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分享Summer in Berkeley vol.6

Published by fengyan on

不知不觉,已经是在伯克利的第三周了,除了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之外,也积累了一些感受和体会,我想将它们分为校园生活和学习方面两个部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校园生活

UC Berkeley是一所拥有151年历史的大学,其校园内的建筑都蕴含着一种文化传承的底蕴,使人产生一种敬畏之心。特色鲜明的建筑和优美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校园。除此之外,一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更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色。一所世界名校,该校已有107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三),而其为这些顶级科学家提供的福利是——专属免费停车位。整个学校最打动我的,就是其自由、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在行政大楼sproul hall 的对面有一架露天的钢琴,随时都有各种各样的人坐在哪里进行演奏。于是乎,每天去上课的时候经过那里,都会沉浸在一阵优美的乐曲声中。

整个校园内坐落着各种各样的图书馆,据说每一个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其中,THE UNIVERSITY LIBRARY 作为学校的总图书馆,具有一个极具历史感的超大阅读室;Moffit Undergraduate Library 最具现代化,具有许多方便同学们学习讨论的空间和设施。

然而最令我惊喜的,是一座以该校首位亚裔校长田长霖先生命名的东亚图书馆。

整座图书馆内存放着大量中日韩三国文字的书籍,从古籍经典到现代杂志(我甚至发现了最新一期的新华文摘),足以说明该校对世界各地文化的重视以及强大的资源投入。

在第一周的时候,我十分有幸的被一个伯克利的学生组织邀请去参加了一个party, 该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本校学生和来到伯克利的国际生之间的交流。在这个party上,大家一起分享了美食,进行了丰富的游戏互动,该组织还邀请了一位本地的律师带来了一场关于他对宗教理解的presentation。在这个party上,我不仅认识了许多伯克利本校生以及和我一样的交流生,还认识了一些伯克利的毕业生。他们有的现在是旧金山的心理医生,有的则是硅谷工程师,然而他们即便已经毕业也还是在积极的参与伯克利的各种学生活动。

学习体会

我此次选修了两门课,一门是数据科学基础,一门则是十分有名的编程课。这些课程都是伯克利自己的本科教育课程,也会有伯克利的学生来上,课程节奏则是正常学期的两倍。伯克利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体系的完善。每门课不仅包括老师授课的lecture,还包括discussion 和 lab,会有许多的学生助教来帮助你复习理解当日lecture的内容。

而在我看来,不同于许多人对上课就是听老师讲课的理解,其实lecture只是这里课程的很小一部分,真正的精华反而是那些设计精良,质量极高的homework,  lab 和 project。尤其是project,以cs 61a这门课为例,总共会有4个project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选择两人一组来合作完成。每一个project乍一看都是一些十分复杂的东西,比如设计一个游戏,或者一个检测系统等等,似乎对于刚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讲是很难完成的挑战。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project都会被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循序渐进,还附有诸多的提示信息和辅助练习。此外,对于一些不需要学生目前掌握的内容(比如图形界面设计),则会附有完整的代码,如此一来,学生在引导下就完全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极佳地锻炼的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带给学生做出项目的成就感,具有激发兴趣的作用。当然,这一整套体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精心设计,不仅有老师的参与,还有诸多高年级学生的贡献,但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大量付出,这门课才能成为享誉国际的精品课程。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HITSZ国际事务处

Categories: 其他地点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