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之Small talk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很多留学生不敢“扯淡”很大的一个障碍是,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觉得没有话题可谈、可接。那咱就改变策略,和对方聊自己的事儿呗。要知道,对本地人来说,作为国际学生,你就是“直立行走的有趣”,他们更好奇来自你的国度、家庭和生活中的故事。

作者:静思,坐标美国,专栏作者,育有一子。

最近,好友在工作10年后,回炉重造去哥伦比亚大学读研。度过了初来乍到的新鲜期、蜜月期,开学后,她进入了“痛苦期”:

在图书馆一边哭、一边写论文;

几十页的阅读材料,两小时过去了,却才读了开头两段(和英语阅读水平无关);

她甚至瘫在床上大半天,认真思考“我要不要退学?”这个问题。

但十年“社会人”毕竟不是白混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阅读、论文那些学业上的事都是交给时间就能搞定的事,让她深深觉得无力的还是small talk这件事。

不会Small talk,不是你的错

Small talk就是闲聊、泛泛聊天的意思,它通常发生在不是很熟的人之间。比如,你去看牙医,在诊所候诊时和坐在旁边的人闲聊;或者,在公交车上碰到关系一般的同学,大家出于同窗情谊,扯扯淡。总之,small talk没有什么固定的主题、也不需要你正襟危坐、侃侃而谈。

好友英文很好,著名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毕业、专八、工作中也经常和英语打交道,这项技能没扔掉过。所以从语言水平来说和外国人顺利聊天是没问题的,但依然觉得日常沟通是一件痛苦的事,究其原因,源于文化、习惯、以及聊天技能。

其实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会有small talk方面的问题,只是面对昂贵的留学学费,更多人会把关心的焦点放在学业、找工作这些重大事件上,small talk嘛,不会聊就不聊了呗,好好学习才是主业,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只有作为留学党才知道,small talk真的是一件大事。

独自留学在外、不熟悉他们的文化和习俗、说着与native没有可比性的第二语言,与别人的交流只能停留在“天气怎么样?”、“今天过得如何?”、“喜欢什么运动?”这些浅层次的交流上。我们不指望与外国友人秉烛夜游、促膝长谈人生、理想这些艰深的课题,但如果碰到每个人只会问这套“三板斧”问题,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是个“异类”(相信我,这不是那种令人自豪的Everybody is unique)、不受重视、不被认可、最终成为一个非常孤独的透明人。

对留学生来说,small talk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它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沟通能力、对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相当的勇气。关于small talk有三个“误区”先说明一下,也许“矫正”之后你再看它,会觉得也没那么难。

关于small talk的三个“误区”

01我不擅长和人聊天,沟通能力不行吧!

讲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small talk,我相信喜欢和不熟的、陌生人没话找话的是少数。尤其是当你碍于很多禁忌,最保险的聊天就是和别人聊天气、“周末怎么过得?”时,small talk实在无趣。

就像我认识的一位来自西班牙的朋友说的:宁愿郑重其事与别人讨论一个研究课题、在课堂做presentation,也不愿“没话找话”和别人social。

所以,你不喜欢闲聊是人之常情。

用“没话找话”来形容small talk实在太贴切了!它只是习惯、文化、人情的组成部分(至少在美国是),作为客人,我们秉持遵守、尊重的原则就好,没必要上纲上线到自己的能力上。

02不擅长small talk就代表我社交不行吧

很多人把small talk和社交水平挂钩,觉得自己不会聊天导致社交不行、所以无法融入当地。

需要指出的是:small talk不是networking,small talk更像是一个桥梁,它是开启正式的、深入对话的钥匙。不会smalltalk可能会影响你与他人的社交、深度沟通、但不代表你不具备这些能力。

small talk就像是抛砖引玉里的那块“砖”,砖没有引好不代表你没有 “玉”。

03我的small talk都很浅,无法和外国朋友们聊那些高深的话题

什么算高深的话题?人生、哲学、生死?这些话题你用自己的语言和最要好的朋友聊都未必能深入,何况还是外国友人。

所以,没必要对自己那么严苛。遵从small talk的本意,能“泛泛而谈”就好。

打造Small talk,关键是多找人“闲扯”

很多留学生希望自己具备不错的small talk能力,不是仅仅停留在“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What a wonderful day!”这样的水平。

如何练就高质量的 small talk能力,能让它成为我们得到真正的友谊、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让留学生活更加丰厚、多彩的桥梁?我从自己和朋友们的亲身经历中总结了四个tips。

01学会把话题延展开

有一次,我在学校的食堂买饭,排队时后面有一男一女两个美国学生在聊天,看得出他们不是特别熟,但赶巧碰到一起排队买饭也不好全程沉默。

男生象征性地问女生“周末过得怎么样?”标准答案应该是“不错,你呢?” 可这位女生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汇报了自己上周末的行程:周六去了芝加哥等待姐姐生产,顺便看当地的艺术展;第二天姐姐顺利生产,小侄子特别可爱,然后一家人去了当地的网红餐厅庆祝……总之blabla讲了一堆。

那家网红餐厅男生之前也去过,非常喜欢。于是俩人就着餐厅、美食聊了起来。

虽然我们很多人知道small talk是要建立在问与答的基础上,但真的不需要像开记者问答会那样全程Q&A。当对方问你“一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兴趣时?”你可以尝试把一句话的答案延展开,让双方能找到交谈的共鸣。

