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最值得报考的九大名校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北京大学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

(一)学科简介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史的一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二)培养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创见,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三)研究方向

01先秦社会与历史文化
02秦汉史
03魏晋南北朝史
04隋唐五代史
05宋元史
06明清史
07历史地理与地名学
08中外关系史
09中国思想史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四)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少数民族史。

学校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系

院系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始于 1899 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坎坷,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1903 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新文化运动中在陈独秀主持下,北大史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国际接轨,得风气之先。1919 年五四运动后期史学门改称史学系。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衡哲、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陈寅恪、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范文澜、冯家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名流先后在此执教。1952 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的史学精英汇入北大,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历史系

1998 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大学历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历史系拥有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 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 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 个实体科研机构(西方古典学中心),2 个藏书共达 40 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本系还设有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台海两岸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韩半岛研究中心等虚体研究机构。

历史系师资队伍的建设

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有教授 43 人,副教授 17 人,博士生导师 43 人,硕士生导师 53 人。教师整体水平在全国历史学科处领先地位,有资深教授 2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3 人,长江学者 6 人,百千万人才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等 20 人。

本系一直追求高水准的教学质量,严格控制招生数量。在研究生培养中率先实行了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在答辩中回避评议的制度。1999 年以来在历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共获得 6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中国古代史 5 篇、中国近现代史 1 篇)。

本系学风是潜心治学,不追风逐浪;努力创新,贵精不贵多。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与国际化,拓展海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几所一流高校的相关系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进行国内外的合作研究,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

名师简介

陈苏镇 招生方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56 年生。2001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汉代政治与〈春秋〉学》、《汉初王国制度考述》等。研究领域: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

党宝海 招生方向:蒙元史。1973 年生。2003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蒙元驿站交通研究》。研究领域:元史、民族史。

邓小南 招生方向:宋辽金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950 年生。1985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著有《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研究领域:宋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郭润涛 招生方向:明史、清史。1961 年生。1991 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研究领域:清史、明清社会经济史。

何 晋 招生方向:历史文献学。1970 年生。1997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战国策研究》、《尚书孔传参正》(点校)。研究领域:历史文献学、先秦史。

李新峰 招生方向:明史。1970 年生。1999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明代政治史、明代历史地理 。

陆 扬 招生方向:隋唐史。1965 年生。1999 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唐五代政治与文化史、中国中古佛教文化史、比较史学史。

罗 新 招生方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63 年生。1995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中古北族名号研究》等。研究领域:魏晋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等。

桥本秀美 招生方向:历史文献学。1966 年生。1999 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著有《义疏学衰亡史论》等。研究领域:文献学、经学。

荣新江 招生方向:隋唐史(含敦煌学)、古代中外关系史。1960 年生。1985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敦煌学新论》等,主编学术年刊《唐研究》。研究领域:隋唐史、中西交通史、敦煌学。

王 铿 招生方向:魏晋南北朝史。1964 年生。2012 年获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著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吴地域の研究》。研究领域:魏晋南北朝史、历史文献学。

张 帆 招生方向:蒙元史。1967 年生。1992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等。研究领域:元史、北方民族史。

赵冬梅 招生方向:宋辽金史。1971 年生。1998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研究领域:宋史。

朱凤瀚 招生方向:先秦史。1947 年生。1988 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2005 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古代中国青铜器》、《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等。研究领域:先秦史、古代器物文明史。朱

玉麒 招生方向:历史文献学。1965 年生。2000 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著有《西域水道记》(整理)。研究领域: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研究、唐代典籍和西域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

陈侃理博士:秦汉史

韩 巍博士:先秦史、古文字与出土文献

蒋非非博士:秦汉史

李志生博士:中国古代社会与性别史

叶纯芳博士:经学、文献学

叶 炜博士: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三系、三所、二中心,即中国史学系、世界史学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上述8个单位,皆与历史系有着渊源关系,脱胎于历史系。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三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史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拉美史研究中心和希腊研究中心)挂靠本院,与日本研究院合作共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等十几个科研机构挂靠本院。中国社会史学会、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的秘书处设在本院。

