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送孩子参加美国夏校、夏令营要注意什么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在暑假为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夏令营几乎成为每个家庭都会考虑的问题,而如何挑选合适的夏校、夏令营也成了家长们最大的难题。
那么在琳琅满目的夏令营中,如何结合孩子的兴趣寻找合适的夏校、夏令营呢?哪些因素是必须要考察的呢?
游学夏令营基本特征是:
在美国当地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参观免费博物馆和大学校园,再加上一些基本的语言学习。虽然游学夏令营内容简单,但费用却不低,据了解,游学夏令营一般三周的营费为4万以上,两周的营费也要3万多。
这样的游学项目在课堂学习或者活动中一般很少有美国本地学生,而是把一群中国学生安置在一起,配一、二个美国老师教英语,感觉就是把中国的外教课堂搬到美国去上。
就连带游学团的领队都是国内免费跟团去的老师,本身对美国就不怎么了解,还谈什么帮助学生了解美国呢?
所以大家在选择美国夏令营的时候需要多做功课、谨慎选择,了解清楚中国学生的比例,千万不要付出数万元人民币将孩子送到美国“游学”夏令营。
7-9岁学习能力形成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处在形成自我的价值观。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强烈的求职欲和探索欲,观察能力开始成熟,创造性思维、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开始慢慢形成,越是小年龄的孩子适应能力越强,语言学习能力也强。
所以家长在选择孩子的游学项目时,最好带有精巧的课程设计,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营地也要尽量选择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可以让孩子自由奔跑。
一般二周之后,孩子就可以比较好的融入,交到一些朋友,英语的听力也会有所提高。
10-13岁自我意识形成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处在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他们渴望树立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人宣告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叛逆期」。
在这个阶段,家长无法强加给他们价值观,只能引导孩子,为孩子创造正面的环境。
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择线路,不妨多一些耳熟能详的地名,看看书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引导他们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建议:夏令营目的一定以提高语言、多体会英美运动精神、融入美国本土文化为主。参加夏令营对树立品格、锻炼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
许多纯美式夏令营,营地规则清晰、管理严谨。营地规定完全不允许孩子携带电子产品,鼓励孩子书信给家长。营地会扫描发邮件给家长,也会安排每周一次电话。让孩子完全投入在营地生活,最有效地体验集体生活。
这些管理经验超过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营地,应该在处理各种与孩子的生活、学习、管理细节上,都有严格的考量。一些营地工作人员和老师人数,与学生的比例高达1:3。
一般三周的相处,孩子们真正开始成为朋友,如果有五周时间,孩子们会建立更牢固的犹如家人般的情感。
14-17岁多元文化探索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形成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可以接受也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充实自己。而且此时,他们也有了对外国的同龄人,著名的海外学府充满了好奇。
这时,不妨为孩子选择一些国际班,跟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上课,一起活动,也可以选择入住寄宿家庭,体会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不少的家长未来也希望孩子出国留学,那么选择带「名校之旅」的行程,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有申请美高打算的学生,可以考虑去一些顶尖高中举办的“高中体验营”,这些项目基本上是学生在学习习惯、社交、独立生活能力,当然还有语言等方面做一些预热,也有一些顶尖寄宿学校为招生提供选拔的机制。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首富比尔盖茨等美国各界名人,在其青少年时期都曾多次参与过夏令营活动;篮球天才乔丹成长于夏令营;而迪斯尼前CEO迈克尔.艾斯纳一家三代人,都参加同一个夏令营。
夏令营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回归户外生活,接受大自然的磨砺和馈赠,才能让孩子们重新变得坚韧和强大。与此同时,孩子们要在品行端正、技能熟练、才智出众的人们的领导下,才能从夏令营活动中学到更多关于生命及自然的意义
首先,孩子参加夏令营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希望孩子获得什么,通过主题来选择(例如:艺术类、学术类、综合性、活动类等)
其次,我们主要想培养孩子什么样的素质。
其实正常的营地都会综合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独立生活能力、创造能力、责任感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在不同方面会略有侧重。
第三,夏令营能不能和孩子的学业相关
针对这一点,考虑夏令营是否可以帮助孩子日后升学或是留学,给孩子的简历加分。
第四,孩子教育的方向是什么。
孩子喜欢什么?他的缺口在哪里?该扬长还是补短?如果孩子们很有自己主见,那我们不能强行把自己的idea加在他们的身上,不然会适得其反。这让本来难解的问题更加头疼。
翰林夏校规划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了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