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探校之旅经验分享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常春藤探校之旅经验分享

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这都是我的人生中很重要的旅程:我在孩子高中毕业前一共带她探校了四次,九年级一次,十一年级一次,十二年级两次。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家熊孩子九年级时,老母亲第一次带着她踏上的注定难忘探校旅程。

01母女俩的常春藤探校之旅

听说美国家长从进入高中也就是9年级(初三)暑假就开始带着孩子探访大学,于是一枚披着虎皮的羊妈妈的我,2015年暑假在熊孩子结束中考准备去参加夏令营之前,脑子进了水策划了一次母女俩的常青藤探校之旅。

旅行开始前,我在携程、orbitz.com和hertz.com上订机票订酒店租车,和孩子他爸仔细研究路线,并每天YY这个美好的旅程如何能激励孩子进高中后努力学习。

幸亏我去之前没有读过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我和熊孩子的探校之旅,与吴军老师带着女儿探校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读完书再去我期望更高可就更加崩溃了。

为了能在五天内走完,我首先忍痛抛弃了遥远的康奈尔和达特茅斯。我决定从西海岸落地,先去一趟斯坦福大学,然后从旧金山直接飞波士顿,之后就在这张图中,从Harvard哈佛开始,一路南下。波士顿一天,布朗耶鲁一天,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两天,宾大一天,最后在约翰霍普金斯结束。然而,这个路线设计最后被证明非常失败,惨不忍睹,这是后话。

我提前安排了四个核心计划,剩下就是比较随意的自驾游了。

1

首先,落地旧金山那天是独立日,因此我准备带女儿去渔人码头看看焰火。

然后,我在网上预订安排了飞到波士顿之后第二天参加哈佛和麻省理工两场招生讲座和导游,这样我们从第一个常青藤学校的城市开始,就会有比较系统的知识。

第三,所有常青藤里面我和她爸爸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普林斯顿了,在我们心目中那真是学术的圣地和殿堂,是理想的大学的样子,因此我们额外规划了很多详细的探校路线。

最后,她爸爸从宾大毕业,因此特地设计要我带着女儿去宾大的食堂吃一次饭,感受一下宾大学生的幸福生活。

然并卵。

我的旅程从一个特别热特别热的夏日开始。一大早到的旧金山,忍住困意去租车,在旧金山金门大桥渔人码头晒了一早上,又热又困实在受不了。于是我们决定先去斯坦福,然后去宾馆安顿一下,晚上再回来看焰火。

我到了硅谷附近就很开心,而孩子就有点觉得无聊,我一不小心把车停在了斯坦福大门口,一条林荫道走到校园里居然要走三十分钟,一路上我们已经快被晒化了,只听见熊孩子不停地抱怨,这什么破学校,这么大学生都怎么受得了,我绝对不会来的,全然不顾对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所比哈佛还难申的学校的事实。OMG,于是我一路安抚说,到了波士顿就凉快了,探校草草了事。

晚上回旧金山看焰火也看得很郁闷,因为简陋的感觉还不如以前东四环朝阳区人民放的好看,而且我们去的晚已经快结束了。

2

好不容易,终于第二天飞到了波士顿,我们住在哈佛广场中央,美好之旅应该开始了吧!哈佛的招生讲座在一个很古典很漂亮的大厅里面,一位老师和两个大一的新生讲了大概一个小时,熊孩子听了一会儿,就问,这内容怎么这么随便,谁千里迢迢来听这个呀。之后是家长和学生提问,问的问题的确比较简单,于是熊孩子又不耐烦了,这些人来之前都不会做网络调研的么?这些问题官网上都有的呀,怎么这么浪费我的时间啊!我哭笑不得,于是各种安抚、缓解。

从大厅出来,导游分了几组,带着大家逛了校园的几个地方,人比较多,一个导游要带四五十人,没有麦克,所以站的靠后的几乎听不见她在说什么。熊孩子拉长了一张脸,最后要跟着大家排队进去宿舍参观的时候,她就把我拉走了,并且要求我把下午MIT的招生讲座也取消。于是我只能在哈佛广场附近买买买吃吃吃,心里想,明天会更精彩。

熊孩子到这时候其实已经开始想造反,对我的路线各种盘问,经过旷日持久的讨论,我不得已舍弃了布朗大学,直奔耶鲁而去。

纽黑文的大半天是愉快的大半天,耶鲁是她想象的样子。之前,这个城市和犯罪率被我们说得太不堪,她除了看到学校一条马路之隔就有很多流浪汉和乞丐之外,对学校几乎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到处拍照。我们吃了一顿快乐的午餐,只是我没想到,也就这么快乐了短暂的一小会儿。

此时我地图上已经只剩下四所学校,哥伦比亚,普林斯顿,宾大和不是常青藤的我的最后一站约翰霍普金斯。于是我们继续浩浩荡荡南行而去,我的时差倒的差不多了,在租的车里把Taylor Swift的Welcome to New York那首歌开到最大声,在高速上朝着夕阳下高楼林立的曼哈顿飞驰。

很不幸,贪恋交通方便我定了一个纽约时代广场的宾馆,我还歉意地对孩子说,哎呀这里环境比较吵将就一下吧,打死我也没想到,站在时代广场光怪陆离的各种LED灯和大牌下面,熊孩子两眼放光地说,呃我好喜欢,我们把后面的行程都取消好不好,我要在这里呆到一周结束!