02讲述你自己的故事

很多留学生不敢“扯淡”很大的一个障碍是,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觉得没有话题可谈、可接。那咱就改变策略,和对方聊自己的事儿呗。要知道,对本地人来说,作为国际学生,你就是“直立行走的有趣”,他们更好奇来自你的国度、家庭和生活中的故事。

我认识一位特能“扯”的中国博士生,他不仅对各国友人的风俗、文化好奇,还特别擅长搞“文化输出”,动辄就给友人们讲中国民俗故事。过中秋节,他给别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过春节他给朋友们科普十二生肖的来历,弄得他一众外国朋友就像算自己的星座一样掐指算自己的属相。

所谓“融入”,可以相互嘛,让友人们融到咱们这边来。

03扩展交流对象

Small talk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可以是非本国的外国友人、非同龄人。公交车上邻座的大妈、结账时超市里的收银员……都可以是我们“扯淡”的对象。

我自己的small talk感觉最美好的经历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学校冰淇淋店和同桌的韩国男生一起聊全智贤(和英语非母语的外国友人聊天,彼此都会格外包容对方的英语水平);另一次是在当地图书馆做志愿者时听一位7岁的小男生给我科普养在图书馆的长尾蜥蜴。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扩展交流对象最好的方法是做志愿者。它会打破的你的人际圈,让你接触到不同的人;而且身为志愿者,你们在当时身处“同一个背景下”,更容易有话聊。

就像我在图书馆做志愿者时,会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志愿者聊这些话题:
为什么来图书馆做志愿者?
喜欢读什么书?
参加过adults club么?觉得读者们的水平怎么样?

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其他国家和人的事也很有趣,值得我们了解、交流。

04找对话题、提前做好准备

Small talk的话题可谓百无禁忌,至少在美国是这样,除了不要随便谈论种族和隐私,其他话题都可以适合拿来当作谈资。我总结了一下,有四大类话题是最常规使用的。

  • 时间类话题

通常会围绕周末、节假日、春假、暑假来展开。还没到,问问有什么计划?已经结束的,就问问怎么过的。

  • 事件类话题

主要围绕当地的event、体育赛事展开。比如,我住的村里每年夏天都会有为期一周的艺术节,从学校到downtown都有布展,非常热闹,这简直就是small talk话题发源地。

把体育赛事单独拎出来讲,主要是因为运动在美国实在是根深蒂固到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中,随便聊都是话题;而美国的很多高校都会有自己那么一两项拿得出手、引以为傲的体育赛事。即使你对这项运动不感兴趣,只要稍微懂点规则、扫几眼新闻都能和别人聊起来。

我所在的高校美式橄榄球非常出名,上周老公去圣地亚哥开会,碰到同校校友,大家第一句话就是开喷今年的比赛(因为打得不好),共同吐槽一件事非常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还有在出租车上,和司机聊天,发现有各自喜欢的球队,这不要紧,但我们有共同讨厌的“敌人”啊,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一颗友谊的种子就这样播种了。

  • 兴趣类话题

这里所说的兴趣不需要你一定会吹拉弹唱、会跳芭蕾舞啥的,从最普遍的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就可以聊得很好。

我认识一位伊朗女博士,我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是天才少女、我是中年妇女。但不妨碍我俩聊得来,因为我们都喜欢美剧摩登家庭、都钟情于“卷福”,当她一脸花痴地说“卷福”的声音so sexy时,我就知道Bingo,她是对的那个人。

  • 糗事类话题

剪了一个糟糕的发型、下楼梯滑倒了、刚买好的咖啡打翻了……这些都可以用来做谈资,美国人还挺不介意暴露一些小糗事的,算是娱人娱己吧。

多看书和电影,做个有趣的灵魂

当然,想要从根本上培养small talk的能力,关键是不要把small talk看作一项技能,而是让它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从想出国开始,要对其他国家的背景(或者说你希望去的那个国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就美国而言,了解他们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我推荐两个资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

若干年前还没打算来美国,我就把这套书翻了两遍,对于小白来说这套书深入浅出,写的非常精彩,即使不出国,把这套数当作知识类书籍阅读也是非常长见识的。

另一个资源是一部纪录片《美利坚:我们的故事》:

这是一部讲述了美国自欧洲殖民者开拓美洲大陆到21世纪的美国的历史纪录片:

该片曾在2010年获得第62届黄金时段艾美奖非剧情类奖项,非常适合作为了解美国历史的科普入门级教材。

书中科普了美国最基本的价值观,比较深入浅出,能帮你快速对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有一个big picture。

另一方面,通过接触积累谈资。

有时候,我们和外国人聊不起来不是口语、技巧方面的问题,而是我们与对方的人生交集太少。

比如,对方学生时代去非洲做过野生动物志愿者、参加过野营训练营挑战、有过gap year的经历、组过乐团、逛博物馆是家常,他们用曾经的过往把自己逐渐变成了“全方位国际人才”,而我们只有考试和分数,对西方文化最大的接触恐怕就是跟着电脑屏幕上的外教学英文、暑假和爸妈来一次“美国经典7日游”(能做到这些的也都是少数)、各种海外夏令营(结果还都是中国学生扎堆)。

和西方群体/文化多接触是很重要的,条件受限时,可以体验多元化的经历(未必非要出国的那种经历)和见识。

比如,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可钱包不允许,希利尔这套讲艺术、世界史和世界地理的丛书可以弥补一下缺憾:

身边没有那么多博物馆长见识,那通过媒体资源多一些了解也是好的:
《博物馆的秘密》

这些累积的经历、增长的见识、汲取的知识终将成为我们日后的谈资。

Categories: 地点留学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