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ollege夏校经历分享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你还记得当时想要选择文理学院的理由吗?这篇文章的作者回顾了令她怦然心动,并下定决心ED2 Hamilton College的经历。

说来也挺有趣,在回顾自己的申请季时,我发现真正吸引我选择文理学院的,其实是KWH这个隐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的组织。

KWH,也就是Kelly Writers House,是一个坐落在宾大内的写作者的组织。第一次与KWH结缘,还是因为我向The Adroit Journal投了稿,虽然被拒了,但杂志的主编却给我写了邮件,一方面鼓励我继续创作,另一方面也向我推荐了Kelly Writers House,以及负责人Jamie-Lee教授。

可以说是非常幸运地,我得以与Jamie-Lee有了联系,也得以了解到KWH这样一个在国内称得上是默默无闻的组织。因此,当后来收到来自KWH的参加他们的暑期研讨会时,我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开始着手准备递交申请。

可能与大部分同学不一样,我的申请方向是文学/创意写作,而在我在高中读的是IB,学校没有开English: A,因此,在这方面,我所有系统性的学习都是在高一和高二的两次夏校中完成的,夏校于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的平台。

即使当时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择(Stanford & Cornell),我最后还是选择了KWH,一方面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对KWH有了一些了解,听了他们几期Poetry Talk,还是挺喜欢他们讨论问题的氛围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其他夏校不同,KWH的这次主要还是以研讨会和讨论为主,而我想要的正是一个作者之间交流的平台。

KWH的夏校说是夏校,其实没有很多授课内容。每天上午有两堂课,一堂是讨论,有点seminar和discussion结合的感觉,大家松散地围坐在教室中,共同针对昨晚的阅读材料发表一些看法,没有固定的发言顺序,只要有话要说就随时可以举手示意并发表观点。教授在这一环节中也就和大家差不多,多数时候在倾听,并不刻意引导我们话题的导向。

之后一节课则是workshop,我们被要求每两三天就写一篇固定主题的回忆录,通过抽签顺序决定被workshop的顺序,而自己可以选择用哪篇作品作为workshop中大家研究的文章。下午的课程每天都不一样,都是特邀嘉宾前来讲课,而且在同一天会有不止一个选项,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主题去快乐上课(玩耍)。

每天的第一部分可以说是我在整个夏校中最爱的一部分了,因为往往我们从一个话题开始,却能越讨论越深,最后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却收获良多的地方结束。

这次夏校的主题是“回忆录”,因此第一天我们讨论了一些文学家给回忆录下的定义,关于“什么是回忆录”时,一个同学便说他认为这些指南“should be tools but not rules”,在第一天就让我觉得有所感触;另一次,我们就黑人作家Ta-Nehisi Coates的《Between the World and Me》开始讨论,初读他的作品,我是相当被打动的,因为在他作品中描述的一些“黑人生存指南”是我从来没有从历史书上学到过的,而夏校中的几位黑人同学对这部作品却没有这么高的评价。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每个黑人孩子都知道的事情,根本没必要写出来,表面上这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而实际上只是利用自己的儿子达成写作目的,其实相当“政治”。于是之后我们又讨论到什么是政治的(political),我们讨论到,如果你生而就是有色人种,那就是政治的;如果你是女性,那是政治的;最后得出了“一切无法由个体人为控制的因素就是政治的”。

如此的讨论有很多,而说实话,在参加这次夏校之前,我并没有想到等待我的会是如此深刻讨论。在此之前,我也参加过创意写作的夏校,但那更加关注的是我笔下的文字。每天上课时,我们自由写作,或按规定主题写作,写完之后互相分享,提意见,但话题总是锁定在文字上。

我们讨论情节设计,主题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却很少去探讨除此之外的问题。而在KWH,我遇见的是并非文字的交流,而是思想的碰撞。在一次次讨论中,不只我们的文字在交流,更多的是作者之间在交流,而这一点是非常打动我的。在一开始,我有不适应,胆怯,不敢开口,但当身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时,我心中自然也有一种表达的欲望。

非常感谢Kelly Writers House,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全然身处在外语环境中,身边一个中国人也没有,但这样写作者之间的community让我放下了很多顾忌,坦然地去交流,直到今天,这段回忆也仍然是珍贵,且独一无二的。

而这也是我选择文理学院的主要原因。有了这样一次经历,我更加被人与人之间紧密的community所吸引,而相对于大U,文理学院中更紧密的人际关系和小班化教学显然更能满足我的愿望。所以我在ED2中选择了Hamilton,非常感谢Hamilton也选择了我。

更多夏校经历分享请戳:https://summer.linstitute.net/region/25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