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大学(NYU)的夏校日记

嗨,你们好!我是Jaelyn,刚从纽大一个半月的Precollege夏校回来,这篇文章是来分享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个人感受哒!
以下我的描述是从一个precollege学生的角度出发的,是我的(预)大学生活的缩影。然而不同学生的性格和生活学习习惯迥异,所以我的描述仅代表我自己哦,供参考。
1. 学术
美国政府要求国际学生在带学分的夏校内修满至少6个学分,纽大官方要求国际学生修满至少两门课程,所以综合一下我一共修了两门课,共8个学分: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4分,隶属数学部门) 和网页设计和计算机原理(Web Design and Computer Principle, 4分,隶属计算机部门)。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两门课的感受吧。
线性代数
总体感受:⭐⭐⭐⭐⭐
教师:⭐⭐⭐⭐⭐
我的老师是个NYU的phd学生哈,我们叫他Chris。我查了一下他档案,他在春秋季的学术课程里应该是当TA (Teaching Assistance) 的。他的讲课方式就是把他所讲的内容“默写”到黑板上,我的任务是抄一遍笔记 (抄不完或者怕抄错就拍照)。我感觉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知识点,他的讲课速度是一样的....那么对于我而言,当他讲简单的地方 (比如向量的运算),时间仿佛过的特别慢;讲难一点的(比如用特征值/向量解微分方程),我就一下子觉得他语速飞快,脑力枯竭..... 这位亲爱的数学老师讲课几乎不带感情,上课上到后面我感觉就像机器人授课(bushi)。
我上课的视角,第一排正中间,体验极佳他是个超级耐心的人!我无数次在课堂上和他的office hour用我结结巴巴的英语和他交流,他总是无一例外的给我反馈,而且客观、直接。错了就是No,对的就是Exactly,不会参杂美式幽默,这种高效沟通简直赞赞赞!当我在邮件里同他交流我对学术语言转换的gap的concern时 (比如说我会熟练用中文描述数学公式,但是用英文就开不了口),Chris却对我说“You've done very well so far (你已经做得很好)”并鼓励我在课上多加练习,表示“Take your time and collect your thoughts, I will not rush you (慢慢来,组织好语言,我不会催你的)”;当时在电梯里查收邮件的时候简直感动的要哭出来,现在过了一个月再次回想,仍然觉得这是我数学之路上的很大动力。他予以我自信,让我一个毫无大学学术经验的高中生敢在三十多个英文流利的foreigners和大一大二的同学面前大声说出我的答案,哪怕错了我也不再觉得尴尬。
Program结束以后,成功get到一封推荐信和漂亮的A!
作业(⭐⭐⭐⭐)>大考(⭐⭐⭐)>小测(⭐⭐)
作业的难度比小测和大考要难一些,因为老师希望学生在课后深入拓展。作业提交形式是每周在NYU Class (类似blackboard的学习平台) 上传。Chris只负责布置作业和写评分标准,不会批改学生的作业。批改的工作交给专门的grader (听学姐说是phd或者master的学生)。对批改有异议邮件问grader就好啦,我这个grader改作业很早,回邮件又快又清楚,赞!
