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成共识,国内外游学项目如何选择?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游学

7月,校园学子们终于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假期。但社会飞速发展、世易时移,孩子的成长被家长们赋予了更多的期望。没人希望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但也没人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成了很多孩子暑假生活的必选项。不仅可以四处游历增长见识、放松心情,还能学习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与风土人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学成为了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教育方式。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相比,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导致各地区间的文化也截然不同,这给了中国家长更多的选择。游学的宗旨在于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增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国内游学和国外游学均能达到这个目的。这让国内家长们拥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但也难免会拿两者相比较。

国内外游学项目行程对比

国内游学

以中国香港游学项目典型行程设计为例介绍,香港游学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

科技类游学培训项目:为期两周的游学项目地点定于香港某大学,有专门的讲师单独为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进行教育。住宿方面,学生借宿于该校学生宿舍。饮食方面,校方也会让食堂专门为本次参加游学活动的学生提供一日三餐。项目有正式的开学仪式,有校方领导与主讲师发言,介绍游学活动的目的与学生们需要完成的任务。第一天以了解校园为主,从第二天开始便会有全日制的专题课程的培训,周末会有导游带学生参观景点并提供伙食。

活动结束前一天,校方会带学生们参观香港某科技类公司,并要求学生提交开学第一天布置的一篇学习报告与最后一天的“科技公司参观”观后感。虽然项目的选择会对内容有很大影响,但综合国内游学项目可以看出,国内游学项目会以知识学习为主体进行额外的延伸,对原有和感兴趣知识的扩充有很大的帮助。

国外游学

对比国内游学项目国外游学则大有不同。笔者曾参加过英国游学之旅,也是为期两周,虽然相比国内游学没有规定任务可以说是很轻松,但长时间在交通工具上度过,也可以说会更劳累。到达当天降落的是伦敦机场,到达当天除外,停留两天,一天游览伦敦眼、大本钟、大英博物馆等景点,一天给大家购物。我们并未停下来参观伦敦的大学,便坐上了前往剑桥的车。到达后有几个志愿者来迎接我们,导游是几名中国留学生。虽然并未有幸与学霸们一起上课,但书香的氛围是我从未见过的浓郁,每每与去过的小伙伴讨论,各个都是记忆犹新。

之后去了足球圣地曼彻斯特。我们首先到达了曼彻斯特大学,这是我在国外上的第一堂课,虽然是节旁听课,但有许多感悟。上课的是一名外国老者,他很风趣,经常引得哄堂大笑。当时年纪还小,纯英文课堂上的知识我并没有听懂,但我却深刻体验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很多国内教师会以做游戏等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他却不同,他会找比较有趣的例子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感觉更希望学生自己通过探索、获取学科本身的乐趣。一个礼拜的学习下来,听了几个老师的课,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之中我们还参观了老特拉福德球场,感受了英国疯狂的足球文化。其后游历了爱丁堡的部分景点,便坐车回到伦敦,结束了本次游学旅行。

单论文中这两个游学项目,时间都是为期两周,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对于知识的灌输“多而精”,后者则会给学生更加丰富的人文生活体验与教育方式方法体验。

综合调查,国内游学多会集中在一个城市或附加周围几个城市,减少交通时间,更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而国外游学要收取更多的费用,大多数参与者的目的都是希望尽量多见识,多感受,所承担的交通时间必然会更多,但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更多元化的体验与感受。

