的趋势、流行病的传播、医疗系统的运行、医疗统计学的一个板块。同样只需要及格但不计入总成绩,但是有需要参加的考试

~测试包括冬季学期期末的summative medical history questions,春季学期期初的society and health online quiz,春季学期期末的summativehealth survey presentation,春季学期期末的formative reflective essay,春季学期期末的clinical communication summative assessment,春季学期期末的EIP exam,夏季学期期中的summative health poster presentation

~内容一览:

1. 首次医学实习 First clinical attachment

2. 医学交流 Clinical communication

3. 社会与健康 Society and health

4.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in practice

医学院发给每个学生的ipad mini 4,可能明年会更新成最新发布的ipad mini?只恨自己早入学了一年:(

5. 医学课题研究(PBL)

~在冬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学习

~学习形式为小组学习。每两周获得一个病人的故事,第一周课上分析病人情况、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的方案和最后的结果设计出10个左右的研究要点并分配给每个人去搜集材料。第二周课上进行小组整体的成果汇报以及现场的答辩。到PBL结束一共需要做4次汇报。

~测试形式稍有不同,为单人进行,自行设计4个研究要点进行研究分析,写出成果汇报的文章,并对所选用的文献里的3篇进行批判性分析。

~测试包括冬季学期期末的PBL formative case,以及春季学期期中的PBL summative case

~内容一览:(根据我做过的6次PBL)

1. 贫血症 Anaemia

2. 贫血症治疗 Treatment of anaemia

3.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formative)

4. 颅内血肿 Extradural haematoma

5. 气胸 Pneumothorax

6. 二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summative)

02-论文与考试-

我们的考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考试类型多种多样,这个部分主要根据笔头上的考试来说。总得来说,考试分为formative和summative两种,formative就是不算最后成绩的,summative是要算最后成绩的。一般来说,重要的summative exams之前会给你一个formative练练手,比如MCD formative exam和PBL formativecase。但是不是所有的exam都是这么仁慈的。考试题型分为Single Best Answer(SBA), Assertion Reasoning Question(ARQ)以及Short Answer Question(SAQ)三种,可能只有SAQ大家看起来比较熟悉吧。不过其实SBA=MCQ=单选,不太清楚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叫它不一样的名字。陌生一点的ARQ是进阶版的判断题,首先判断Assertion statement是否正确,然后判断Reasoning是否正确,再分析这个Reasoning能不能够充分地解释Assertion,再对应到选项中去。听起来麻烦,其实做起来……也挺麻烦。因为题型复杂程度的不同,同为选择题,ARQ比SBA有更高的分值。某些考试比如流行病学不会有SAQ,但大考一定有。

下面是一道我随便编的ARQ例题让大家稍微有个概念。

Q1.Assertion: Imperial College is a famous college.Reasoning: Imperial College School of Medicine is good.
A. Both are true. The reasoning explains the assertion.

B. Both are true. The reasoning does not explain the assertion.

C. Assertion is true but reasoning is not.

D. Reasoning is true but assertion is not.

E. Both are not true.

很久之前为某次Metabolism考试做的mindmap的一点点

第一年的总分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一部分大家看看哪一个部分占的比重比较大就好。

MCD

1. MCD summative exam (25%) 夏

LSS

1. LSS summative lab report (5%+第四年本科学士学位成绩的5%)春

2. LSS section1 (with section 2-35%) 夏

3. LSS section2 (with section 1-35%) 夏

LCRS1. LCRS summative exam (10%) 夏

FOCP

1. FCA Summativemedical history questions (3.25%) 冬

2. FCA Health survey (1.95%) 春

3. FCA Healthposter (1.3%) 夏

4. EIP summative exam (3.5%) 春

5. Clinical communication summative exam (5%) 春

PBL

1. PBL summative case (10%) 春

写篇论文到底需要干什么?

我们写的文章其实有一半都称不上是论文,主要是以反思性质为主,比如在12月写的主题是记录病人如何发病、如何求医、如何煎熬、接受了谁的帮助、符合哪个理论模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Zola’s triggers去简单地看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的例子)。这样的文章虽然不是论文,但也要求10个左右的文献引用来论证你的观点。举个例子,文献中可以包含描述病人居住地的社会情况的、研究病人服用药物的有效性的、研究有这种病的人在地区甚至国家层面的生存情况的。同样,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一个叫Pubmed的网站随便搜一点东西看看什么是合格的文献。写论文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当你要做的课题根本没多少文献给你研究的时候。所以无论在写论文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为了找到高质量的引用文献抓耳挠腮是很常见的。以一篇需要20篇文献引用的论文来说,找到20个可用文献一般意味着5到6倍的文献阅读量,也就是100到120篇,而每一篇文献的长度和复杂程度根本不会允许你有时间慢慢地看完全文,所以浏览和筛选变成了必备技能。在找到合适的文献之后,你还需要正确的引用方式。我们系的论文不需要文中的citation,只需要reference list,使用的是Vancouver style referencing,同样大家可以去去看看什么叫Vancouver referencing。不过还好,制作reference list可以用像refworks这样的网页来完成,而且第一年的论文需要文献的数量其实不是很多,在下面具体的论文写作中也会谈到。除此以外,分析数据、制表绘图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技能了,压榨Excel表格的功能极限是我们的目标,无数种数据分析工具你值得拥有。每一篇论文从课题开放到deadline一般有14天,两周左右,期间所有课照上,所以在这种时间平衡讲座知识的学习和论文写作就变得特别重要。

PBL论文是什么样子的?

