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 暑校体验分享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加州洛杉矶商学院夏日发现两周营

我还记得我第一天到LA的时候,满腔的雄心壮志,想着一定要周更“我的UCLA历险记”系列,结果转眼我都已经回国啦。

在来UCLA之前,我从没有独自一人离家一个月以上,就连在北京的实习,满打满算也只有1个月罢了。而且从北京到上海再到米国的迷之行程,导致我的一整个暑假居然没有一天在家。而且此刻你浙已经开学一周有余,趁着中秋放假休息一天就得去上课,这个体验也是没谁了。

但即使是这样,再次复盘这六周的生活,仍然很高兴自己当时能一时冲动就报名了项目。我还记得第一节discussion,TA让大家自我介绍,说说为什么会来上这个课的时候,我说的是我想给自己多一个国际的视角。如今项目结束了,我想这个目标或多或少都实现了一点。

在这个以传播、电影艺术为名的美帝大学选修的8学分几乎比在国内的一学期还要更加忙碌,生活几乎可以说是真正的三点一线,或者说两点一线,因为食堂就在宿舍楼下,且没有一天不是和ddl相依为命。

01 About What I Learn

我的第一门课是电影艺术与技术概论,几乎可以算是UCLA夏校的明星课。然而,它所在的电影学院却几乎可以算是整个校园里离我最远的学院,如果不提前30分钟从宿舍出发,是绝对不可能按时到达的。10:00到2:00的课程安排时间,我真的是第一次见,而且偏僻的学院和短暂的中间休息时间,是绝对不可能有时间吃午饭的。

这门课的教授真的长得很可爱。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在电影院里上课,从上方照下来的光,打在他深邃的眉骨上,在眼睛和面颊骨上留下深深的阴影。在几周后我因为问问题靠近他之前,我一直都不知道他的眼睛长什么样子。

教授对课程的安排是这样的,前半节课lecture,后半节课观看一部完整的电影,他会在课前把reading材料上传,材料的内容就是lecture的内容。

在上课的六周里,教授依次介绍了narrative,mise-en-scene,cinematography,editing ,sound和film genre。因为是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所以上课的内容都比较基础,几乎都在国内学过一遍。但是换成一个western culture的视角,仍然可以看到隐藏在其中的不少不同。

真正让我感触颇多的reading material 中的essay,它们几乎都是教授选出来的对西方电影工业的反思。虽然在session的后半部分,我根本来不及看这些reading,但是不可否定,他们都很有价值。它们很多都带着批判的视角来反思,美国电影,乃至西方电影在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你会看到美国学者对于性别、种族、阶级的关注,它们几乎在每一篇essay都被强调了。这带给我这个从内到外中国人很大的冲击。

其中一篇文章叫做《whiteness》,作者在其中的观点是:白人作为一个民族范畴在主流电影是困难的。因为白人始终在行使权力保护自己的主导地位,这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事。因此当他们成为舆论焦点的时候,围绕他们的是空虚、缺乏、否认甚至死亡。换一种说法,由于少数群体白人权力裹挟,在制度上受到了很多的“关注”,他们通常被定义成为一类拥有某种偏离了中性特质的人群。而白人,正如他的颜色一样,作为一个民族身份,似乎缺少了这种被定义的性质。因此一旦白人成为关注焦点,他们就缺乏可被讨论的事实。

“白色不是颜色,因为白色是所有的颜色。”

“白色的无色多色性让人很难‘看到’白色,从而确保了白人的权力。“

“Whiteness is everything and nothing.”

我还记得第四周的作业,是把《篮坛怪杰》中的主人公的种族、性别、阶级等等换掉,进而来分析换之前换之后带来的视觉的不同。于是我把一个球队的白人男性教练改成了一个黑人女性。

按道理来说,一个黑人在80年代的电影中成为一群白人的领导已经很不容易了。通常电影会更加关注他获得信任的过程,而不是作为一个结果出现。波阿兹·亚金(Boaz Yakin)导演的电影《记住泰坦》(Remember the Titans)就是如此。一个黑人教练他的白人助手在担当一个学校的训练队教练的同时共同推动了黑人平等改革,最终恢复了因种族偏见而开始分裂的城市的统一。

其次,一个女性的教练,同样值得观众倾注更多目光。黑人尚且被认为在体育方面有天赋,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代表的专业精神必然会受到质疑,更何况一个黑人女教练。这几乎是还没在现实中出现过的事。

我曾经在UCLA旁边的哈默博物馆的展览上看到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想要一个黑人女性,但没有人想成为一个黑人女性。”黑人女性在传统的西方价值观中明显处于较低的地位,通常不直接参与故事。虽然这样的设置加强了观众对于影片中性别和种族的理解,但也很有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观众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叛心理,进而“出戏”。就如今年早些时候,有人说“007”这个角色是由一位黑人女性主演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骚动,很多人把这个选角定性为一种政治要求。可以看出,即使在现代社会,这种刻板印象和歧视也不容忽视。