1981年和1986年,历史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史4个二级学科,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3个二级学科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1994年,历史系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1996年,历史学科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的单位。1998年12月,历史学科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翌年元月,又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6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85工程”哲学社科创新基地“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相继建立。2017年6月,本院获批建设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美国、拉美、希腊)。2007年8月,历史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史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历史学首批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全国仅有两个)。2010年,按教育部规定,历史学一级学科分成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本院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教育部认定。在2005年和2008年由教育部主持的学科评估活动中,历史学科均名列全国第二。2011年,在历史学分成世界史、中国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后教育部主持的首次学科评估中,本院三个学科分别名列全国第2、5、7名,历史学类综合排名全国第二。

历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中国史、世界史人员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研教学队伍,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王玉哲、杨志玖、杨生茂、杨翼骧、黎国彬、来新夏、魏宏运、刘泽华、冯尔康、范曾、俞辛焞、王敦书、洪国起、陈振江、张友伦、李喜所、南炳文、赵伯雄、杜家骥、乔治忠、张分田等先生,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已调离的知名学者朱凤瀚、张国刚、李剑鸣、王晓德等教授,曾为学科发展贡献颇多。全院在岗教师和科研人员8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8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51人(含3人兼职)。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共10项,获得滚动资助4次;承担有南开大学十二五重大项目“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科研任务。在这一群体中,有著名蒙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拜占廷史专家陈志强教授,日本史专家杨栋梁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王先明教授,中国社会史专家常建华教授、中国生态文明史专家王利华教授、美国史专家赵学功教授等,本学科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许檀、杨巨平、李卓、哈全安、江沛、刘毅、宋志勇、李金铮、孙卫国、陈絜、付成双、刘岳兵、余新忠等教授。学院现有长江学者3人(王利华、赵学功、余新忠教授)、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David Alaric Searle、李晟文),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入选者11人,2位教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委员会历史组成员,3位教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3人担任国家留学基金委评议专家,2人担任中宣部“马工程”首席专家,20余人次担任全国性学会的正副会长,王利华教授当选东亚环境史学会会长(2015年)。陈志强教授荣获“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2013年),杨令侠教授荣获加拿大最高级别荣誉“加拿大总督勋章”(2013年),孙立群教授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他们为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成绩,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尊重与社会声誉。

历史学院现拥有历史学门类下3个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均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领域主要方向。学院教学实力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05名,硕士生80余名,博士生50名,并招收若干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国内访问学者,面向海外招收各类学生。本科生实行大类招生,博士生全面实施招生审核制。

名师简介

孙卫国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史学史、中朝关系史、明清史、韩国史、海外中国学研究
个人简介
孙卫国,湖南衡东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所和历史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并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朝鲜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与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
2001年7月至2002年元月,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系客座研究员;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08年6月至9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访问学者;
2010年2月至8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客座研究员;
2011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14年7月,台湾大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

常建华 (教授)
研究方向
1、中国社会史
2、明清史
个人简介
常建华,1957年出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从冯尔康教授学习清史,1985年硕士毕业留校,后在职取得博士学位。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晋升教授。2006年起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起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先后兼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朱彦民 (教授)
研究方向
甲骨学(古文字学)与殷商史(近年拓展为先秦史)、殷墟考古及书法艺术史论,招收先秦史方向硕士与先秦社会史方向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
朱彦民(1964—),男,河南浚县人。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专门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委员,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

李治安 (教授)
研究方向
元史、中国政治制度史
个人简介
李治安,男,1949年生。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兼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历史组成员等。曾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元史和中国古代史。出版学术专著12部,在《历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代表作有《元代行省制度》、《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忽必烈传》、《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抢救、发掘及整理研究”和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史”(“马工程”)等,并担任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元史及政治制度史的实证研究,又撰文探索分寄式中央集权、地域子文明整合发展等宏观理论问题。

王利华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生态环境史、农业史、中古(魏晋-隋唐)社会生活史
个人简介
王利华,安徽宿松县人。198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农学硕士学位;1996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6-199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从事中国农业史研究,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6年曾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提名列入重点培养计划。1999年调入南开大学,2003年被评为教授。2002-2003年,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在成均馆大学访问研究1年,2004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短期讲学,担任客座教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为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学工作:指导隋唐五代史、中国生态环境史方向博士生,并招收中国生态环境史、古代经济史和隋唐五代史方向硕士生。曾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中国生态环境变迁史”、“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后期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等。其中《中国古代后期史》(合开,主讲人之一)获国家和天津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余新忠 (教授)
研究方向
明清史 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 中国区域社会史
个人简介
余新忠(1969—),浙江临安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学本科(1991),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和博士(1994、2000),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2005)。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历史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育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1)、天津市首届131人才创新团队主持人(2015)和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2015)。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和明清史研究。著有《清代卫生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著作6部,另有编著和译著4部,在《历史研究》、《东洋史研究》(日本)、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和《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日英文论文80篇。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2),《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15),另有成果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

