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收获分享

短暂的暑假稍纵即逝,遍布世界的游学团队也浩浩荡荡地返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孩子们邂逅了那些友谊和感动,经历怎样的故事,又收获了怎样的成长呢?
01
明隽
10岁
海外插班项目游学生
腰板笔直,眼睛有光——这是游学君见到明隽的第一印象。从见面到一路走进采访室,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并不羞涩和紧张,一副充满期待的模样。
游学让我正视自己的兴趣与选择
从采访中我们得知,这条英国插班的游学线路竟然是10岁的明隽从众多国家近100条游学线路中自己选择的,当被问及原因时,明隽告诉我们:
英国历史悠久,我想通过这次游学了解关于这里的文化和习俗,想学习更多的关于英国的知识。也想和英国小朋友交朋友,所以选择了这个国家这条线路。
适当放手,给孩子空间,才能让他们去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
游学让我爱上世界名校
明隽在2周的时间里去了英国很多地方,但是说到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这位小男孩不假思索地首先“点名”了牛津大学:
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古老的有历史感的建筑,就像城堡一样。而且这里特别安静,让我觉得很神秘,也很放松。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游学让我发现自己的能力
海外的游学时光转瞬即逝,但是这个过程中的点滴回忆都历历在目,点滴成长都熠熠闪光。明隽告诉游学君:
在家很多事情都需要爸爸妈妈提醒我去做,但是在英国的时候,我竟然可以自己主动去做,并且能做的很好。不仅是整理物品,上课带好文具,还是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并且去英国游学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并改正,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我长大了,成长了,也变得更加完美了。
在游学中成长
听到明隽讲述自己的成长,明隽妈妈也表示非常赞同。“这次游学回来后最让我感慨和感动的是,感觉他瞬间就长大了,也更愿意和我们进行沟通了”听到妈妈这样说,明隽非常自豪和开心地望向妈妈,坐得更加直了一些。
而且他出国游学前,在家的时候我都没发现,他是一个这么细心和细致的男孩儿,不仅可以打理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求他完成的学校的作业,答应我们的他也都能做到。非常独立自主并且有规划性。
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
从此我的世界不再是小山小水
02
富佳琳
14岁
海外营地项目游学生
清瘦隽秀,沉稳冷静,游学君刚见到佳琳,就被这个年仅14岁女孩儿的气场震慑到了。她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力量,能把人包容进去,沉静,并且温柔。
游学给我展现自己才能的空间
14岁的佳琳是国画和篮球的终极爱好者,距她第一次拿起画笔拥抱国画,已经是8年前的事情了。
而之前在营地结束的国际篮球比赛中,作为场上唯一的女孩子,佳琳凭一己之力为自己的队伍贡献了60%的进球。震惊了外国老师和同学们。
游学给予我前进的灵感和方向
在2周的游学时光中,提到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佳琳第一次热情地主动向游学君介绍了在大英博物馆的见闻:
来到大英博物馆,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文字,上面是一只神鸟,下面是一张嘴,它意为伟大。其实更深刻的意思是,你有权利有能力的同时,还要会宣传自己,在古埃及人眼里才能称为伟大。这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懂得了不能固步自封。
游学让我把祖国文化带向世界
这一次的营地游学项目里,佳琳结识了一些来自欧洲的国际生伙伴。提到日常交往,佳琳告诉游学君大家彼此主要交流的话题其实还是自己的国家、文化、以及习俗。
佳琳有一把自己用水墨画的很漂亮的小扇子,她第一次拿出来扇风时国际生小伙伴们都非常喜欢。佳琳就为大家讲解和介绍了中国的国画。
游学让我拥有更广阔的心
对于走出国门去游学这件事,佳琳虽然年少但也收获颇丰:
我觉得自己变得更自信了,也敢于开口讲英文、愿意用英文跟别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之前根本做不到的;在学习方面,我的思维方式有所改变,创新能力也有很大提升;在解决问题上面也有不同的方式了。主要是思路的拓宽吧。
采访的最后,佳琳跟我们分享了一句她非常喜欢的古诗:
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当你没有走出自己学校和原有生活的时候,你所看到的山水就只是小山小水,一旦当你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时,你的心变得广阔,看到的也将是大江大河了。
很多事情不再遥不可及
只要努力,我也可以!
03
刘梓萱
大三
剑桥哈默顿夏校项目游学生
游学君第一次见到梓萱,是在一张剑桥大学哈默顿学院毕业典礼的照片里。
照片上的她穿着小礼服,妆发精致,落落大方,和剑桥大学的同学站在一起,自信而成熟。但这次采访,梓萱便装素颜,简单的齐耳短发,看起来多了一丝青涩与可爱。
游学让我体验世界先进的授课模式
梓萱是北京邮电大学英文系大三的一名学生,因此在游学线路选择的时候,她便更侧重学术与历史氛围的体验与高强度的学术知识的输入:
在这次游学中,我们在剑桥大学里和本校学生一起上课,并且住在剑桥大学的宿舍里。课程的话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球领导力课程,一类是英语语言学习课程。
其中,在全球领导力课程中,我们要学习如何进行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课程主题丰富多彩,老师授课诙谐幽默,总之剑桥大学和国内大学的授课模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游学让我融入精英同龄人的生活
提到中英大学生的区别,梓萱认为,剑桥大学的学生对待学术非常非常严谨,就算是去听和自己的专业不那么相关的课,他们也听得很认真并且会系统地做笔记。
他们的作业就是论文,每个人一周平均也要写出几篇,课业压力相对国内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每次听讲座后,他们也要对教授递交反馈内容。
但是说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梓萱笑着说道:“剑桥的学霸们也是普通的大学生,日常生活里也是非常可爱的,也有幼稚八卦的一面。
我们同龄人在一起都是没有距离感的。到现在我们也都还是有联系,会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游学让我树立名校梦想
在采访的最后,梓萱回忆着自己短暂而美好的游学生活,对着镜头勇敢而平静地对我们说出了自己的感慨和梦想:
其实我们和顶级学霸之间的差距也许并不是那么大,排除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只要我们多多向他们学习,努力进步,想要去成为他们的样子并不是像原来想的那样那么不可企及。
这些如果我不走出国门去游学,我肯定不会有这样的认识和想法。”梓萱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坚毅,像满怀珍贵的情怀一样认真对游学君说,“如果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会努力去到剑桥大学上学。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正如孩子们说的那样,走向世界
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心
当孩子们将游学经历、感悟和收获带在身上时
就像是为成长配备上了坚不可摧的武器
定会助力他们开拓人生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