小教室这门课有两场大考,期中(占30%),期末(占40%),只要跟得上老师平时上课的内容,难度就其实还好。考前半周会发去年的卷子当练习做,考试前夕去office hour的人特别多,而不考试的日子几乎就没什么人啦23333,所以我经常措不及防的来个一对一教学。
小测每周一次,在一周的最后一课的开始15分钟,考的是本周上课的基础内容,所以即使难点听不懂,基本的例题和套路掌握了还是能搞到满分的,前提是要足够细心!!线性代数,代数代数,解题的时候带有大量运算,优秀的计算能力(比如火眼金睛找因式分解、心算快准狠)十分重要。
其他资源
有一个Math tutor center,每周一至周五都有学生值班(坐等学生携题骚扰),但是我没去过,不好描述,不好意思啦。
网页设计与计算机原理
总体感受:⭐⭐⭐⭐⭐
教师:⭐⭐⭐⭐⭐
这位老师比较风趣幽默,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咱们叫他Nathan。他讲课自带各种美式幽默(有的幽默我都get不到笑点)。每天上课前都会喊一句“Any questions before we start the merriment? (在我们开始享受快乐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也是因为我们这门课程学习内容很广的缘故,他的发散性思维体现的特别明显,一个知识点讲着讲着就“离题”啦。所以我们学知识很广,从计算机的前世今生到计算机工作原理,从网页前端HTML+CSS+JavaScript+jQuery+Bootstrap到adobe图像处理,从简易动画制作到写svg;不过每个内容都教的比较浅,蜻蜓点水,作业要求基本上保证大家学会基础操作就好了。他每天提前半小时下课,考前组织复习以外,还放过两次纪录片,算是拓展知识面啦。
上课时作业:⭐⭐⭐⭐
作业的话,如果只是达到老师的要求,那是不难的,只需要听课就可以学会,甚至不需要听课,自学网上的tutorial就能搞定。当然了,show your work,做的越多(难)、方法越好是越加分的。不过作业的评分真是挺迷的,我现在没有收到任何一个作业的评分,然后最终等级就已经出来加到GPA里去了......
考试:⭐⭐⭐⭐
考试是100道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这个要吐槽一下,真的考的太广了啊!有些没讲到的冷门点也考了。比如说问你bootstrap的创始公司是哪位(答案是twitter....),计算机基础弱弱的我有点禁不住。只能靠经验和读过的闲书来应付了。只能说好运吧,两次考试都苟到了A (前30%)。老师出的题目小坑还挺多的哈,不过很有趣,会参杂一些幽默的选项,我的考试常态就是一边笑一边做题。我们每场考试老师都会带一盒donuts(说白了就是爆炸甜的油炸面团)来“get some energy”。考前吃一个,交卷吃一个,真是我前所未见的操作哈哈哈哈。
其他资源
老师的office hour,tutor的一对一辅导!都是超级耐心帮你答疑帮你debug的。总结来讲就是和老师聊的越多学的越多。
小结
在这里上两门课让我意识到,学习数学(以及计算机)打好扎扎实实的基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学到的知识点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考个试马上见分晓。所以,学数学分支里不管哪一个方面,我告诉自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不会踩空。不要想着偷懒,知识是相通的,按照我妈的话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说不定我今天偶然瞟到的知识点未来就在哪里帮上了大忙。
2. 住宿
我选择住在学校宿舍Founders Hall,距离主教学区(Washington Square)约15min的步行路程。我住的宿舍是经典的双人间+双人间+一个公共厕所+微波炉+电冰箱的套间。房间内有空调,不过即使空调开到最高温度都还让我冷的瑟瑟发抖。不考虑价格的话,宿舍周边吃喝玩乐非常方便,生活超市拐弯就到!健身房也就100米远~
我的宿舍一角宿舍楼一楼有个后花园,有时候会有PA(Program Assistance, 一群NYU的在校生)举办的大party;打印机和resource center (rc)也在一楼,有事找rc里的值班PA就好了,值班时间每天7点到晚上零点,他们陪你唠嗑答疑,简直像好朋友一样相处。宿舍二、三、四楼有公共客厅,设有电视机和公用电脑,通常学生在那边自习,也有business小组或者艺术学院的剧组在那边讨论group work。
某天晚上下雨,12点的loungecurfew时间:和一些夏校一样,周日-周四晚上23点前,周五-周六晚上0点前。在curfew规定时间之前,住宿生必须将校卡交还给resource center,一旦上交只能在第二天的早上7点以后取回,这也意味着在第二天7点之前,你只能呆在宿舍楼内,都是出于安全起见啦~