李忠林 (教授)
研究方向
先秦秦汉史、古代科技史
个人简介
李忠林,男,汉族,1970年10月生于陕西省凤翔县,1986年初中毕业后考入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1989年中师毕业后经推荐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199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陕西机床厂工作,其间主要从事宣传工作。2000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后进入安徽省巢湖学院工作,2004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先秦史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博士后出站后进入兰州大学工作,2016年调入南开大学任教。

其他教师简介
http://history.nankai.edu.cn/teacherzgsxk.action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1956年正式建系,“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复校后重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戴逸、李文海等教授曾先后主持历史系工作。1978年以来,尚钺、戴逸、李文海、王汝丰、顾学顺、赵淑慧、李世安、成崇德、黄朴民、李小树、刘后滨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为王大庆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科(门类)为国家一级学科点。在考古学和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历史学系具有全部八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随着国家学科目录的调整,2012年历史学门类分为三个一级学科,随后考古教研室独立建系,历史学系成为主要承担中国历史(历史学)和世界历史学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现有七个教研室,负责日常教学安排,按学科分列如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与专门史。研究机构主要有:秦汉史研究中心(孙家洲任主任)、唐宋史研究中心(包伟民任主任)、欧美史研究中心(孟广林任主任)、比较史学研究中心(徐兆仁任主任)等。

历史学是一个具有古老而恒久魅力的学科,具有无可比拟的多样性的研究对象和让研究者充分发挥个性的广阔空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是全国著名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最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了解人类的既往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并以历史自身鲜活的风貌和强烈的激情,给学生带来满足好奇心的快乐体验。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在教学上,历史学系强调夯实基础、扩展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出了实践教学的可行之路。

在科研上,历史学系重视学科内部的协调贯通,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目前,全系教师承担了众多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在秦汉史、唐宋史、环境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史、世界中世纪史、英国史、欧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等领域,具备了重要的学术地位。

名师简介

孙家洲 (1955——),男,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主要著述有:《韩信评传》、《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史说心语》、《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主编)、《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合著)、《居延敦煌汉简出土遗址实地考察论文集》(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秦汉卷》(合著)。
曾经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是“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包伟民
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6岁起进工厂劳作,直至1977年侥幸考进大学。198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曾在浙江大学任职多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2013年起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等。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知识出版社1998年)、《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商务印书馆2009年)。近来主持编集大型史料图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中华书局2012年起)、《宋代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等。
根据以上范围的个案研究,曾提出了一些自以为可以成立的学术观点。
例如认为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政体结构,造成了每一级政府对下级的“阶层性集权”现象。资源浪费在上,困窘在下,行政成本过高。最终必然由民众来承担所有财政压力。同时,中央集权无法真正融合庞大的专制帝国为一体,区域差异明显,中央集权与地方无序并存。
近年来较多关注中国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认为任何理论都是研究方法,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应立足于本土经验,从具体的专题研究中去体会。脱离具体实际研究工作的“理论研究”意义不大。
一直奉“教师以教书为天职”为信条,身体力行。曾这样回答一位学生关于“人生目标”的提问:如果学生听了我的课能略有启发,就很满足了。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现拥有六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六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198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
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国家历史学一级学科点所在单位 。
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经过严格评选,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中,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在人员管理上推行择优上岗的竞争机制,由基地负责人与研究人员签定聘任合同,定期评估,逐步建立起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1912 年称北京高师史地部, 1928 年单独设系, 1952 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王桐龄、方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垣、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戈、陈正飞、张鸿翔等在此辛勤耕耘过,奠定了北师大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

2006年 3 月,我校作出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7 个博士点, 8 个硕士点。在职教授 34 人,博士生导师 29 名,在聘“ 985 ”项目 教授 10 人;副教授 17 人。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现任院长为 杨共乐 教授。

