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视野

加州视野
8月5日,我们进入了蒙哥马利中学,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新学校第一天,我们早早来到学校,预备铃一响,加州的同学们就进来与我们会合。就这样,新的一周,新的一段美式课堂之旅开始了。
多彩课程
新的课程,大家都兴致勃勃,新奇万分,课程也丰富多样。举例来说,这里的科学课,包含了中国学生们所学习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掺杂了些许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元素,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而加入其他知识。于是,他们对科学也极有兴趣。在美国,初中阶段还没有开设物理、化学等学科,主要是通过科学课进行能力的培养。另外我们神奇地发现,我们假期作业项目式学习的内容跟这边的科学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这边也有“鸡蛋撞地球”还有“纸桥承重”等项目,让我们非常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都觉得这说明附中的教育理念真的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每天放学后,带队老师会跟本组学生一起交流。
我们在短短一周里上了两堂完全不一样的科学课。第一节科学课只是在传授学科理论知识,老师用一节课讲了怎样去用量筒读数,然后让学生们做一些练习题,整理答案。但第二节科学课,老师让每个人介绍自己的名字以及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自由分组,每个小组讨论十条在学校的规矩。最后还发给我们一人一张白纸,让我们一分为二,一半画一位科学家,另一半讲述这个科学家的故事,如果当堂课无法完成就当做家庭作业。显然,第一节科学课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第二节科学课可以让我们锻炼能力,就如同我们山大附中的实验课一样,在短短40分钟内将学科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与这里的科学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蒙哥马利中学的体育课比较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活动,可以散步,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做游戏。临下课,老师让加州的同学们换上运动服去跑步,那是很长的一个赛道,看他们的反应,没有唉声叹气,反而有些兴奋。这说明美国学校对运动,对学生们对于跑步的不抵触的意识培养十分重视。
校园文化
美国上课的制度走班制,老师们会在一节课结束后收拾教室,等待下一批孩子们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大家发言。同样的,老师会对每一个发言的同学——不管是自愿举手还是被老师提问——不管他回答的是对是错,说一句“Awsome”(“不错”)“Very good”(“很好”)。
老师与学生在进出教室的时候会相互地主动问好,有的还会击掌、碰拳,说“Good moring!” “How is it going?”,关心对方。
学校有体现文化理念的T恤、卫衣等文化品。
我们会跟国外学生一起做活动,
通过活动更好地交流。
在活动中我们还需要完成一些表格,有布置有落实。
同学们所有的测试都可以在ipad上完成,课程教学基本也都用ipad来完成。但是,加州的同学们会自己携带一本大笔记本,一个本子上可以同时记录三门课程的笔记。大家可以去自己画目录,装饰笔记本,可以让有些不太喜欢Ipad教学方式同学使用笔记本上课。
交流共荣
在课堂上的交流时间,加州的同学们会请教我们同学们一些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认认真真为他们讲题。在课下,同学们也会开动脑筋,去出一些与加州同学们所学课程所配套的练习题给他们做。
同样的,在上英语课时,美国的同学们会热情地把我们听不懂的句子一句一句地慢慢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解释给我们听。课下,他们会用奇怪的声调对你用汉语说“你好”,会击掌碰拳,有的很快就把你当朋友,把你介绍给自己其他的朋友。
加州的同学们对中国文化也十分感兴趣,总是用Goole的翻译器问一些关于汉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