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之国际竞赛
项目内容
国际竞赛是很多立志冲藤或美本排名前十、前二十名校的学生申请材料中的最有利工具。这种竞赛成绩能在留学申请中发挥绝佳的作用。 对于一个非学霸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找准定位,瞄准适合自己的国际竞赛,尽早做好规划也能让他们在竞赛中游刃有余。 目前可供初高中生选择的国际赛事多达九十多项,主流的也有三十项之多。那么我们怎么在标化、GPA、文书等各项指标占据的时间里,“挤出”宝贵的时间选择和准备竞赛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学生在选择或者准备国际竞赛活动中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导致的最后结果不能为自己的申请加分,这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除了要知道市面上有哪些国际竞赛,你更要知道你适合哪种竞赛。
一、国际竞赛如何分类?分别适合什么人群?
国际竞赛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以下三种分类方式可以提供给我们一种思路,在选择国际竞赛时一定要和自身的情况相匹配,而这个匹配的过程一定不能省略。
1、按学科划分(最常见)
数学学科国际竞赛
适合人群:对数学学科的学术能力要求较高,适合数学方面有专长或者将来有志于学习数学、物理、统计、信息、工程、金融等专业的学生。
代表竞赛:AMC、University of Waterloo Euclid、AIME、USAMO、HMMT、PUMaC、SMT、Duke Math Meet、UKMT、BMO、EMC、HiMCM、MCM、IMMC、AoCMM
竞赛解析:AMC, Euclid, UKMT 中,每一道题目的难度都不高,知识点上大约是国内的高中水平,技巧要求上很少有超过国内初中竞赛的,比赛的难度主要来自于:喜欢考察课内不涉及或不强调的知识点(数论、概率论、组合数学等);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比如在AMC要求在75分钟内完成25题);参赛学生越来越多,水涨船高。 AIME, USAMO, HMMT, PUMaC 等数学竞赛的难度明显超过AMC这一级别的竞赛,一般只适合在国内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得过奖项。即使很有数学天赋,只要没有经过长期的竞赛训练,都很难获奖,这样的学生更建议参加HiMCM等数学竞赛,或丘成桐奖等科研竞赛。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国际竞赛
适合人群:对科学学科的学术能力要求较高,适合相应学科兴趣大有专长或者将来有志于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
代表竞赛:Physics Bowl、PUPC、BPhO、GCSE AS Challenge、RSC3、ANCQ、USNCO、USABO、BBO、IGEM、Brain BEE
竞赛解析: Physics Bowl 考察学生的知识范围很广,超过国内高中物理,甚至超过AP物理C,但是考察方式非常直白,很少有难题。它的难度主要来自于速度:需要在45分钟内完成40道题目。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所有相关知识点,并且掌握一些常用的快速解题技巧(比如运动学中的图解法)。相较而言,BPhO的题目难度就要大一些。 Brain Bee是一个知识竞赛,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就可以获得高分,主要追求广度,不追求深度。难度来自于比赛没有明确的考察范围,所以很难说学了多少内容之后就一定可以拿到大奖。 USABO和USNCO的难度来自于中国初中的化学和生物课程,和美国高中课程的衔接比较弱,所以学生要学的内容非常多。
如果学生对生物、化学感兴趣,立志申请相关专业的,那么只要肯花时间精力,要获奖也不困难。
如果学生对生物医药工程、公共健康、材料学、环境科学这些相关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建议直接参加科研活动,否则容易淹没在学科知识的汪洋大海中。
STEM类综合国际竞赛
适合人群:涉及的学科较多,能力较为综合,相对来说在单科学科要求不会特别深入,多以团队形式参赛,适合比较有创新意识、思维活跃、探究能力强、乐于钻研、团队协作意识强的学生。
代表竞赛:ISEF、Google Science Fair、Yau Science Award 、USO、The Siemens Competition、JSHS、Regeneron STS、USAD、USAP、World Scholar’s Cup、ISSDC、Future City、PhysicsBowl。
竞赛解析:这一类竞赛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多学科竞赛和跨学科竞赛。比如,USAD是典型的多学科竞赛,很多个学科放在一起比。而科研竞赛大多数是跨学科的,或者说这些竞赛更关注你的研究项目,而不是这个项目属于哪一个具体学科。 科研竞赛的难度来自于,不论是体制内学校、国际学校、海外学校,很少有真正地让中学生接触科研的机会。科研教育无法是普适的,因为对于没有实际科研经历的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真的理解科研思维的。当然这不是不可能自己找到科研课题的。高中生做科研,最可行的方法是专业的成果导向的规划,加上一对一的指导和引领。 科研竞赛的价值来自于错位竞争。首先,做科研的学生远远少于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中国参加AMC的学生数万,参加PhysicsBowl的数千,参加丘成桐奖的不到2000)。其次,科研可以很好地贴合学生的具体兴趣方向(比如计量经济学、材料学、机械工程等专业都是没有完全对口的学科竞赛的)。再次,科研课题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相对的不同,只要你能讲故事,并且有奖项或发表论文作为第三方背书,那么都是好项目。最后,科研课题是你自己找的,不是比赛给的,所以你可以自己去深入,去参加多个竞赛或者投稿(这其实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专业指导)。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每年春季的英特尔ISEF、秋季的丘成桐奖 Yau Awards、冬季的谷歌GSF构成了科研科创类赛事的主线。如果有美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还可以加上西门子Siemens和美国军方主办的JSHS竞赛。对于12年级学生而言,还有Regeneron STS(过去也是英特尔赞助的,所以有时会和ISEF混淆)。