在本科教学方面,我院是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培养具备全面系统的历史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能在党政机关、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 50% 以上的应届毕业生推荐免试或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到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党政机关、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教育软件开发工作。

在科研方面, 我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 历史学 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4 年设为国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1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是“ 211 ”工程、“ 985 ”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为 先 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 宋 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史等。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政治史等。世界史学科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日本史等。历史文献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考古史、博物馆学等。

名师简介

晁福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商周文明研究中心主任。196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198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

宁欣 女 1953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汝企和,男,1949年10月生,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无党派人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汝企和长期从事历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在宋代文献学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北宋中后期官府校勘述论》一文发表于《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一期,且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0年第二期作为该期首篇转载。他整理的南宋史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20余万字)于1995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于1998年获北师大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并获得宋史学界的一致好评。2007年出版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探幽》。

游彪,男, 1965 年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1982至1986 年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6 年考入河北大学,师从著名史学家漆侠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9 年获硕士学位后留在河北大学历史系任教, 1992 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7 年晋升为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1997 年 9 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学者王曾瑜先生。

张荣强,男, 1973年生,河北藁城人。1995至1998年,学习隋唐史,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8—2001年,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获博士学位。2001—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 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7月留校任教,现为北师大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

倪玉平,1975年生于湖北汉川。历史学博士,教授。专业方向为明清史。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美国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清朝嘉道关税研究》、《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等。

罗新慧,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是先秦文献,以及利用传世文献、两周金文、战国竹简研究周代社会史、信仰观念。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有着悠久人文学术传统的百年院系。1901年山东大学堂创建时,即开设历史课程。历史学科在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始终是一门基础性和支柱性学科。上世纪30年代,一大批著名人文学者在校任教,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办学特色。上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后,山东大学创建历史系。不久后山东大学历史系又汇集了齐鲁大学国学院历史系等各方力量,成为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同类系中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系科之一,一时间名家荟萃,形成了“八马同槽”的人文学科盛景。杨向奎、张维华、赵俪生、童书业、王仲荦先生以《文史哲》为阵地,就古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和农民战争等问题发起了全国性的学术大讨论,山东大学的历史学研究迅速获得了全国学者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1996年7月,山东大学以原历史系为基础,组建了历史文化学院。近年来历史文化学院在“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泰山学者”等学科建设方面均有突出进展。今天的山东大学历史学研究亮点纷呈,学校拥有一大批站在学术前沿的历史学家,产生了一批具有当代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明清对外关系史、史前及青铜时代考古、科技考古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古代史研究重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新兴交叉学科也有长足发展。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81人,正、副教授近60位,博士生导师近30名,其中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一人(方辉)、中宣部等四个一批人才一人(方辉)、马工程首席专家两人(栾丰实、方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人(马新、陈尚胜),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一人(路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特聘一级教授两人(张海鹏、Rolf Gerhard Tiedemann),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人(方辉),国家级教学名师一人(王育济),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精神》教学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五人(方辉、刘玉峰、赵兴胜、王青、张士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一人(方辉),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两人(方辉、张士闪),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一人(马新),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人(王育济、赵爱国),宝钢优秀教师奖一人(栾丰实)。

王育济,山东省文登人,1957年6月生于济南。山东大学历史系77级本科生,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2年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评聘为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治学领域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的整理、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公共历史教育研究等。2001年—2012年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2001年起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年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及人文学部主任委员。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002—),教育部第三届(2002年)、第四届(2006年)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四届(2008年)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系中国史学会理事(2004年—),山东省史学会会长(2009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2008年—),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2006年—),山东省地名学会会长(2011年—)。

名师简介

陈尚胜
男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58年7月
籍贯:安徽潜山
现任职务:历史文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师从郑鹤声教授学习中外关系史,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5年1月至1987年8月,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助教;
1987年9月至1992年8月,任山东大学历史系讲师;
1992年9月至1997年8月,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其中:1996年3月至9月在韩国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任客座研究员)
1997年9月至今,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001年12月,在职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中外关系史研究和中国海洋史研究,专长于中国传统对外政策和涉外制度研究、中国与周邻国家关系史研究,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外贸易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著名学者李剑农、谭戒甫、吴其昌、杨人楩、唐长孺、吴于廑、姚薇元、方壮猷、石泉等史学名家先后在这里执教,严耕望、陈仲安、高敏、张泽咸、谢桂华、彭泽周(伊原泽周)、张海鹏等知名学者在这里毕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和积极开拓,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确立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等学术特色,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历史地理部。1930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史学系。1953年改名历史学系。1998年1月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1999年4月,与中文系、哲学系等共同组建人文科学学院。新武汉大学组建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保留了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8月,撤销人文科学学院,历史学科单独组建为历史学院。

