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经验分享

Published by fengyan on

这个夏天,我们座谈会有幸请到了乐乐,若蘅和小白

Ta们分别上了自己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夏校

Ta们三个人今天就要来给大家谈一谈对于夏校的感受

分享一:

作者:小白,一个笔名叫“小白”的夏校“老手”

如果算上今年的夏校,我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次夏校生活了

总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夏校爽还是累,看科目有没有选对。”

这个对不对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正确还是错误,而是是不是自己擅长的科目

夏校含义

夏校这个玩意儿呢,其实就是把一门课一个学期四个月的内容挤在一个月之内给它学完。可以选择报一门或者两门课。用半天的时间上一门课,两门课就是一整天啦。

也就是说1个月的regular school就等于一周的summer school;再详细下来就是:除去周末的22天regular school days等于5天的summer shool days,那一天夏校就是大概4天半的regular。因为加拿大的学校是一个学期内每天都是同样的四门课,夏校就是把一门课4天半的内容挤在半天里上完。

上夏校的学生分为两批——一批是亚裔,大部分是华人,是想提前修学分和学习的;而另一拨人,是白人, 一般都是因为这门课在学校里没有通过所以重修一遍。很少有白人是想提前多学一点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暑假是真的“暑假”,连个作业都没有的。

夏校选课

第一次上夏校还是我第一年到加拿大的第五天,时差还没完全倒好就开始了英语10和数学10的夏校生活。数学10完全不费力气,甚至有100以内加减乘除法,最难的也就是三角函数的冰山一角--用一个边一个角算另一个边之类的。英语10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是灾难,不掩饰的告诉大家,本人当时期末成绩69(诶这个数字好奇怪),然后我的室友也是69,可能那个英语老师特别喜欢这个数字。主要还是因为口语和写作真的一般,上课不发言然后写出来的东西被老师打满红圈,也没办法,中国没有口语的环境然后写作真的区别很大。

第二年因为在学校里没有修到物理和化学11,所以到夏校里修。物理11很简单,就是乐乐之前提到的那些章节。最难的估计就是动力学了,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强项啊兄弟们。化学也不算难,主要是要背很多东西,比如各种化学名词的定义啊,有机化学的命名啊,各种不同有机物的名称后缀啊...

不过也不算太难,我当时两个都是A, 而且是不听课哦(错误示范 请勿学习)

去年的夏校我选择了物理11和化学11,特别轻松。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啊 “爽后就是苦”--沃·兹基硕徳。所以我今年就上了最不擅长的两门课,英语12和历史12。每天就是看1984+写诗+读莎士比亚+背历史。

放学回家先睡一觉然后开始写作业,写到大半夜(中间肯定得看看手机休息休息嘛)然后第二天眯着个眼睛去上英语课。英语要写很多东西,日常作文啊,大论文啊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了。而历史就是要背很多东西,从一战的起因开始背到冷战结束,一百年之间每一件事都得知道它的重要性。虽然我现在这两门课成绩都还不错,但是还是不能否认它们的难度。

 

分享二:

作者:乐乐,一个刚来加拿大的周杰伦歌迷

今天是我来到加拿大的第二十八天。听有人说过,习惯一个地方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那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目前仍在不习惯状态下的我的留学初体验。

首先是生活体验。

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目前国内大部分区域的普遍高温,这里的天气要温和很多。温度在二十左右,湿度适宜。偶尔清晨会下一阵小雨,带来丝丝寒意。因为现在是夏半年,天亮很早,天黑很晚。傍晚七点的暖阳和九点的晚霞至今仍令我感到新鲜。

非常幸福的是我住在朋友家里,所以衣食住行上并没有太大改变,无法给大家提供参考。与国内生活感受唯一差别巨大的是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及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这一种心理上的转变在我妈妈回国之后尤其明显。在开始妈妈陪在身边的一周里,我还很难明确的知道自己一天必须要完成哪些事,很少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基本不会有熬夜会生病,不运动会长胖的想法。大概赖床都是因为知道会有人来叫吧。在妈妈回国后明显感受到自己开始注意生活规律。妈妈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的成长呢?笑。