人文社会商学类综合竞赛
适合人群:数理学科偏弱、对人文商科感兴趣且有发展意愿的学生。
代表竞赛:NOL、China Thinks Big、YWYEF、Asdan Business Simulation、CYBL、NHSDLC、NEC、KWHS、FBLA、DECA NEC和NOL,分别是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竞赛,一定程度上其实和AMC、Physics Bowl等学科竞赛类似,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有获奖的机会。
2、按是否跨专业划分
经典类赛事(历史悠久,从个人赛起源,近年来团体赛增加)
学科背景要求:科目比较单一
适合人群:单科学霸
比赛形式:以笔试为主
考察核心能力:读题、理解、运算、演算等解题能力
代表竞赛:数理化生/计算机奥赛、AMC/AIME、滑铁卢数学、ARML、HMMT、PUMaC等
融合类赛事(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大部分团队合作参赛)
学科背景要求:往往跨专业融合
适合学霸:综合型学霸(备注:不需要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更强调兴趣、自驱力、理解能力、时间投入;对于知识基础和记忆能力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比赛形式:多样化,包括解决问题、论文等
考察核心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跨学科知识、建模、写作等
代表竞赛:丘成桐、HiMCM、iGEM、Intel ISEF、Regeneron STS、USAD、ISSDC、Google Science Fair 等
3、按是否团队作业划分
测试类竞赛(“简单粗暴”,完全拼硬实力)
适合人群:刷题型学霸
考察核心能力:考察个人,解题能力“熟练度”
代表竞赛:AMC美国数学竞赛、美国物理碗(physics bowl)竞赛 比如美国物理碗比赛,40分钟45道题,相当于简单题解答几十秒,难题解答不超过二分钟,强度之大是令人发指的。
项目类竞赛
适合人群:综合型学霸
考察综合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时间规划能力等
代表竞赛: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英特尔 Intel IESF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HiMCM 美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等
项目类竞赛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赛题和明确时间限制的,比如 HiMCM,和测试类竞赛不同的是,这些项目类竞赛的题目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并且往往是必须组队参加的;在这样的竞赛中,时间规划和团队协作非常重要。 第二种项目类竞赛是没有赛题和时间限制的,比如丘成桐奖和英特尔 ISEF,这类赛事的自由度很高,学科范围很广,自由选题,可以个人也可以组队,但是其实竞争非常激烈,获奖作品往往可以达到本科毕业作品,甚至研究生科研作品的水准。在第二种竞赛中,学生和导师都很重要,必须双方都给力才能获奖。
商业竞赛(更“亲民”的项目类竞赛)
适合人群:活泼外向,对商业、市场、投资等泛商科感兴趣的同学
关键词:门槛低、形式活跃
代表竞赛:FBLA商业竞赛、DECA商业竞赛、沃顿KWHS投资竞赛 严格上来说,商赛也算是项目类竞赛。但商赛在学术上的要求并没有前两类竞赛那么高,因此可以说更加“亲民”。参加商赛的学生要能说会唱,能交朋友,愿意折腾。这种比赛形式、教育模式也比较适合从小走美式路线的孩子。不过KWHS沃顿投资竞赛可能是一个例外,需要一些金融投资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学生有很强的 “笔头功夫”。 严格来说,非学霸型的孩子更适合于人文社会商学类综合竞赛,商业竞赛以及STEM类综合跨学科国际竞赛等。
二、选择国际竞赛过程中,必须规避的“三种心态”
不管哪种分类方式,从纷繁复杂的国际竞赛门类里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并非易事,很多同学可能因为种种原因犯如下几个错误:
1、“别人参加什么竞赛我也去参加”——跟风派
什么竞赛火就参加什么,这是没有主见、盲目跟风的表现。且不说很多国际竞赛门槛不一、获奖也是难易程度不同,如果只是因为想要这份经历,说实话如果最后不能归结到给申请加分,岂不是“没有出好的竞赛成绩、且占用了本可以用来完成其他任务的时间”,真的是效率低下的表现。 正如上面国际竞赛的分类,不同的竞赛适合的人群不一,千万不要“踩坑”选择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竞赛。
2、“拿不了大奖、拿个小奖也好”——佛系派
竞赛的目的是强区分,因此,评判一个竞赛是否有用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这个竞赛的奖项是否稀缺。这个奖,其实不是一个荣誉,而是一个“指标”。 举个例子,AMC10得奖晋级AIME的要求是成绩达到前2.5%,也就是说晋级AIME意味着你大约是全球2.5%的水平;而国内现在非常热门的丘成桐奖,最终获得金奖几乎可以证明你就是同龄人中数一数二的。 竞赛成绩的最终作用,是能迅速让人定位你的能力在哪个范围,从而进行区分。如果某个竞赛“阳光普照”,那这个竞赛对于申请就毫无意义。
3、“盯着一个竞赛打,今年拿不到明年继续”——专一派
以数学为例,如果一个学生比了四年,全部都是数学比赛,向人传递的信息就是你在数学方面有偏好,或者你自认为数学是你的特色。 但如果比了十几项数学竞赛都是奖项平平,也会让人觉得你这人一根筋,而且这根筋也没搭对,这个竞赛就和一个兴趣爱好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了。 因此,以上三种心态从一开始就要避免的。这就是对竞赛的错误规划,导致最后的竞赛结果只能成为申请材料中的一个没有含金量的点缀,对于本可以在竞赛中捧回大奖的学神学霸来说,这种把竞赛“玩坏”的结果无疑是最可惜的。
更多国际竞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