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分享之马来西亚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在于感受不同的风景,释放心灵,重要的不是身体在路上,匆匆忙忙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买些纪念品,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配几句矫揉造作的文字,重要的是让心灵踏上旅途,给自己一个和心灵交流的机会,去感受,去收获成长。
建筑
1月的研学旅行,我们来到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从此“马来西亚”于我们而言,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历史或地理概念。提起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便不得不提著名的双子塔。双子塔高452米,地上共88层,双子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双子塔给人的感受的是极为震撼的,这是世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马来西亚的建筑不拘泥于一个模式,从中可以发现这个国家在社会、文化和文明方面的演变。有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建筑、马来民族风格的建筑、吉隆坡的欧洲建筑、马六甲的荷兰红屋建筑、同时还融入了中国风建筑等。多民族的环境背景下,文化的交融让这里的建筑更加富有朝气。
马来语
学习马来语是这次游学之行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之前我对马来西亚语是没有任何了解的,学了一节课之后,我发现自己好喜欢这门语言。马来语单词很多跟英语类似,一些字母的发音又和汉语拼音一致,因此学习起来特别有趣。马来西亚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在进行交谈时会出现语言交错的现象。大家可以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绝然不同的语言相互交谈。例如,一方说英语,另一方可以用马来语、华语或方言来对答;或者一方说马来语,而对方却说广东话或福建话,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语言景观。马来西亚的课堂跟国内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教育较为开放,更重视实践,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进行上课。在课堂上,老师更重视的是与学生的互动,我喜欢这样的课堂,轻松,随意,可以学我所爱。在马来语会话的课堂上,外教老师幽默风趣,大家也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听老师授课,本以为在和外教老师的交流中会有一些困难,后面发现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学习马来语的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学习不会一蹴而就,旅行也不会一往无前。旧的旅行结束,新的旅行开始,而我也将开启新的旅程与学习。 研学旅行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是我们成长的一次给予,我们在路上,在学习,在成长。
——刘文豪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长大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