此时我已经当场昏倒。说好的普林斯顿的John Nash的办公室呢,还有宾大的食堂呢?要知道,我是特别讨厌纽约广场的好不好!

喜欢流行文化的孩子,到了我心烦意乱的市中心,突然好像复活了,两三天里面在曼哈顿来回来去地逛不知道累,表情里永远充满新鲜和兴奋。我们去了哥伦比亚、纽约大学,也去了Highline Park和华尔街。

在这里有太多吸引她眼球的东西,要骗她去大都会博物馆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幸亏此时我已经有点开窍,开始懂我的熊孩子。于是我说,博物馆正在展览范冰冰的那款红毯的龙袍你知道么,她于是就真的迅速跟我去了。第三天,通过我的努力,说服了她早点南下,可惜普林斯顿和新泽西她说什么也不去了,直奔费城吧。城市,必须是大城市!

离开纽约南下前,我想对孩子好一点,去法拉盛吃一顿中餐吧。于是,又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我在美国住了六年从来没有去过法拉盛,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以为跟其他中国城差不多。傻乎乎地开到一个什么商场的地方,天呢,这是一个特别本土地道的美食广场好么,一个大厅里面五六种麻辣香锅麻辣烫,没有广东口味的假中餐,这仿佛是真的中关村美食街!

您能想象吗,熊孩子这时候已经开心得要疯掉了。妈妈,这么多麻辣香锅!麻辣香锅啊!你看啊!还有珍珠奶茶!

从此以后,熊孩子心里就只有纽约,读书择校一定要去附近有珍珠奶茶和麻辣香锅的地方。我已经无力回天,后悔莫及。

3

路过费城的宾大,时间不够而且暑期的食堂还关了,我们租了两辆路边那种一小时四美金的自行车,很快就逛完了。这时对熊孩子来说,后面路线无论什么都只是每况愈下而已。
我的心在滴血,彻底辜负了她爸爸的厚望!没有完成Brief!

最后一站,从费城继续南下,到了特别Bleak和Dismay的巴尔的摩(请注意这两个高频托福单词,荒凉郁闷的意思就对了)。难以想象,约翰霍普金斯这样的综合大牛校,居然真的就坐落在这样一座啥也没有不安全到极点的城市。路边到处可以看到各种流浪汉和明显摇摇晃晃不知道是吸毒还是酗酒的人,我大白天去超市买些东西,都吓得半死。

熊孩子又进入了皱眉模式,恨不能四次元穿越回到时代广场去。这个结尾实在是已经无力吐槽。如果让我穿越回去,我肯定要把纽约设置成东北最后一站,先把所有其他乡下的学校都看完,让她一点点靠近红尘。纽约之后最后一站在旧金山结束也可以,无论如何总比巴尔的摩要好。

就这样,我完成了一次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常青藤探校,八个只看了四个。除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和纽约大学,没有留下一所让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学校。

不过我想这次旅行让我更加了解我的孩子。她从小在城市长大,十五岁时候的她,或许真的无法忍受我们父母心中向往的宁静田园的读书乐趣。

亲子的旅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如果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行走,自然可以控制我所有的路径,按照我的喜好。但是教育和成长是一段共同的旅程,只有抛下自己的预设和期望,学习真正了解和体会你的旅伴,好好珍惜和享受路上的每一天,自然会有收获。
希望你们的探校故事,不会如此逗逼。

后续:

三年后已经是沧海桑田,我女儿的确拿到了曼哈顿的录取还有奖学金,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学校。所以,熊孩子也是会不断成长的啦

02为什么我们建议初高中生都可以去探校

探校的四大作用:

为了亲眼看一下学校和城市 – 不论你有多少种了解学校的方式,亲身在学校和城市里走一走,感受学校的气氛和周围的学生,这都是无可替代的方式。因此美国人依然把探校评为最靠谱的了解学校的信息途径。

为了了解一手的招生信息– 我们过去了解的大学信息,不论是百度谷歌还是老师同学告知,都是二手的信息。能够从招生官这里获得一手的信息还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亲耳听一听,招生官讲解的,我们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为了写好 why school 文书 – 大家可能听说过申请时候文书的重要性,除了主文书和why major专业文书外,最难写也最不被重视的就是why school文书。然而前面两种文书所有学校都是共享的,而每所学校还有属于自己要求范围的why school文书。

