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夏校之旅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项目介绍

JHU EI(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Engineering Innovation)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主办的为期四周的工程项目。课程主要通过讲座与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以及机械工程。这个课程的目的是想引导有潜力的工科学生学习工程构想、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JHU EI在JHU Homewood Campus以及Hood College开设了住宿项目,Bill参加的便是JHU开设在胡德学院(Hood College)的名为Engineering Innovation的工程项目,2019年Hood College校区录取人数为96人。

 

引子

暑假的时光逝去得过于匆忙,期末考试结束时的欣喜也被即将开学的无奈取代。我心想又一个暑假就这么过去了,转而仔细回顾最近一个多月,也并非在无所事事中度过。此前四周的夏校生活,在剩余暑假时光的慵懒节奏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值得回味。

我到达那天,飞机在凌晨四点便降落在了BWI机场,热情的RC(Residential Counselor)早就在机场守候,从机场出发,学校安排的巴士把我们带到了胡德学院。办完Check-in之后,长途飞行带来的倦意便将我打入被窝,在睡眼朦胧中度过了前两天之后,我才终于找回精力,将从宿舍到洗手间的生活半径扩大。

 

Hood College教学楼

Hood College坐落在Frederick County的郊区,校园内的建筑物都由红砖堆砌出浓厚的历史感。在马里兰的暴雨冲刷下,学院的每一寸土地都显得一尘不染。由于彼时只有一个Program在学院内开展,这0.2平方公里的小校园显得格外开阔宽敞。学院内的生态是极佳的,除了我们一百多号Fellow Engineer,数十颗松树和数不清的草之外,Hood College也是松鼠和萤火虫的家。作为文理学院,Hood College的每个建筑物之间都只有百米之隔。从大家寄宿的Shriner Hall出发,走到食堂只需两分钟,上课的Hodson Science Center一分钟,图书馆四十秒,篮球馆三十秒,星巴克三分钟,中餐馆五分钟,不过要尝到一碗胡辣汤却要再等四十分钟。学院食堂从披萨、Grilled Cheese、各种意面、冰激凌到沙拉都有提供。自从我发现了Uber Eats(相当于美国的美团外卖)之后就没怎么去过食堂,可配送范围内的餐厅选择非常丰富,从Chipotle,Five Guys到TGI Friday以及各色印度菜都可以选择。学院内有健身房,游泳馆和篮球馆可以使用。下课后我常在篮球馆泡着和朋友打打养生篮球,不过在当地的一个黑哥哥来在我们头上飞了一个晚上后,又加上期末考试的临近,大家也就渐渐失去了打球的兴致。

 

我眼中的Frederick County

County这词我一直不是特别理解,虽然多数时候它被翻译成县,但环顾学院四周后更容易将它翻译为村。木桩上的路牌,路边的野草,低矮的平房和铁栅栏围起的空地无不让人联想到凶杀作案的场景。不过这荒芜景色之间倒是藏匿着不少美味。稍微多走几步就是南方烧烤和秘鲁烤鸡,也算是忙碌的一周后慰籍自己的绝佳去处。

我的刻板印象直到去了Frederick Downtown才被打破。与学院内的历史沧桑感不同,市中心倒是布满了小资的手工艺品店。虽然没有林立的高楼,但是文青气息的商铺却营造出了一种悠然的小城氛围,安详而静谧。夹杂在需要预定(吃不起)的高档餐厅和摩托车店中间的,是此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汽水店。店内两层货柜上陈列着色彩斑斓的瓶装汽水,从铅笔味到咖啡蛋糕味,只要想得到的口味都可以在店内找到。

离开Downtown时正好夕阳西下,辉映着这小城安逸的生活节奏。这股轻松和悠然已经深入了Frederick的血脉,这种已经在钢筋水泥架成的都市中销声匿迹的独特活力,正是这荒野间的小城的灵魂所在。

 

学术

我们校区的一百多号学生被分到了五个班级中,我被安排在D班,教授是个尼泊尔人,也是学院的化学教授,人非常和善,被我们叫去打过几次篮球后也就混成朋友了。助教人也同样和蔼健谈,不过有一个比教授更精彩的生平。

她曾是美国军方的工程师,因为Frederick County一流的医保便定居在了这里当中学教师。第一周的课程着实有些挑战,光是第二天的材料学讲座我就记了十二页笔记。从张力,压力,弯曲,杨氏模量到数据分析与正态分布图,教授都能做到深入浅出,讲座也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尔后的课程对我来说就并没有过多的难度,但没想到高中学了两年逻辑电路就是电子工程课的全部内容。凭借着我对逻辑门微薄的了解,我也在宿舍里开启了私塾,有幸将硅谷学校的印度学霸和美国兄弟都收入门下,学费就是每天一瓶免费的Root Beer。比起教授的学术讲座,副教授的课堂就欢愉的多。讲Ethics(伦理学)时,外人可能会把课堂看成一场Comedy Central的Special。而本该正经的伦理学讲座变成了一场诙谐的故事会。

 

尾声

夏日项目结束于最后的Bridge Breaking Ceremony(也就是测试桥能撑多少重量),我们组也许因为上课过于活跃获得了第一位上台的特殊照顾。我们的桥最终承受了5千克的重量,博得一片掌声后也算是没有枉费两周的心血。

一个个桥梁被搬上台,一个个又垮掉引得一片唏嘘。就是在欢呼和哀叹声的交替中,四周的美好时光落下了帷幕。

目送着一辆辆巴士离去,和好友最后一次去洗衣房收起衣服,最后一次用对方的语言对骂,到最终一个人在空荡的走廊里游走,看着门口堆积的拉杆箱一个个消失,总被一种失去了什么又不可名状的感觉萦绕着。

回家的疲惫旅途让我暂时忘记了前四周的生活,仔细回想时记忆已经变成零碎的片段。但我到家了,我不仅带回了一些新学的知识,更多的Instagram Follower,一肚子肥肉和三个学分(希望如此),还有一段独特的小城生活体验和一些难忘的回忆。

Categories: 高端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