全方位对比国内外游学项目价格优劣

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不断加大投入,《2018暑期游学夏令营报告》指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青睐去国外参加游学、营地类旅游,2018年规模达到约100万人次,花费超过300亿元。游学市场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从而变得更加热闹,大型在线旅游公司的游学平台成为市民家长的新选择。据报道,对8到12岁亲子家庭的抽样调研发现,80%的受访者有意愿假期参加游学活动。假期期间国内、海外游学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今年游学报名人数将比去年成倍增长。甚至有些明年暑期的游学产品也已经开始报名了。据携程游学平台统计,从实际的游学、夏令营订单看,国内游学人均费用在5000元左右,相比去年上涨10%。最热门的线路包括宁夏、上海、北京、青海湖、呼伦贝尔等。比如宁夏的“穿越腾格里沙漠6日亲子游学营”。海外游学的人均支出在23000多元,与去年持平。英美澳长线均价在3.2万到3.8万。人气最高的游学目的地国家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泰国。毫无疑问,国内游学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比国外游学项目价格低,这个原因也是大部分家长选择国内游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说中国发展迅速,香港、上海、北京也都位列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但中国毕竟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还是拥有较大的差距,同等级的伙食住宿费必然会是国内的数倍。交通费用更不用说,中国往返英、美的经济舱价格都在10000元上下,国内即便是从最南端的海南到最北边的黑龙江也不过三千元左右,当地交通亦是如此。

游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教育环境

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缺乏,教育上更追求公平,使得整体的教育环境都缺乏个性化学习机制。要是熬不过高考,甚至都没办法在大学中接受更喜爱的深层次教育。但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迫使每个人都要有同样的追求其实更不公平。相较于国内而言,国外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国外教育也更加注重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孩子们拥有更多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对于理解孩子的父母来说,即使花费高额的出国学习费用,也愿意完成孩子的梦想。

2.缓解就业压力

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接受过国内国外双重教育的孩子,整体的就业压力要比国内学生小得多。这并不是崇洋媚外,不管是世界百强高校、百强企业,都是以欧美为主。入学国际名校,拥有更多、先进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料,具备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拥有更多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相较国内也能培养学生更加活跃的思维与更加卓越的团队协同能力。对于以后的就业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甚至也可以移民深造。

3.团队协同

国外的作业一般是分小组来完成的,且作业真的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为了把所学真正运用到实际。考查个人主观能动性,且考查团队合作力。因为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一个个体。相比一个人抓紧时间埋头苦读来说,真正参与且协同完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参与其中。

4.世界那么大,多出去看看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各类不一定喜欢的“兴趣班”所充斥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升至研究生,学成之后又要马不停蹄的接受社会的洗礼。直到退休前也很难抽出两个月的空闲时间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其实出国留学这件事情真的应该是主观上的需要,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出去多看看,丰富自己的视野,对今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都会有大不同。在孩子们兴趣培养的方面,国外游学还是更占优势。

游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1.国内出国后很多人会发现国外的学霸总是中国人,这源于几乎使每个学校都更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漫天飞的学习资料,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万家灯火下孩子们在奋笔疾书,铸就了中国人非同寻常的学习能力。很多人无法理解应试教育,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就是这一种近乎疯狂的对教育的重视,成为了让我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必然的条件。正是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对学习的重视,才造就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崛起。对比日本、印度会发现,高密度人口国家的崛起必然需要这种教育方式。相比于国内游学,许多人会认为国外游学更像是旅游而非学习。相比之下国内游学会更以“知识获取”为目的,对学业提升的效果或许更大。

2.国外孩子们所需要成长的不应该单单是学习能力,更应该在踏入社会之前学会如何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很多孩子工作了都还不会生活自理,基本不会自己做饭菜,更别提面点饺子包子之类的,他们除了会用电饭煲和微波炉,买冷冻速食之外,很少有真正能够完成美食制作的。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是在人前光鲜亮丽,背后却糟蹋不堪。中国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众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自己成为了多数人的目标。

欧洲国家有所不同,它们一个国家的人数甚至不如我们一个省,并且大多数欧洲国家早已高度发达,人均可支配资源远高于国内。这让国外就业有远小于我们的竞争压力。相比于前两项能力语言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人是群居动物,在孤单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更容易成长。大多数人都是渴望交流、渴望沟通的。孩子出国学习英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对英语的学习必然有很大的帮助。苏格拉底说过,“当你对成功的渴望像呼吸一样,你就成功了”。相比国内,国外也许更能给孩子提供这种环境。选择终究取决于是否合适,国内游学和国外游学相比各有千秋。您更倾向于那个呢?

Categories: 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