为了向学校表达忠诚 Demonstrated Interest - 探校可能是众多美本申请的因素中,最大的变量之一,尤其是如果你申请的大学非常在意你的忠诚度。这是因为美本申请中大家都申请十几个学校,很多大学发出去的offer录取通知书会被学生拒绝,引起学校资源席位的浪费甚至影响学校的财政收入。所以招生官非常在意发出去的录取通知书是否能打到真心诚意要来学校的学生,对学校表达过强烈兴趣和意愿的申请者,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为确立长远目标,启动留学规划做准备 – 平时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的规划和讨论。家长和孩子很少有时间,能大段大段不被打扰地去探讨择校、探讨留学、探讨学生适合什么样专业和教育路径。探校的几天行程,是宝贵的亲子时间也是一次升学的工坊。通过每一所大学招生官对于招生理念的阐述,通过在校大学生与孩子的交流,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会对教育和人生的规划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03学校简介

Williams College威廉姆斯学院

威廉姆斯学院是美国顶级文科院校之一,以其艺术史专业和校园内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博物馆著称。校内有 2000 名学生, 11% 为亚裔, 142 名国际学生。小班教学、大量的课堂讨论以及教授对学生的重视是该校的教学特点之一,这也造就了学生热爱阅读、 出勤率高以及勤奋向上的品质。威廉姆斯学院的经济学、生物学、艺术史等文科专业实力强大。校园位于一座美丽的新英格兰风格的 小镇,距离任何大城市都有数英里之遥(距离纽约 4 小时路程)。学生们喜欢这里“与世隔绝”的环境,返校率高达 98%。
威廉姆斯学院经常在竞争激烈的校际体育赛事中赢得最高荣誉。传统的全校性活动,如冬季和春季狂欢节,吸引了校内的每一位学生。电影系列展会、 讲座、音乐会以及体育活动都在学生的选择之列。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截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走出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 [6-7] ,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

阿默斯特学院创建于1821年,该校多年被评为美国最好的文理学院之一,多次揽得全美最佳文理学院宝座。阿默斯特学院作为美国最具盛名的文理学院之一,素有“小常青藤”之称,与威廉姆斯学院,卫斯理大学合称小三强(Little Three),同时也是五校联盟之一(Five College Consortium)。阿默斯特学院以人为本,注重人才个性化的培养,并且很注重学生体系的综合性,这里提供非常开放的课程,学生不需要学习核心课程或满足任何分配要求,甚至可以设计自己独特的跨学科专业。新生可以参加高级课程,老生可以参加入门课程。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又称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创建于1863年,是麻省大学最早的校区,也是美国文理学院四大联盟之一的麻省五校联盟中的成员。学校的计算机学院排名全美第20位,计算机人工智能方向排名第8,高分子专业排名全美第1,食品科学专业博士项目排名第1,景观设计全美第2,语言学专排名全美第6,性别学排名第11,人类学排名第31。

Brandeis University布兰迪斯大学

布兰迪斯大学创建于1948年,虽然建校仅有70多年已享有极高声誉,素有“犹太哈佛”(Jewish Harvard)之美称,被誉为“全美最年轻的主要研究院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崇尚小班授课,以培育精英为理念,本科和研究生总人数仅在5600人左右。在高校如云的波士顿地区,布兰迪斯大学位列波士顿五大名校和八大研究型大学之一。

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简称NEU,创建于1898年,学校的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医学、药剂学、国际商务等专业均位列全美前50。东北大学的优势项目之一是实习项目CO-OP,与很多企业有合作关系,学生在波士顿当地很容易找到很多实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东北大学的就业服务Career Service位列全美第1,理工科毕业生在美国东北部公司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波士顿大学简称BU,创建于1839年,是历史悠久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主校区位于波士顿市中心查尔斯河河畔,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隔河相对,医学院校区则设在波士顿市区南边的长木医学区。学校设有17个学院,提供超过250门课程,包括全美顶级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商科,法律,经济学,医学预科等。

Tufts University塔夫茨大学

塔夫茨大学创建于1852年,是波士顿五大名校(哈佛、麻省理工、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学院、布兰迪斯大学)之一,也是25所“新常春藤”成员之一。主校区包含了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这里红砖绿树,相映成辉,曾被评为全美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

波士顿学院简称BC,创建于1863年,BC历史悠久,在美国享有声望,素有耶稣会常春藤之称,是波士顿五大名校之一,同时也是全美25所”新常春藤“名校。波士顿学院每年颁发超过3800个学位,广及50个学术领域、11个系所。学校的Bapst 图书馆经常被称为全美最美丽的图书馆,在1924年它就被称为“哥特式建筑在美国的最好的例子。”

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创建于1764年,是一所世界著名的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第七古老的大学,遐迩闻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校之一。该校最大特征之一即为“小而精”,在当今大学人数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布朗大学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极高的入学门槛,师生比约为1:7,堪称小型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录取率仅为9%,是全美录取难度最高的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