助教给我的feedback是,我可以更多地关注一下之前某节课的一篇reading,是Linda Williams 的《The American Melodramatic Mode》(巧的是我回国第一天上课就在《中国电影史》的ppt上看到了这个单词)。作者在其中阐述的是通俗剧(melodrama)在诞生之初(18、19世纪)经常以一种视觉上引人注目的悲情和动作形式进行关于种族、性别和阶级的故事的表现。虽然现在通俗剧已经不在电影艺术占据先锋地位,但是作为一种古典戏剧和现代影业结合的产物,它仍然在电影工业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

Melodrama的重要因素有对“家”元素的依恋,对受害方英雄(victim heroes)的描绘,悲剧和行动不断被串联(经常出现类似“来不来得及”的情节),从真实中取材又不依赖真实,其人物也总是处于善恶的中间(换句话说就是人物立体)。黑人教练,女性教练,或者是黑人女性教练如果想要在白人球队中生存,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易。这时众多电影或者影视艺术作品都会从melodrama的角度出发,而阅片无数的观众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类似的想法。这位教练会成为一个victim hero,他或她初期的不被认可会成为melodrama的某个经典桥段。观众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用Williams的话来说,就是a feeling of sympathy or pity。

02 某日在Rieber Hall楼下某个study lounge的自闭生活

其实最后一周我们还看了一部明显带有对种族思考倾向的电影《Get Out》,中文是《逃出绝命镇》。这是一个黑人恐怖片,而且是在一开头绝对意想不到走向的恐怖片。虽然我是插着耳机听着《土耳其进行曲》,在手指缝里看完的整个电影,但是不得不说,成为烂番茄第一总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一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任期时,曾经有这样一段对他的评论:“八年前,我们以为选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但八年后我们发现他只不过是比前任们长的黑一点而已。”《逃出绝命镇》那个绑架黑人躯体换上白人脑仁的设定差不多就是对跻身于中产阶级或者更上层社会的非洲裔美国人的嘲讽。他们早已是外黑内白,被白人文化所侵染甚至脑控。“《逃出绝命镇》尽管外在形式上是一个黑人青年做客中产阶级家庭却陷入科学怪人式换脑陷阱的恐怖类型片,但内在却是一幅对美国种族平等假象进行夸张揭露讽刺的血腥漫画。”—— 豆瓣 / 九只苍蝇撞墙

但是《逃出绝命镇》绝非是对美国政治的挑衅,因为黑人文化早已成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根本不构成威胁。它更像是一部景观式的表演,而不是一个撼动权威揭露批判的电影。从这里思考国内电影,似乎可以略微体会到一些禁令出现的原因。

因为期末作业选的是editing,所以比起别的主题,对关于剪辑的论文更加熟悉一点。教授选了三位剪辑大师的essay,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和沃尔顿·默奇,并要求我们从看完的十二部电影里选出最符合他们剪辑观点的电影。

是真的很难呜呜,因为找不到可以参考的资料。

03 普多夫金,大哥你放过我吧

普多夫金强调“叙事蒙太奇”中,强调严谨的叙事结构和连贯的情节脉络。并且,它主张“不露痕迹”的剪辑,让观众感觉不到镜头转换的剪辑痕迹,以达到流畅叙事的目的。

他还非常注重剪辑制造的悬念和兴奋感,以及“time is short”的急迫感。很大一部分电影都采用了这种蒙太奇的表现方式。普多夫金指出的5种蒙太奇类型(Contrast,Parallelism,Symbolism,Simultaneity和Leit-motif)也被很多电影奉为圭臬。

爱森斯坦则是理性蒙太奇的代表。他的《战舰波将金号》中那个石狮子碎裂的镜头一次又一次被拿出来讨论。石狮子本来和剧情毫无关系,作为沙皇权威的象征,它的碎裂却是人民觉醒反抗沙皇的最直观的视听语言。那个在台阶上射杀的镜头拼接也几乎成为快节奏剪辑的经典。比起抒情的表达,爱森斯坦关注的是镜头通过某种衔接或并置,能传达出怎样特定的思想理念。
在作业里我选了《罗生门》来举例这种剪辑方式。黑泽明对于自然景观的运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爱森斯坦的剪辑观点。《罗生门》的剪辑像是日本的俳句,蒙太奇镜头拼接在一起,不仅是为了完成故事情节,更是为了突出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启发观众。

其实《罗生门》的牌匾也有意义吧,因为罗生门本身的意思就是:

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撒谎。

比如经常出现的雨的特写镜头。当三个人物谈话时,雨下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乞丐从孩子身上拿走钱,揭穿樵夫的谎言时,达到了最大,因为这时人性的邪恶彻底展现了出来。相反,当樵夫决定收养孩子时,雨停了,主要是因为这一刻,我们终于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罗生门》表达的是黑泽明在经过漫长的挣扎之后对人类善良,良心和责任感积极的信仰。尤其是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困难和思想混乱的状态。帝国主义的崩溃导致人们对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产生认同危机。《罗生门》的诞生是导演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一剂强心剂。

第三个学者和大师是沃尔顿·默奇。这位老哥写的小册子叫做《In the Blink of an Eye》。他认为,编辑最重要的是情感,这甚至比其他所有方面的总和还要重要。他把好的编辑描述为“finding a path”,以及“do most with the least”。

“你在细节上投入得越多,就越能鼓励观众成为观众,而不是参与者。”他说。

我选了《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你从未在此)》来解释他的观点,这是一个完全的意识流电影,总让我想到高中某篇“盯着蚊子盯了15分钟”的课文。默奇在他的书中说:“如果你在旅游,你当然希望导游为你指出一些东西,但有时你只是想四处走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导游过多参与就会被厌烦。”《你从未在此》就从未刻意引导观众的思想和注意力,反而是注重展现了杀手乔(主人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他打扫房间,帮助别人等等。

04 杀手和小萝莉一定是一个永恒的搭配

很多很多“无意义”的场景被剪辑在电影里,例如,一个和剧情毫无关系的女人在公交车站哭着看着男主的镜头。个人认为,可能导演是想给观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类似的疑问——“乔为什么注意到这个女人?””“这是不是意味着他是一个刚强而多愁善感的人?““他对女人是什么感觉?”。

更重要的是,《你从未在此》的情感被一些看似不寻常的组合强化了。例如,乔杀人的场景的背景音乐是《天使宝贝》,而且通过类似监控画面的方式展现,很大程度减少了画面血腥感,却又带上了一种变态的恐怖和绝望。在这一瞬间,乔的个人性格得到了更加明显的突出。在这部电影中,观众总是在极具诗意的画面中得到最复杂、最深刻的感受。虽然这是一部关于hitman(杀手)的电影,但它的重点主要放在“man”上,而不是“hit”上。

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尾。小萝莉最后那句“今天天气很好”

有一种《乱世佳人》“tomorrow is another day"的感觉

看的十二部电影里当然也有不少商业电影。比如古早的第一部《虎胆龙威》第一部,西方主流价值观在其中淋漓尽致地体现。更古早的《Now,Voyager》也在放映列表,作为一部聚焦女性独立思想的电影,它获得了很多赞誉,但是放到今天来看,也不免有一些狗血。

《Die Hard》:坏蛋太帅,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Now,Voyager》:“don’t let’s ask for the moon .We have the star.”

吴丰军念叨整整两年的《呼喊与细语》,我终于也是看完了。说实话艺术造诣不高,看完了简直云里雾里,只能靠豆瓣来弥补一下。

影片里为数不多的美好场景

影片一开头是蓝色的外景,之后对一个钟表进行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极其细致的特写描绘。有一位大神这样解读这个电影。之前的蓝色外景象征着灵魂的外壳,之后的红色象征着内里,因为红色不仅仅是血的颜色,还是天(太阳神阿波罗)地(土壤)的颜色,它是最真实的人类本性颜色的体现。

它的剪辑方式是特写-全景-特写,这种打破传统景别组接方式的剪辑手法总是给观众带来一种“惊喜”和一种延迟的好奇心。伯格曼让观众在投入电影的时候感觉不舒服,其实是迫使观众不断的思考的方式。

时钟本身,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死亡的恐怖和生命的停止。这也是电影中人物恐惧的来源之一,安格斯已经命不久矣。接着钟表的镜头就是安格斯的长达2分钟的特写镜头。她的痛苦再一次强调了这一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机的频繁运动又何尝不是一种情感的弯曲,同样也创造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05 硬核的disscusion,硬核的TA

我真的不是故意叨逼逼这么多的。本来还想把所有的内容用一篇推文搞定,结果现在只写完了第一节课就已经4000+了,一定是一周一篇的assignment给了我勇气。

总体来说,电影艺术与技术概论带给我的,是习惯深入思考的快乐。虽然每周五都要为11:59的ddl忧虑到头掉,也直接失去了在工作日出去玩的机会,但是我的思考laziness好像有得到那么一点点的改善。以至于之后在看其他的电影的同时,我都不自觉地会想很多,这是我国内的类似课程上没有感受到的。(害,戏剧影视艺术能感受到什么?)
我好想终于有一点理解了电影的魅力所在。

至于接下来的内容,我可能还是会分批产出,可是背上插满来旗子的老将军已经不想再给自己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