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夏校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夏校
有的人的夏校是安排在12年级高中毕业后的那个假期的,为的是提前适应大学生活;有的人是安排在11年级暑假时的,这个时候孩子的学术上的方向已经非常明显了,一个好的夏校在学术上会助力不少,一些人甚至会选择学分课程;还有的家长会安排在10年级暑假,这都是有长远打算的,因为知道11年级暑假会很忙,还要准备各种标化考试;而加拿大的长达6周的shad项目对软实力建设也是助力不少。而对于我们家,则从9年级就开始考虑夏校这个事情了。道理呢,是考虑孩子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筹划是从头一年的年底年初开始的。

有极个别夏校是从头一年的11月底就开始招募的,不过这也太早了。大量的夏校是从1月份一直到3月份进行申请。夏校的选择其实和选择大学一样,也是要花些功夫做些功课的。

首先,我把所有中学办的夏校信息都过滤掉。倒不是说有鄙视链,而是说目的不同。我是希望通过孩子通过在一些知名的有挑战性的有技术含量的夏校的洗练,能够更加成熟,知识面能够更加丰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我自觉,中学的夏校可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某著名美国寻校网站上,如果输入关键字“SUMMER SCHOOL”首先出来一堆信息全都是知名中学的,我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各种夏校的列表和排名。

有一类是最为知名的,算是金字塔的塔尖,就是以奥赛营、罗斯数学营为首的在学术难度上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的营。孩子自觉还远达不到那个程度,而且真的要是能达到那个程度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考虑。我弄来了一套某年罗斯数学营申请时需要提交的题目,解开那几个题目基本是写几篇小论文的工作量和难度。看到这儿,我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我们就举手投降吧。不过作为理工男爸爸,以及基于孩子的数理基础也不错的这样一个事实,我还是希望孩子在合适的时机去申请一下美加数学营这样的能够和很多聪明的孩子们在一起锻炼脑力的机会。

那么,下一步我们在夏校选择方面的工作是什么呢?

列出清单

其实特别简单。我把东海岸和西海岸的知名大学列出一个清单,西海岸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开始,一路南下,包括了加州系统的知名的几个学校以及像是斯坦福波莫纳这样的著名私校和文理学院;东海岸从波士顿开始,波士顿以及附近的知名大学掰着手指头能够数出来的那几所,以及距离主要交通枢纽两小时车程内的文理学院,然后也仍然是一路南下,包括了罗得岛、纽黑文、费城、华盛顿,一直到北卡。再往南方我们暂时就没有考虑,毕竟我们还是北方人。当然,中部的密歇根、芝加哥、美西北也在列表里。这样梳理出来三四十所夏校。倒不是说对其他地方有看法,而是第一要考虑交通方便,方便我们进出;第二也是有意识到想让孩子接触一下不同地域特色的学校和城市,当然也要考虑城市总体的氛围以及安全性,毕竟这是大学前的体验,体验感很重要。

官网信息搜索

再然后,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输入“summer school”、“summer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student”或者干脆就输入“high school student”下面就会冒出一大堆关于各大学举办的夏校的信息。这个时候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些夏校的举办科目的具体情况了。浏览网页挖掘信息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人来说,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的。

每个学校当然有它的特色,夏校的特色其实是和本科阶段的优势学科高度一致的。比如说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和法学、乔治城大学的国际政治和公共关系、达特茅斯的辩论营、斯坦福的计算机、纽大的人文艺术类、耶鲁的人文YYGS、南加州的传媒和电影等等。既然我家孩子还没有特别偏向于选那个方向,也就是说不同的方向我们是都可以看看的。

通过这样细致的研究,可以知道各个学校不同的部门举办的不同项目有什么异同,进一步可知难度系数(无论是申请难度还是学术难度抑或含金量)也是不同的。

对于那些有挑战性的项目,可以进一步发现是有门槛的。一方面,是有年龄或者年级限制,有的仅限于新11年级和12年级参加。是因为夏校举办方认为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一下互相的沟通才能擦出火花来,也是因为只有具备了高中阶段的一些系统性的知识之后,夏校的课程才能更有效果。

再有一个门槛,就是英语。

一些好的热门的夏校是要求英语标化考试成绩的。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由中国大陆去申请的孩子们,自然是要托福成绩的;生长在北美的孩子们不需要,但是一些热门的夏校,一方面是提高门槛起筛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课程比较有挑战性需要一定的学术能力,所以在申请的时候需要SAT/ACT的成绩,另有一小部分夏校是PSAT即可。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不可能太早地让孩子去考SAT啊!

所以,用EXCEL列出这样的一个夏校大表后,不断地添加栏目,加入更加丰富的信息,再在工作表里用不同颜色的底色背景进行分类筛选。走到这一步,我们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了。于是,在9年级升10年级的暑假,我就只能选择那些对标化成绩没有要求的夏校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孩子暑假自己的安排。

我不希望孩子的暑假是在不断地追逐各种课程中度过的。她需要社会实践、需要趣味和学术结合的夏校,也还要顾及学业上的精进等等。这样在从2周到6周的夏校选择上无疑选择面就又窄了许多,但是我们也不能为夏校而夏校不是?!

海狸学院有个难度系数排名。顶尖的当然是奥林匹克类的。前面我说了我们够不上,后来我们就选择了一个难度适中的项目,难度系数按照它的评价标准是4.5。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于大湖区比较熟悉,甚至还有亲戚朋友在这里住,我对于安娜堡这个小城也是比较熟悉,开车过去毫无难度,路程和时间都还适中;另一方面它的课程选择方式也比较有趣。就是一共有12个科目,申请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排序。主办方要考虑学生的意愿以及申请的热门程度来决定是否录取。换句话说有可能最热门的是选不上的,自己最愿意上的也有可能不那么热门,一击即中。

最后,我家孩子选择了密歇根大学的MMSS,选择了一个十分悬乎的科目“实证法医人类学”。当然申请的时候,成绩单、科学或数学课老师的推荐信、一篇相关的小essay,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放暑假之后,孩子按照学校的清单,整理出了一个大箱子的东西要去上夏校了。我猛然意识到,这其实将是孩子独自离家最长的一段经历了。这样的初体验,对于她和我来说,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送孩子去夏校之后,我自己还以拜访朋友名义,在芝加哥住了几天,也去访问了我自己认为的梦校。她怎么想,还是要和她好好商量的。

孩子,真的已经开始渐行渐远了。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FindingSchool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