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一些碎碎念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这是第二年来美国送学生上夏校。

这次行程被自己安排得有些虐,由于费城没有直飞航班,所以我们的航班定在来北京往返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但我的旅行起始站和终点站其实在费城,我自己计划的行程路线是费城-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费城,波士顿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不仅仅因为是我们公司的大本营,而且这里有风景优美如诗如画的郊区,有变幻多彩的落日,还有心心念念的查尔斯河。

为了节省成本,我一路住民宿airbnb,在城市之间除了波士顿飞华盛顿买来Bulejet,其他都是坐Amtrak火车,不过因为隔几天就要搬行李,难免要打车,Uber集中在行程中转的几天时间,打车的费用还是比较贵的,相比之下,地铁和公交显得亲民无比。不过,我不太爱坐bus,所以一直没有研究,后来发现从乔治城到DC联合车站的有一班Metrobus竟然是免费的。

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行走,用双脚,特别是在纽约曼哈顿,几乎行走了不下5公里,从28街到哥大116街,穿越中央公园,花了近2个小时。后来又从7街走到42街的中央车站乘坐火车去Bronxville,去探访一次Explo新营地。

抵达校园遇到campus tour,于是加入其中,我们先到图书馆参观,介绍了图书馆的设备,可以有电子阅览和快速搜索资料。

我们前往一片小木屋,原来是学生宿舍,再往前我们参观了办公楼,然后再到体育馆,体育馆真不错,矗立奖杯满满,游泳池好大,旁边还有舞蹈室和篮球场。

之后我们到了艺术中心,最后返回admission Office,途径bookstore(已经关门)和戏剧中心,戏剧中心看起来很不错,不过只在门口观望,没有实际看到剧场。

感谢tour guide的带领,明明我是半路闯入队伍的人,离开的时候还很nice的跟我说,很高兴见到你,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admission Office哦,真的超感动。

虽然学校很美,但无法取代波士顿旁边的Wellesley College!哈佛太大了看不过来,MIT反而集中一些更具特色,特别是门口的查尔斯河太美了。我特别喜欢布朗大学的校园风格,是去年真正意义上看的第一所藤校,那只大大的熊太萌了,而且罗德岛的风景真的不错。

在waltham住的时候,还去了Brandies,排名34,主校区坐落在山坡上,沿着桥走上去,绿树成荫的小道,特别是在图书馆旁,一座雕塑坐着捧着一本书,想象着就这样静静地阅读一本书在如此美丽安静的校园,是多么的美好。

其实到纽约,最主要的一个目的是探访哥大,参加了他们的info session和campus tour之后才发现有很明显的纽约口音呢。

我告别了Sarah Lawrence College,开始走路到火车站Bronxville,步行时间大约二十分钟,乘坐火车回纽约城里。

我在纽约住了一家类似青年旅社的Cabin小床,房东是印度教信仰的,客厅摆了佛像和一些书,我读了一下inner journey,离开那天还参与了房东和朋友组织的免费早餐布施,开始我们去到一个特别的神秘厨房,有鲜花,有唱诵音乐等。我在里面切了一小会蛋糕,后面因为我比较慢,有位姐姐看不下去就自己切了,我在切好的蛋糕上摆上新鲜草莓,然后帮忙切蔬菜番茄,我是真的很慢,可能我切一个旁边的姐姐切三个。

派餐在一个公园里,人们排着队来领,看长相有中国人有印度人,听说话很多都是常客,很喜欢吃你们做的蛋糕哦,谢谢你们。

我知道,是源于爱去烘培的食物很美妙,音乐也很美妙,整个活动都是令人钦佩的,我也注意到实际来领餐的人并不是出于食物的需求need,而仅仅是想要want,早餐吃过来的就来加一份免费的午餐,我心里觉得食物没有真正去到需要它们的地方,有点可惜。结束之后我没有再返回厨房。

就在我走路到中央车站的路上,我遇到一位来自纽约大学的中国博士,他把车子停在几个街道外,走路去NYU,我们一路聊着,在美国途中,很多人对我们夏校机构和夏校项目都有些兴趣或者说好奇,学生多大,学什么内容等等。而我也一样对留学生非常好奇和一脸的崇拜。

因着对教育的热忱,有缘在华盛顿和Sophie老师以及林公子(zifang)见面,那一天过得特别有意义。

来纽约之前,我对哥大的幻想,有一个小故事,是因为林公子(称自己是公子的几乎都是美女子),2016年因为社群,知道了公子在哥大读书,因为看到她之前是人大毕业,我一度以为她在读研究生,才知道她重读了本科,现在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暑假在Bethesda实习。

很高兴和林公子见了一面,特别喜欢公子里里外外的气质,特别是心系教育,心系世界,给我分享了她对教育的本质的理解和她最近在看的切尔诺贝利纪录片关于历史的观点。她最近发表了哥大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一篇文章,非常赞赏和感动,因为真的看见她的散发的光芒,由衷的真诚和用心。

我约了GW的campus tour,也是完美,居然吃了好吃的卷饼。

最后一天我返回费城。去了一趟布林莫尔学院,再一次去了Haverford学院,然后跟Kevin妈妈,Kevin和小宋同学一起去吃晚餐,我们去了港式茶餐厅生记,门口放着花木兰话剧的演出宣传单页,这一顿饭算上小费吃了一百美金,再次谢谢Kevin妈妈。

我在整理账单的时候发现,最贵的小票几乎都是来自中餐馆。难道是因为平时只吃汉堡沙拉,只有在中餐馆才打开胃口点菜,想吃一个面条加一个饺子就要接近20刀的价格,其他西餐厅也不敢随便尝试,回程的路上听一个学生讲去了一家排名最好的意大利餐厅很不错,没好意思问价钱。

小宋,97年,佛山大良人从美高开始过来读书,现在念研究生,暑假的时候做导游地接,说下一次假期想回国实习做明星的经纪人,我一边表示惊叹,一边默默想除了教育这个行业别的我都不想接触了......

Categories: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