大量空闲的时间是因为课业实在不算紧张。本人原是国内普高生(虽然是不写作业的普高生),所以时间安排上的变化是巨大的。一开始面对大量的空闲时间,也曾把时间都花在手机上,无法控制自己关注社交媒体的欲望。在习惯自己拥有时间之后,开始学着管控时间。本人重度拖延,只有将每个事情形成不会被打乱的习惯后,才能有足够的执行力去完成。所以在时间管控上还要继续努力。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生活是每个留学生的必修课。

接下来是夏校体验。

夏校总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文科课程阅读量和作业上的要求,对于有些同学可能不太友好。本人选择的课程是social10和physics11. 夏校的上课进度相对学校日常课程来说要快很多,但相应也会一定程度上的减少课程难度和要求。最艰难的一周有两场考试两篇作文。但是本人比较难以适应的还是夏校的时间安排,上午和下午分别一节课三个小时,中间一般会有10-15min的休息时间。然而,中午午休时间只有30min,根本没有时间睡午觉!很痛苦:(

介绍一下我选择的课程。

Social10是文科科目,课程主要内容是加拿大的政体与制度,加拿大与20th世界史和世界人文地理三个方面。与国内历史课本的区别在于一战二战史重点在欧洲战场特别是加拿大参与的战役并且会关注战术和武器上的更新。难度最大的章节也集中在二战和战后世界格局。作业一般是材料阅读,作文,作图(人文地理)以及一些练习题。课程最后的评分根据老师会有些差异,但基本是Units test 40%, assignments 40%, final project 20%这样的标准。所以平时的作业和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

Physics11的主要内容是Kinematic, Dynamitic, Energy, Wave Motion& Geometrical Optics和涉及很少的Modern Physics. 课程涉及的知识会比初三更深,比如会涉及加速度,透镜成像公式等。题目难度会因为不同老师有一定差异,但相较国内题目会更直接,难度相对小。

以上是我三十天的留学初体验。

祝大家的留学生活一切顺利。

分享三:

作者:若蘅,一个化学从懂学到不懂的女孩

啊哈!说到夏校,我真的有很多话可以说,毕竟连续两年为了夏校推迟回国

体育10

第一年的时候我只选了一门体育10

(体育10是一门必修课哦)

至于原因嘛,就是平时在学校里给分比较低了而且连续四个多月每天一个多小时的体育课实在吃不消啊

当时听说夏校修体育又轻松又可以拿高分,我就毅然决然地报了这一门课

虽然说夏校每天三个半小时,但是一点都不累。我们一般一个小时在健身房,半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在gym运动,最后一个小时在外面踢足球打棒球之类的。

当然beep test这种魔鬼跑步测试还是有的,而且还得一周一次

还记得有几次是让我们出去玩儿的 去了海边还去打了保龄球

一些关于篮球、羽毛球比赛的规则也需要quiz,不过也不是很难啦

最后,我们一群一起上课的朋友都是95+,没记错的话大概都是97 98 99吧

夏校上体育10,我还是非常推荐的

物理化学

第二年(也就是今年)我报的是物理化学(为了提前预习IB内容),但和小白去年的课一模一样该mention的他基本都说到啦,所以我就不赘述了,反正很简单就对了。虽然内容简单,但是还是得看老师。比如我和小白去年的化学是同一个老师,本来我是知道这些东西的,结果这个老师教完之后我就被她绕进去搞不明白了。

如果不是为了提前预习或者学校没排上课的最好别在夏校修物理化学,因为时间毕竟比较短,覆盖的内容也没有regular的多,直接去学校学12年级物理化学会比较吃亏。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Issl工作室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