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学市场状况分析

国家发布研学旅行意见两年有余,研学旅行是衔接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创新形式,更是培养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研学大受欢迎
的确,研学近几年愈发火热。每年暑假,陈女士都会给孩子选一款研学旅行,国内的或国外的。陈女士说:“孩子上初中后,就想着让他去国外看看。日本啊、新加坡啊、英国啊、美国啊,有的是住在营地,有的是住在学校,有的是住在家庭。希望孩子能真实地去各个国家体验,探索,亲眼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他们的文化和教育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这对于他的成长一定是有帮助的。能练练口语,又能开拓眼界,希望多给孩子一些正向的激励。”
携程做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寒假研学旅行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研学旅行的费用高于旅游线,最高可以达到普通旅游线路的两倍,携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长线的均价在3.5万元,亚洲短线人均在1.1万元。而研学旅行中12到18岁的中学生预订人次占比达71%,是研学的主力军。”
途牛公司在接受采访时还介绍道:“经历了近几年的发展,研学市场越来越受重视,产品越来越丰富。最受欢迎的出境高校游目的地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体验内容包括入住寄宿家庭、进入当地名校插班学习、文化体验等。”
部分研学项目只游不研
研学愈发火热的当下,研学市场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市场上部分研学项目只游不研,价格虚高,内容注水。比如有些商家把旅游线中加入几所大学,就改头换面贴上研学的标签。但这样的研学,花几万到国外著名景点、著名大学参观一圈,消费体验令人失望,学习效果更无从谈起。陈先生就有这样的质疑:“有一年去到英国碰到一个国内研学团,孩子们就是到剑桥大学里拍了几张照,转了转就匆匆忙忙离开了,这样的打卡游有什么意义呢。没有给到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在校内走一走,看看学校的建筑、环境,看看图书馆的收藏和氛围,了解学校里教堂的宗教和意义。飞这么远却收获寥寥,实在是太可惜了。”
是的啊,实在是可惜。研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旅行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没有实质内容的走马观花有何意义呢?
研学不是到此一游、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孩子探索、观察、总结、反省,不是培养孩子“是什么”的低阶思维,而是培养孩子思考“为什么,区别是什么”的高阶思维。所以家长在选择研学旅行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其行程内容,是否会给到孩子启发和思考,是否会带给孩子正向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