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热背后的冤大头

1、南京出台条例 把“上学那些事儿”被纳入监督
《条例》规定,全市管辖的公办和民办的托儿所、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市属高校,青少年宫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培训、电化教育、教育装备、招生考试等相关工作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非学历教育机构均属于督导对象。
2、海外游学热背后的“花头经”与“冤大头”
“近年来,游学确实越来越热,每年游学都有新变化。”长期研究和运营游学项目的上海瑞游商务副总经理柴运光告诉记者,许多原本不太接受假期花几万元出国游学的三四线城市家长,如今绝大多数都让孩子参加过几次游学,目的地也从最初的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扩展到更远的英国、美国和澳洲。
3、不菲的价格却难以保障安全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游学的利润就在于“花头经”特别多,“先把家长和孩子整晕了再说”,这是他们流行的行话。更主要的是,与一般的旅游团相比,孩子们在国外住的是民宿,吃的是简餐,费用往往却比五星级豪华团要贵出一大截。
4、如何让游学健康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面对层出不穷的游学机构和游学项目,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还是安全保障,但游学市场属于典型的交叉地带。”因此,家长应选择正规机构,并切实了解和考察所选机构推出项目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以往该机构出行的安全系数。
5、在日留学生日本就业东高西低 关西企业欲追平差距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近年来,日本社会劳动力短缺问题不断加重,加上企业愿意吸纳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才,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的留日就业率有所提升。
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度,有4000余名从地方大学毕业的外国留学生进入东京就业,而流向关西地区就业的外国留学生仅为1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