3. 活动
NYU组织的活动高度融于NYC这座城市,正所谓“纽大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PA组织的活动全部免费 (!!!)。约25%的活动是百老汇的演出,比如歌剧魅影,Aladdin,Ain't too proud, 冰雪奇缘Frozen等热映演出,看一场相当于省了几十美金哈哈,运气好拿到前排的票说不定就赚了一百多美金呢;另外约25%是college101的课程,主要介绍与大学学习生活或者申请大学的session,比如助学金的申请、文书写作、心理健康科普等等,非常非常实用,而且这些课程都会提供正餐的哈,饿着肚子去,撑的饱饱的出来;剩下50%的活动比较杂,比如看棒球比赛,去帝国大厦/洛克菲勒大厦高层观景,还有PA在每层楼道里组织的吃水果、吃曲奇、秘密花园涂鸦等等。
招生官主讲的大学申请宣讲会活动数量多到“浪费”,大部分的活动实际参与人数都没有达到上限人数,即使在之前的抢票阶段总是爆满。下面这张图是一周活动的海报,平均下来一个学生至多一天2.5个这样的活动,算下来一个 summer program总共办了100多项活动, socialized程度可见一斑;在我的高中里年年流传这一句cliche: 在深中生活怎么过都是一种浪费;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纽大生活。
一周的活动海报不过嘞,参加了几场活动下来,我发现我并不是一个非常social的人。在100多项活动里,我总共参加了不超过10项活动。即使在crazy NYC里,我甘愿一个人呆着,自己看书学习找娱乐玩。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我像是不合群的,但是我反而很享受在喧闹下的个人世界。我的内心安宁,静静观望对面那个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
4. 伙食
我在NYU夏校生活的恩格尔系数非常高 (哈哈哈在国内也是啦),如果脱离学校食堂在NYC改善伙食,我的单人餐大概在8~15美金不等,不过在纽约市随便吃到20美金也不是一件难事。
学校主要的食堂有两个:Weinstein和Kimmel Center。两者都有经典的美食汉堡、三明治、沙拉、浓汤和甜点;区别在于Weinstein的三明治和小炒可以自选哦,它是自助餐形式的比较customized,而kimmel对每一餐的量是有限制的。Kimmel有中餐(北京烤鸭、煎饼果子、水饺和肉夹馍)和日本寿司和一点点刺身。另外,学生还可以用校卡里的dinning dollars(一种校园货币,使用范围小)在超市sidestein和周边的cafe (比如Starbucks和Peet's Cafe)购物,或者充值的campus cash (另一种校园货币,使用范围很广)还能再更多的商店和贩卖机买东西,详见官网啦~拥有NYU ID卡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凭卡在学校附近的几个buffet享8或9折优惠!
5. 安全
独具特殊的地理位置--纽约市,纽大的安全可谓是做的“严严实实”。任何一位NYU faculty或学生进入每一栋教学楼或宿舍楼前,必须向Public Safety工作人员出示NYU ID卡证明身份,无卡者拒之门外。在主校区附近的街道边,设有显眼的求助按钮 (如图),press红按钮就有7/24/365值班的public safety (学校安保部门)接听。晚上尽量不去远的地方,呆在教学楼或宿舍楼是最有安全感的啦!
6.写在最后:为什么选择NYU?
一言蔽之就是NYU给予了我自信。自我上高中后,常常遭受学神猝不及防的碾压,所以我的自信心逐渐遭到打击,尤其是我的专业这块,周围的孩子数学学得很好的太多了.....而在NYU夏校,在global diversity之下,每个人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可能还有别人不能理解的习惯;因此我觉得我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而不必要care周围的其他人,更不需要compare,而且也无从compare,没有可比性。我的对手是我自己,我应该努力战胜的是我的内心,而不是peers。
牌子指向各纽大世界分校的方向在夏校结束后,我走访了三所小而精的文理学院,加上去年在波士顿读了两周的夏校,我总结发现,我还是更愿意来到大U生活。一是大U资源更加丰富(在美国高校资源已经非常丰富的基础上);二是,正因为大U的diversity,我在大学里也不显得那么特殊,因为特殊性太多了,每一个特殊性都被平等对待,都是individualized。
做一个New Yorker,你可以选择过千篇一律的生活,也可以每天创造惊喜,也可以social一把体验繁华富裕的国际都市的林林种种。你也可以mixed以上的生活,我就是这样的人,我预测这样的校园生活非常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