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 | 在夏校怎么边玩边学习还拿到教授推荐信?
PART
01
夏校生活体验
在夏校学习究竟忙不忙?
夏校和你本科的大学生活相比(除非你是大四),一般来说都会轻松一些。
如果你只选六学分的课,一星期上课时间不会超过15个小时,上课时间是很少的。以我个人的例子来看的话,我选的两门课:金融学入门和金融经济学:
所以我每周总共上课的时间大概是14个小时。
除了上正课之外,你还要去上习题课(助教上课,所有人都得去),可能每天都有,一般来说就是不停的做题。
助教他还要考虑到美国的学生是没有中国学生这么厉害的,所以他们会放慢进度,可能还要听一些很简单的东西。
夏校的考试是怎样的?
夏校的考试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考试占了最后成绩的很大一部分。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我选择的两门课,每门课都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是算分的。
01 Cheat sheet
美国的考试和中国考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可以自己准备cheat sheet,即官方允许的打小抄。
你可以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做一张,比如说七厘米乘以七厘米的一份小抄,带在身上,在考试的时候你可以拿出来看,或者可以直接抄。美国考试就是这么任性。
我曾经有问过教授,如果我们考试准备了小抄,我们考试的意义是什么?我的教授是一个白人老太太,她语重心长地跟我讲:
很多美国大学最后的成绩都是调过分的,前15%的学生是可以拿A(4.0),15%到30%的学生是拿A-(3.67)。
一般来夏校的课都是小班化教育,所以里面的人数不会特别多,大概也就20多个人,所以基本上能拿A的学生,一个班3到4个。
考核是包含很多部分的,比如:
- 网络的quiz成绩
- 两次几次期中考试
- 一次期末考试成绩
- 课堂参与的分数
- 习题课助教对你的印象好不好
这些都是会算定最后的总成绩的考核里面的。
如果你觉得好像我不应该是这个等第怎么办?
你可以继续发邮件询问教授。
我金融学入门这堂课,我记得我期中考试的时候考了151分,战胜了班级里面97%的人,也就是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结果最后我的成绩是B+。
我发邮件问了教授这个事情,他跟我说他把中间的有一项成绩登错了,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说如果你也遇到这种问题的话,你一定要发邮件把这个事情跟教授说清楚,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你最后的成绩是你不应该得到的成绩。
课后生活,就是在美国你能做的一些活动,以我自己读夏校的经历去举例的话,活动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01 大学组织的活动
大学组织的活动,一般来说你都是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的,他们一般做的事情是会发邮件到你的校园邮箱,通知你:“某一天有一个活动,你可以过来,你可以跟我们一起玩,大家会玩得很开心。”
项目内活动是你在申请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一定会去参加的活动。
像我我选的是金融经济学,所以在选课前我就知道,如果选择这门课的话,我们是会去参观美联储的纽约分行,去参观曼哈顿岛的地下金库。
(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金库了,它里面储存的黄金的储备量大概是全世界黄金储备量的30%,中国买的黄金有很多都藏在金库里。)
03 你自己和你自己朋友组织的活动
在哥大是一定能够交到很多很多的朋友的,无论是中国的朋友也好,美国籍的朋友也好,甚至是其他的一些地区的朋友也好,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约好在纽约玩。大部分学生都是海外学生,你们可以去做很多事情。
曼哈顿岛上还是有很多很好玩的地方。我去了大都会博物馆,去百老汇听过歌剧,去第五大道购物,去时代广场住过,去Liberty island参观过,去美国最大的移民博物馆参观过,很多活动你可以去做。
04 国家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
大家去夏校的时间其实非常的巧,7月4号一般来说是在夏校的时期之内的。
7月4号是美国的国庆节,基本上全美任何一个城市都会举办烟火表演,还有很多的庆祝活动,那一天非常的热闹。强烈建议那一天不要做作业,然后直接去外面玩。
夏校推荐信怎么拿?