PBL论文是根据一个patient case写出来的研究性报告,分为Formulating learning outcomes, presenting research, critical appraisal和reference四个部分,限制文献引用数量20个,限制字数方式是每个section只能写一页。所以其重点在于设计有用的研究方向、控制字数、提炼精华信息以及批判性分析。PBL论文不涉及表格或者数据,单纯从研究方向和写作上锻炼思维。 Lab report是什么样子的?

Lab report是基于平常大家一起做的某个实验来进行写作的研究。我的formative lab report(MCD)课题是红细胞与血红蛋白,summative lab report(LSS)课题是血压。它要求你完全按照一篇正式的科学实验文献的格式来进行写作:Introduction介绍背景提供假设,Aims设立研究目标,Methods给出所使用的样本选择、数据采集与信息分析方法,Results展示清楚所有数据图表与统计学测试,Discussion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提供可能的解释、实验的不足以及结论的医学价值,Conclusion收束全篇,Reference给出引用文献。字数限制1200字,Reference 10个到20个。除了找文献,lab report里面最主要的问题是数据分析。到底是选用原始数据还是计算过后得到的新数据,到底分析哪一个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到底使用哪一个统计学测试来分析数据的有效性……所以经常会看到有朋友在deadline前5天连做什么数据图都没有想好,更不要说分析了。可能这也就是大学作业和JC一切都规定好了的assignment(除PW)最大的区别吧。

03-生活与时间-

作为帝国理工最大的一个系,医学系和生物医学系一起构成了Imperial College School of Medicine,所以我们有很多自己独占的东西,这一个部分就跟大家简单聊聊IC medics生活中与众不同的地方。

1. 医学系有自己独占的社团

如果你在IC的网站上看到类似于Badminton(medics)这样的社团不要惊讶,它的确是隶属于医学院的社团,于Imperial College Badminton是两个社团。这样划分的目的是考虑到医学生需要读6年,所以当你在某个学校社团里同届的朋友都毕业之后,你还有两三年但却没有认识的同届的人了,medics的社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然,medics的社团也是欢迎其他系的朋友们来加入的。

2. 医学系的学术社团们

除了上面提到的社团,医学系的学术社团体系真的特别成熟。Neuroscience society, Surgical society, Obstetrics andgynaecology society, Asian medical students association, Muslim medics……很多医学专科分支和不同的医学生群体都有自己的社团,并且每一个社团都会有像该学科的年度论坛举办,像我去过的几个论坛里面,有学术界大佬的演讲、医疗器械的模拟操控、职业前景介绍和规划……真的特别丰富,还可以让你的CV变得更有内容。除此以外,一些学术社团比如Muslim medics还会定期给大一大二的学生举办复习讲座以及考前备考讲座(我的流行病学全靠他们帮我复习不然就挂了),都是很良心的讲座。

3. 医学系忙吗?

这真的是一个来自灵魂的拷问。说实话,第一年真的不算忙,所有我认识的高年级或者工作了的学长学姐们都在劝我珍惜第一年时间好好玩。2018年10月刚去学校的时候,别人都是迎新周,我们是迎新fortnight(14天);别人一周五天超级忙,我们周一周五都放假。一开始的蜜月期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读了一个假医学院。而到了11月中旬往后,画风急转而下,两周三个论文deadline,在春季学期最后更创下了连续5天要不就考试,要不就论文deadline还得顺便复习讲座的记录。随着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背东西的时间越来越不够,一堆东西怎么都背不完。所以医学还是很忙,也很需要平时时刻复习归纳总结的自觉性。医学系是没有elective module这种东西的存在的,其实很多IC的专业都不会有。唯一的选修课是一个叫做Imperial horizon的系统,里面有包括日语法语德语等等的语言课程,也有像心理学、手语、声音技术这样的拓展课程。每周二下午四点到六点是给Horizon的时间,拓展课程只有1个冬季学期的时长也不需要考试,语言课程会从冬季学期到春季学期,并且需要考试比较硬核,拿到的成绩不及格的话不会写入成绩单,及格才会写进去,只有有限的几个专业可以用Horizon来抵学分,医学系显然不是其中之一,所以医学生拿Horizon真的是随缘,学学感兴趣的东西就好。像我拿了Level 1的日语,老师是日本人,两个学期有平假名考试、片假名考试、十二月阶段测试、作文测试、听力测试、结业测试,夏季学期初还有一个没考的口语测试,一共7个考试,所以个人觉得Horizon虽然挺花时间,还是一个很棒的课外学习经历。

4. 医学系的人怎么样?

医学系在我这年招了350个人左右,我知道的中国大陆人俩,香港澳门加起来会多一点不过也就个位数,所以整个不会有中国人扎堆抱团的情况。国际学生比例(包括欧盟)在10比1左右,男女比例男4女6。大家有特别浪的也有特别学霸的,像我知道的有个JohnHopkins读pre-med出来的graduate,有在杂志社做过几年论文peer review的。总有大神能够激发你再多学一些的动力的。 医学系一半以上的课都在Hammersmith校区Charing Cross Hospital上课,而其他绝大部分系都在South Kensington主校区,所以来回跑动是个问题,并且第一年住宿舍还行,第二年搬去不同的房子见到其他系的人的机会就真的会少很多。

更多课程信息介绍请戳:https://summer.linstitute.net/region/254415/

Categories: 名校地点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