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大学暑期学者项目

圣母大学
我相信世间是有缘分的。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发现如果一件事我注定可以办成,心里冥冥之中会有回想。申请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夏校就是一个例子。
夏校申请也是为秋天的美本临阵磨枪,和mentor磨合沟通。话说如果不是DTR和我说起这个学校,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在印第安纳州的宝藏学校,看我的造化能不能让我在那里继续我的四年大学生活哈哈哈。
- 夏校名称:Notre Dame Summer Scholars
- 时间:6/22-7/6
- 放榜时间:四月初
- 传闻录取率:30%
- 课程:两个星期一个学分,课程一般都按学科划分
不得不说圣母大学还是非常村的。喜欢大城市和烟火气的同学要谨慎啊!虽然我也是喜欢大城市生活的人,但是在相对比较村的美高生活三年以后,对各方面的要求好像又没有那么高了呢。
当我到达芝加哥的O’Hare机场时,恍惚之间我还以为高中开学了,缓过神来想起来还要驱车两个小时前往处在South Bend的Notre Dame。
在切身经历之前,我对圣母有两个assumption。第一,这个学校非常的white和republican,国际生和有色人种都很少。第二,由于学校过于村,在学校会很无聊。与此同时,我还是非常的焦虑:夏校就是一个被迫社交的地方。虽然从小一直在开通新环境副本,紧张还是在所难免。
到了宿舍,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些差距。宿舍没有空调,而且房间天花板偏低,显得整个房间很小。但是房间自带了一个洗手池和镜子,而且只有洗手池,这个设定非常的神奇。说实话当时心情有点绝望,毕竟生活状况比我高中的宿舍在某些方面还差一些,而且印第安纳夏天真的很热!
开会第一眼印证了我的第一个assumption:真的大部分都是白人。我的residential counselor是圣母大学的rising junior,来自Alabama。虽然在之前听过关于这个州的各种风言风语,她人真的很好,特别感谢她在两个星期里对我的照顾。
ND在分室友方面也很厉害,最右边的白毛小姐姐就是我的室友。在第一天认识加了snapchat以后,每天沙雕自拍小视频停不下来。
第二天白天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参加orientation,RC们非常用心的给我们配对了一个男生section,准备了各种ice breakers,就怕我们找不到朋友。天主教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男女宿舍是分开的,而且不得串门。但是听说学年当中不会这么严格,我小姐妹的哥哥现在就是在读生,其实还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啦。
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实在是好大,而且假期并不是所有楼都开放,想要吃个早饭都要从女生宿舍走个十多分钟才能到。第一天的我并不知道原来夏校也是可以减肥的,毕竟每天都要走15000步。
晚上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在basilica的大弥撒,里面金壁辉煌的真的很漂亮。仪式当然不是强制的,如果不是天主教徒完全可以选择不去,当然想去参加一次体验一波也完全可以。除了在教堂里的弥撒,在学生宿舍里也会有小的礼拜堂举办弥撒。而且我的RC告诉我在学年当中dorm mass会有超多活动的,而且有冰激凌或者milkshake这种肥宅快乐食物。
周末快乐完以后周一要真正开始上课啦。我选的课程是Literature: Hope and Faith in the Age of Dystopia。说夏校水的都是骗人的鬼,在开始之前ND就给我寄了四本书,意思就是要全部读完呗。
课程两个教授的风格迥异,一个侧重于科技对年轻人的影响,另一个主要讲的是社会正义。放一段官网介绍: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the power of digital media and technology on our lives..."
“explor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and particularly the role literature plays in allowing us to imagine community and to seek justice, particularly for the disenfranchised and uprooted among us…”
上午课的教授比较喜欢discussion based式的课堂,他主要起引导讨论的作用。短短两周,我们又看了一本书,课上看了两部电影,还读了儿童书描绘的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教授特别关照每一个学生,会帮助大家上课参与到课堂里。而且每次上课都会给我们放油管上的沙雕视频和MV,并作出看似不相干却很有道理的课堂讨论。悄咪咪的说一句,大学课堂里是可以swear的嗷。
下午课的教授真的非常硬核!他不但是ND夏校最有经验的老师之一,而且在他的课堂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在高中课堂都没有的体验。我们读了一本叫Between the World and Me的书,概要就是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人在美国长大意味着什么。这本书带着非常浓重的种族色彩,而且有一些激烈的言论。及时我们是在课堂里,我能明显感觉到同学对这个话题的敏感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人在讨论时都保持了理智,可以说是我来美国这么多年来对这个话题最好的一次探讨。
每天上课六个小时,放学以后还有忽多忽少的作业,其实和平时上课的状态差不了多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开头的第二个assumption是错误的。虽然学校村,但是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第一周我打了沙滩排球,打着打着就龙卷风警报了,乌云滚滚的,吓得我和小伙伴飞奔着跑进了最近的教学楼。校园里还有两个小湖,夕阳的时候风景如画,去散步打消时间。附近有条迷你商业街,冰激凌店chitpole和five guys一本满足。最最厉害的是居然有一家urban outfitters,真实的抓住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