怎么去要推荐信?我最大的建议就是脸皮一定要够厚。
如果脸皮不够厚的话,你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如果你脸皮够厚的话,你可能每一门课都能要到推荐信。
ps.推荐信并不是你当场要求教授给你写推荐信,他就写好了,然后以电子稿的形式发给你,再以某种方式证明是他写的。推荐信的机制是,他答应了你以后,到你申请时,你可以向你申请的学校提出这样一个索要推荐信的请求,他会把请求发送给教授,教授会在网上专门的一个地方给你写推荐信。
如果你是大二参加暑校的话,很有可能你申研究生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你上课的事情了。所以说他很大的程度上写推荐信时,看你当年的表现就是根据最后成绩单上反映出来的成绩。
当然也不能因为教授答应给你写推荐信,你就一直很安心心的等,到时候申请了,你去让教授帮你写。
其实你完全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跟教授电子邮箱联系一下,问候一下,圣诞节发一个祝福,让他对你印象特别深刻。这个样子的话他写推荐信的时候也会好写一点。
我个人不建议大家做的是什么:(虽然我之前也做过,但是其实反响并不是很好)
你在读完夏校以后,回到你自己的大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然后你把这些问题打包,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教授,让教授帮你回答。
这个事情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一个好学的体现,但是其实教授反而会觉得:“我的天你都读完夏校了,你还来天天麻烦我,我本来工作就已经特别特别忙了,你还问这么多问题。”
一般来说,在读完夏校之后给他发邮件,问学术方面的问题的话,要看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
如果这个问题很复杂的话,教授一般来说是不会抽空去给你答的,他只会觉得很麻烦,但是如果是比较简单的学术问题,其实我觉得你问可能也未尝不可。
我们当年哥大夏校的群里面,有一半的学生拿到了结业证书,有一半的学生并没有拿到。不是因为你表现不好,一般来说,可能是在某个时候你没有跟他们联系,或者说你没有到网上申请结业证书。
很多东西你必须要实时关注,关注这些信息了以后及时地跟校方反馈你的诉求,你才能够拿到你该拿到的一切。
PART
02
夏校给我的转变
其实在去读夏校之前,我个人主要的心态就是:
西式教育是更加注重交流的,很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像中国的大学教育就是上课听课,一个大班几十个人,甚至一百个人。
西式的教育很注重你的参与度。同时也特别注重你的团队合作能力,注重你君商以及情商的培养。
PART
03
答疑Q&A
Q:初期语言障碍怎么克服?
很多同学对于读夏校过程中语言的能力是否能够过关是有疑惑的。我在去夏校之前,其实也有这个困惑,虽然自己托福成绩还行,但是就始终觉得自己可能到那边会听不懂他们说话,也不能表达清楚。但是其实我觉得这方面的担心是有些多余的,你要相信自己。
如果你的托福成绩是达标的话,你到那边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你可能会立刻适应了这一切。
我觉得在去美国读书之前,最需要的训练的语言方面的能力是听力,一定要把听力训练好。 你的口语不是很好,他们不会特别在意,他们能听懂,一般来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听不懂他们说什么,需要他们一直重复的话,他们就可能会觉得很麻烦。
如果实在是很担心自己在那边上课听不懂的话,可以准备一些高科技的道具,比如说录音笔、电子词典。在上课的时候你用录音笔把老师说的话都记下来,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听,把上课的东西搞懂。
我觉得最早的几天去美国的时候,你可以先多跟路人交流一下,比如你肯定对那边的地形不太了解,然后你可以通过问路的方式开始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我觉得这都是挺好的。
Q:读夏校的人是否很多都抱着同样的目的:拿到推荐信、4.0绩点,做到这些容易吗?
基本上大家去读夏校都是为了这几个目的:增加海外交流的经历,拿到推荐信,可以转学分的学校也可以在那边刷gpa,这些都是大家会想到的一些目的。
做到这些的话,我个人觉得要看你选的课程的难度和你自己能力是不是匹配。其实选择课太简单也不好,选的课太难也不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如果适合自己,你再努力去做的话,我个人觉得拿到推荐信和4.0绩点的成绩单都不是一件难事,大家都是有很大的几率是可以做到的。
Q:读夏校的同学都是什么年龄段,对于已工作多年的人还适合吗?
读夏校的同学的年龄段,我觉得是从高中生到研究生都有。当然高中生是报的高中生的项目,研究生报的是研究生项目,本科生人数最多的我觉得是大二的学生,有少数大一的,还有很多大三的,大四去读夏校的比较少,但是也是有的。他们可能选择的是先gap一年,再去选择研究生的申请。
我觉得对于工作已经多年的人,去申请夏校也是可以的,因为不管怎么样,它是一个跨文化环境中经历,他会对你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很好的培养。
即便你觉得上了那些课可能都不是很适合,你可以去选择一些以交流为主的项目,然后去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样对于你可能去一些外企都是有帮助的。
Q:美国TOP10夏校和一个一般的海外高校的双学位,应该怎么选择?
双学位能拿到的学位证书肯定是比夏校能拿到的结业证书要好的,这个我觉得是不能够去比较的。
他们本来就不是同一个性质的东西。我个人觉得,如果真的要去选择到底哪个更好的话,还是可以从时间、内容、要求这些方面去进行评判,到底哪个更适合你。
读完双学位所需要的努力、所花的时间也肯定是更多的。因为是不同性质的东西,自己就是要抉择一下。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最好能做一个对自己未来发展更有帮助的决定会比较好一点。
翰林夏校规划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了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