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2月,国家人事部在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

历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225人,本科生340人,外国留学生5人,港澳台学生7人。目前在岗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管理人员10人,教辅人员6人。

作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设有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史试验班和考古学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基地班于2007年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世界近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历史学院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中国文明进程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新资料整理与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研究”、“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这两个“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功立项。2004年11月,历史学、哲学、文学三个一级学科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同承担了“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2008年,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成为“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拓展项目平台。

历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61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1人,副教授23人,讲师7人;有58人拥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95.08%;博士生导师34人。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3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1名,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1名。先后有2人入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6人入选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入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院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讲学、访问或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此外,学院还聘请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历史学院设有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研究所、阿拉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分别于2006年、2007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3年独立建院以来,历史学院教师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0篇,出版学术著作近300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近400项,到账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4项,《清史稿》修订工程4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项等。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60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中国出版政府奖4项,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2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还创办《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人文论丛》、《简帛》等学术集刊及“简帛网”、“中国中古史研究网”等学术网站。其中,《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人文论丛》、《简帛》入选CSSCI学术集刊刊源。

历史学院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有广泛的学术联系,近年来举办了多次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中国三至九世纪历史发展暨唐宋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2005)” 、“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 “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2007、2008、2009、2010、2012、2014)”、“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1939-1949占领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08)”、“第三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2009)” 、“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政治和文化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面向世界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中国十至十三世纪历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2010)”、“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2011)”、“第三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2011)”、“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廑学术思想研讨会(2013)”、“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014)”、“第九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会议(2015)”等。

历史学院资料室拥有各类中外文藏书1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400余种;其中外文图书2万余册,外文期刊4500余册。文物陈列室的各类馆藏文物达8100多件。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和计算机房,拥有服务器、计算机及辅助设备300多台套。这些藏书、文物和设施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中国古代史教师简介
http://www.history.whu.edu.cn/about.asp?type=154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多位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如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岑仲勉、梁方仲、刘节等,曾在本系任教,奠定了该系深厚的学术根基。

本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本系与海内外近二十间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7人,其中有教授25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2人),包括历史学科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七位国家级“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两位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三位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外籍教授。该系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曾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史学概论“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居一流水平。本系历代学者认真治学,成就卓著,形成深厚、富有特色的优秀学术传统,使本系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学术重镇。本系教师注重教学,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包容关爱,师生相得益彰。

本系每年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约70人(总计在读约260人)、硕士生约60人(总计在读约120人)、博士生20-25人。本系多年来已培养数千名高质量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担负重要责任。本系学生多年来养成踏实、勤勉、博闻、多思的学风,在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本系十分重视良好学风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往届的全国“史学新秀”论文评选中,我系学生共获得四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是国内各重点大学中获得该奖项成绩最好的院系之一。在过去几年中,近一半毕业生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一些同学被推荐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深造;其余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文化事业单位、传媒机构等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工作,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名师简介

陈春声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回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91年起任历史系副主任,1994年起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副院长,2000年起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2001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起任中山大学副校长。2012年3月,经中国共产党教育部党组研究并与中共广东省委商讨,任命陈春声同志为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书记。1994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普通高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7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入选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获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刘志伟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后,一直在中山大学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教学与研究。1985年晋升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讲师,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2008年起任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0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曹家齐教授,1966年生,江苏丰县人。1997年6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任教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2月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任教。1992年11月晋升为讲师,1997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5月晋升为教授,同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谢湜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并于2009年获博士学位,由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至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央组织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基地刊物《历史人类学学刊》执行主编,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溯源于1944年建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建立之时即设有史地系。1954年学校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始独立建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担任系主任。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保留原有建制。20世纪80年代中,由历史系分设独立建制的历史地理研究所、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2000年学校进行管理机构改革和院系体制调整,历史系、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组建为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坐拥地处千古名都、周秦汉唐统治中心的西安的独特地域优势,在“自由、自信、自尊、自强”理念引领下,近七十年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取得了为国内外瞩目的学术成就,涌现出以史念海、黄永年、斯维至、朱本源等为代表的一批成就斐然的专家学者,成为史学界公认的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一方重镇。

