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英混申路,从绩点2.89到英国G5和全美综排TOP20录取!

努力总会像高分子聚合那样,慢慢达到某个程度点便会量变引起质变、快速收获到惊喜的。
01申请背景概览
华东理工大学 2015级材料化学
GPA 3.3 IELTS 6.5 GRE 315+
2019FALL 录取战绩
UCL 材料工程
曼彻斯特大学 材料工程
爱丁堡大学 材料工程
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 材料科学工程
罗切斯特大学 材料学
02我的留学申请经历
我在大学表现普通,成绩平平,在留学大军中GPA更是很很平庸的水平,好在成绩每个学期保持进步,从大一结束时的2.85到现在的3.34。大一时候我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甚至辅修了财务管理,但在大一暑假开始报名雅思线下课程;大二开始接触有机化学等专业课,开始喜欢这个专业,加上暑假去了UBC学习,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大三便可开始一次次的雅思考试,寒假学习线上一对一的课程,因为我的大学课程侧重于化学,而我申请专业意向为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因此暑假去北京中科院进行材料方向实验来补充我的科研经历;GRE没有占用我的太多精力,10月份考到316之后便继续考雅思,终于12月份去越南河内刷够了小分;大四上学期申请英国学校,寒假时间申请了好多美国学校。
留学机构的选择
中美加留学机构是听我的华理学长学姐推荐的。学长是读高分子专业,自身优秀加上机构帮助,申请到哥伦比亚;学姐在保研结束之后开始申请,在机构帮助下很快取得雅思高分,申请到英属哥伦比亚。再加上当时刚好在北京实习,跟暖暖老师沟通的特别愉快,之前在上海也跟四五家大小机构比较过,权衡之下选择了北京中美加机构。
学术经历
对于理工科学生而且去美国的话科研经历尤其重要啦。总的来讲,我有多次校内科研课题、大三暑假北京中科院暑期实习、大四上学期学校组织的中石油实习和期刊论文二作。我想我的中科院的科研经历帮了我大忙,在北京中科院 ,我接触到周围的研究员和博士生们特别优秀,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暑假的实验参与帮助我成为论文发表的二作,这篇sci三区的文章使我在套磁过程有了底气。聪明、目光长远的同学会选择在大三暑假或利用交流项目在跟国外教授做实验项目,有突出的科研经历的话都是可以直接申请博士的,但这是我能力之外的事情;我能做的,便是与华理和中科院的老师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尽可能的多参与课题实验,有真正能侃侃而谈的工作内容,而不能一直水实验。
申请的准备工作
留学准备,在大一暑假在潍坊的机构学习雅思;大二暑假,去UBC夏校并拿到两科均分89的成绩单;大三寒假开始一对一的学习雅思,开始一次次的考雅思,大三暑假去北京中科院实习;大四考gre,冬天时候搞定雅思,寒假好好准备美国申请的文书和套磁、面试。
选校
起初是想去英国留学的,因为没有申请到好多美国大学的自信。在12月份开始陆续拿到曼彻斯特、爱丁堡的offer之后,尝试申请英国G5的学校UCL并拿到offer;其实最想去的还是美国,因为美国研究生大多两年偏科研型,于是梯度申请了6所学校,最终拿到了罗切斯特和圣路易斯华盛顿的offer。最终纠结的是UCL、UofR和wustl,综合研究型和学校排名,便选择了WUSTL。
文书
英国大学申请,也就是大四上学期,文书可以说是放心交给文书老师的。等到大四寒假申请美国学校的时候,由于当时结束了语言考试并开始了毕业设计,我对文书进行大量材料学科科研内容的补充,根据每个学校申请专业的方向进行调整,譬如,罗切斯特大学的光学学科研究平均为全美前五,我的文书中科研内容便突出对光电材料的实验部分和喜欢。
03我的申请感悟
特别特别感谢中美加机构,在申请过程中,很幸运的是:程程老师是我的文书老师,是一位超级认真有耐心的老师,在下班时间依旧忙我申请事项;暖暖老师则关注我的申请进度、及时提出建议并解决问题。
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我雅思一次次考不过的时候,老师同学爸妈对我的关心安慰啦~ 屠鸭太漫长太考验我的心态了,当考到第四五次时难以想象当时的我居然那么脆弱没有自信,别人说的话都会影响到我的考试心情,导致一直到大四12月中旬去越南考试才彻底结束那段心力交瘁的战斗。当时文书老师和暖暖老师都来给我自信心和鼓励,舍友很心疼情绪低落的我还买礼物让我开心,爸妈也开始说有学上就好不用去多好的学校。希望大家能在有限的一两年准备过程中能够坚持加油、争取机会、突破自己。当时的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事情都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如果没有,就证明还没有到最后”,努力总会像高分子聚合那样,慢慢达到某个程度点便会量变引起质变、快速收获到惊喜的,祝福大家也提前恭喜大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