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文研学营

旅行中,我们最宝贵的收获不不仅是自然风光,更多的是观察不同的社会环境,再深的层次是一种反思,我们所见的不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有着共同历史渊源而社会生态却极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这样的反思意义深远。在研学中,我们正是想要培养孩子这样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反思能力和共情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也是很多国家不惜重金投放在高等教育交流生项目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们也深知孩子的语言能力、观点社交能力、应变与生存能力,如何在中小学阶段的研学项目中埋下重要的种子,进而在未来成为成长的力量源泉。
继已开发设计的香港、澳洲和美国项目之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拜访海外的老师和教育相关合作机构,推出日本研学项目,亮点如下:
1. 东京、京都和大阪三所城市在地生活与工作的专业人士;
2.进入日本本地家庭,细致入微地了解日本传统家庭文化;
3. 所有讲者都具备日本以外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丰富的跨文化沟通经验和比较教育视野;
4. 主题横跨动漫、科技、人文等在内的日本社会通识教育;
现代没有一个民族能够比得上日本人在装饰方面的精妙细致,及在风格上的优雅稳健,日本研学也可以说是美学之旅。
学生将从日本研学中获得
1. 发现、认识和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特点;
2. 完成确定主题的日本研学手帐或研学报告;
3. 激发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兴趣及创作思维的发展;
4. 确立新学年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日本研学的设计思路
关于“看”
日本历来非常重视传承、发展和传播本国艺术成就。自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出的“酷日本”计划,推广日本料理、茶道、花艺、舞蹈等传统文化艺术,当然也涉及电影、漫画、动漫游戏等现代文化艺术。因此日本相关主题的展馆与展览不计其数,最终我们选择了在日本文化中举足轻重的日本漫画作为“看”的主题之一,选择了神秘而美轮美奂的动漫博物馆三鷹の森ジブリ美术馆揭晓充满动感叙述性的日本动漫创作全过程。
日本科技是我们选择“看”的主题之二,最受日本青少年欢迎的日本未来科技馆将向我们展示的理想社会和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机器人到底如何与人类共同生活和工作。我们将乘坐的百合海鸥号的精准定位,ATO接地元件的设计原理,轨道与轮胎的特点,都是我们要去“看”的内容。
日本的10月是满城红叶的京都的主场,自然之美是我们选择“看”日本的主题之三,参拜世界文化遗产的清水寺去“看”建筑之美、体现禅境之美的哲学之思以及穿越1万多座千本鸟居的伏见稻荷大社,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去了解欣赏历史建筑之于现代人生活的意义。
关于“阅读”
契合漫画、科技、人文历史主题的阅读,是研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导师和在地的专业人士共同商议的阅读书籍,为的就是克服日语语言的障碍,加深学生对与书籍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为此,我们会在开营前一周,将阅读材料和研学课程大纲,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参考使用。
关于“创作”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虽然孩子们无法体会到每一个传统艺术项目,但邀请到的专业指导老师,让我们体验到现场临摹创作的全过程,在日本当地的家庭开设工作坊,也可以体会到日本人衣食住行的各种创意想法。
关于创作,我们更看重的是孩子在研学过程中被激发思考与主动发问的转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体验不同于学校课堂的学习历程。在日本的百合海鸥号上,照片里的这位小朋友就一直在边观察边做笔记,一个创作可以是恳切的观察与真诚的记录,虽然我们知道这一过程的实现并不容易,但我们期望为里仁的孩子创造这样的氛围与建立这样的自主意愿。
项目行程
时间:10月1日-10月6日
时间 | 主题及目标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Day 1
10月1日 |
研学开营仪式
日本榻榻米生活体验 漫画创作初体验 |
乘坐香港-东京航班 | 到达东京,入住日本榻榻米家庭 ;研学开营仪式 | 漫画创作
漫画日语 |
Day 2
10月2日 |
日本未来科技
科技巡礼日志 |
百合海鸥号 无人驾驶列车
日本科学未来馆 |
日本工业机器人工作坊 | 丰田汽车馆 |
Day 3
10月3日 |
日本传统技艺写生
日本漫画创作揭秘 绘画巡礼日志 |
皇宫写生;
|
三鹰之森Ghibli Museum | 东京-京都(新干线) |
Day 4
10月4日 |
日本禅境之美
日本家庭饮食文化 |
日本哲学之思
日本住家饭烹饪课 |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 日志小结及视频拍摄 |
Day 5
10月5日 |
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之美 日本拉面制作 | 清水寺 | 伏见稻荷大社
日本拉面
|
京都-大阪 |
Day 6 10月6日 | 日本研学小结
|
日本通识总结
日本大阪趣步 |
回程 | 回到温馨的家
提交研学手帐或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