中国古代史我校历史门类两大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另一为历史地理学)。这一荣誉和地位的取得,以史念海为代表学院历代学人辛勤耕耘的结晶,是周、秦、汉、唐研究为特色的我院整个历史门类各学科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成果。1944年,我校前身——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建校,中国史学科即为创校学科之一。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为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学科。1981年,我校历史地理学(二级学科)在全国率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古代史二级学科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历史地理学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历史学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同年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中国古代史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历史学一分为三,中国史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权。2012年设立世界史和中国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文物与博物馆学、古典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方向全部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先秦史、隋唐五代史和西北民族历史语言文字研究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本学科2位专家担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1人担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唐史学会秘书处设于我校。在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2012年)中,我校中国史学科排名第14位(位居24%)。

中国古代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学历层次高、学缘关系多样化等优势与特色。中国史学科现有专业教师3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0人,占教师总数的82.9%;具有博士学位者31人,占全体教师的88.6%。

近5年来,中国古代史学科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报》《哲学研究《民族研究》《文史哲》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4种部(其中国外学术刊物16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直以来,学院将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出版作为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唐史论丛》入选为CSSCI,2013年入选为CSSCI来源集刊(2014-2015)。此外,依托国际长安学研究院,学院还出版了《长安史学研究》;联合中古史前沿论坛出版《中古史研究集刊》(商务印书馆)。目前,依托学院成立的我校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中心出版也正筹备出版“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丛刊”。

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史专业有历史学(师范)、历史教育卓越班(师范)、历史创新(非师范)、和古典文献学四个本科专业类型,可以在中国史一级学科全面招收各类博、硕士研究生。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和《隋唐人的社会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1门省级精品课程(《历史文献学》)。其中《历史文献学》还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一等奖及优秀教学设计奖;2门校级精品课程(《史学概论》、《古文献学》)。

建院(系)七十年来,学院形成了质朴平实、不尚空谈的学风和自由平等、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许多著名学者曾执教于此,为国家培养了5000余名各层次优秀人才,众多毕业生已成为学界翘楚和基础教育的中坚。

近年来,中国史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学科转向内涵发展。一是师资队伍规模扩大,高水平师资不断加盟中国史学科团队;二是科学研究势力稳步增强,从2010年前从无任何重大项目发展到现在共计6项重大或重点项目,学术专著的出版与论文发表也迅速增加;三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已有1篇全国“百优”论文的基础上再获1篇提名;四是学科新增长点正在形成,西北少数民族文字和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已经形成特色;五是学术交流的国际化程度提升,有三位外籍学者在学院长期任教,聘请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金子修一和英国剑桥大学麦大维为学院特聘教授;六是学科声誉不断扩大,除与日、韩、英、美等国学术机构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还将“西部大讲堂”打造为我校学术名片,得到国内同行的普遍赞许。

名师简介

王双怀,男,汉族,1961年10月生,陕西铜川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学博士后。曾赴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现为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给本科生和研究主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隋唐文化史”等十余门课程。先后指导本科生论文百余篇,培养研究生120余名。主持建成“中国古代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灿烂的唐代文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获宝钢教育奖之“优秀教师奖”。教学之余,致力于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史学著作22部,参写著作20余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科研成果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1项、全国古籍整理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社科奖10余项。热心社会服务,经常接受海内外媒体采访,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作公益报告百余场,获“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称号。

杜文玉,男,1951年生。1988年破格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现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兼及宋史、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16部、编著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主编学术集刊《唐史论丛》(CSSCI)。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联基金项目以及横行研究项目多项。获得过陕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多年来作为评审专家,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长江学者以及教育部、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为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中的《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两书的主审专家。

于赓哲 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 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 料》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研究课题《蓄蛊之家的传说》2004年获国家第三十六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曾先后六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三等奖项(截至2011年),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参与横向项目多项。出版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

艾冲,生于1955年,陕西周至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以在职学习的方式获授硕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边疆史和秦汉隋唐历史的研究与教学。
在教学领域,先后为本科生、专科生讲授中国历史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中国邮驿史概述、中国人文旅游概论、中国长城史研究专题、人文旅游地理学、中国长城文化史、中国邮驿文化史、中国古代都城通论、行政区划古今谈等十余门课程,为研究生讲授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历史军事地理、唐代政区研究、历史政治地理、中国疆域史、中国边疆史地基本文献、中国近代边界变迁史、中国边疆史研究概要、中国行政区划史等九门课程。曾荣获学校优秀教学教育实习带队教师奖、2005年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韩小忙,男,1963年生,陕西户县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士学位。1987—1994年,就职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考古工作。1995-2006年,任职于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西夏学和考古学研究。2006年至今,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88年12月任助理馆员。1993年6月任馆员。1995年12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7年为宁夏大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导师,同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1999年9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任西夏研究中心副主任(副处级)。2001年9月—2004年6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日前已经出版学术专著8部(含合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或在研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开设课程有《西夏文字》、《西夏史》、《西夏考古》、《西夏文化概论》等。

拜根兴,男,汉族;1964年生,陕西大荔人。198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5月~2002年8月在韩国国立庆北大学校留学,专业为韩国古代史,获文学博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古代中韩、中日关系史及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获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2005);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05);入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应邀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辖下中韩专家联合研究委员会中方委员(2009至今),中韩友好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唐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朝鲜史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理事;韩国百济研究会、高句丽渤海研究会国外理事。陕西师范大学东北亚历史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池田大作香峰子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方面,先后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史(隋唐-清中期)”“东北亚国家关系史”、“中韩关系史”课程。给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隋唐考古”、“笔记小说与唐史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东亚国家关系史史料学”、“韩国史史料学”、“中韩关系史研究”“东亚国家关系史研究”等课程。曾两次(2003、2009)荣获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最受欢迎的老师称号。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前身为历史系,创建于1956年,时为郑州大学七个初创系科之一。1976年增设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1986年增设档案学专业;1995年增设旅游管理专业,组建为文博学院。1996年创办人文科学试验班。2001年学校专业调整,档案专业并入信息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独立为旅游管理学院,原文博学院调整为历史与考古系。2004年历史与考古系更名为历史学院。2012年世界史本科专业成功获批,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学院现有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方向)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考古学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历史考古学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国学经典研读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中原考古团队为郑州大学首批教学创新团队。“中国古代史”为省级精品课程,“田野考古学”、“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世界近代史”为校级精品课程。郑州大学历史学实践教学基地——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科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科技史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科研团队及平台建设方面,中原考古创新团队、犹太-中东史创新团队、中原与中华文明创新团队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原文化传承与软实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为郑州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以来,人才济济,名师荟萃。嵇文甫、秦佩珩、荆三林、史苏苑、刘铭恕、张文斌、高敏、李民、戴可来、杨天宇、袁祖亮、郑永福等国内知名学者曾在此执教,传承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目前,历史学院有教职员工60余人,其中教授26人(含校内兼职)、副教授1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40余人,博士生导师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仍然活跃于学术前沿的李民、袁祖亮、郑永福等先生的带领下,历史学科在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明清经济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人口史、科技史、越南史、中东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居于先进行列。同时,历史学院充分利用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古代文明的考古发掘及探索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历史学院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质量为根本,以素质育人为目的,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努力造就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办学思路,学院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本院先后有数十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与此同时,历史学院学生组织工作和社团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获得“郑州大学十佳优秀学生会”、“郑州大学十佳优秀研究生会”、“郑州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项荣誉。历史学院学术底蕴深厚,学习风气优良。每年本科生考研报考率一般保持在80%以上,考研录取率也达到50%左右,多年来都稳居郑州大学文科院系前列。本院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日渐扩大,水平不断提升,每年都有多篇毕业论文入选省优或校优学位论文。此外,本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经过近60年的发展,历史学院已经建立了一个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先后培养本科毕业生3000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800余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骨干力量,从而为河南省及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院的教学及科研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学科建设及科研经费具有充足保障,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明显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拓展,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我们相信,在各方力量、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本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Categories: 其他名校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