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夏令营,你选对了吗?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夏令营

夏校VS夏令营

近来年,

孩子们在暑假的安排越来越受到重视,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

能够利用暑假的时间走出国门,

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每到暑期快到的时候,

夏校(summer School)

夏令营(summer camp)

这些词就会充满家长们的眼帘。

今天AIEP带你一起看看要如何区分夏令营和夏校。

合理区分这两个概念

能够给孩子挑选到更合适的暑期项目。

01什么是夏校

夏校(Summer School)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暑假的时间给学生们补习课程。夏校基本上都是由历史比较悠久的传统学校主办的。部分夏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经验已经十分丰富,大部分的美高夏校不对外开放,有对国际学生开放的夏校,一般都很受欢迎,但名额有限,需要尽早报名。现在美高的夏校是为了给校内的孩子们更多在暑假学习和活动的机会,国际学生的加入也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多元化,给学生们提高一个文化交流的机会,所以准备参加夏校的孩子们可以加强一下英语口语,方便交流和融入。

夏校的性质一般是以深度浸泡式学习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夏校大部分以美国当地的学校为营地,并且由本校的老师授课,学术教育的开展上,更懂得学生的需要,有技巧有方式的提供多样化有趣的课程,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很多学校提供众多可以选择的课程,不管孩子们喜欢文科、理科,还是工科、艺术等,都可以得到满足。

活动上来说,夏校的活动一般以校内活动为主,所以一般能开展夏校的学校,对配套设施也是比较高的。夏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进行,学生的团队感与融入性都比较高。夏校也会有少量的校外活动,如当地的特色景点参观,大学参观,购物等等,这些活动一般会安排在周末。

02什么是夏令营?

夏令营(Summer Camp),夏令营起源于北美,最传统观念上的夏令营是以营地形式举办的,营地也通常位于野外。参加夏令营的更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加强孩子们在人际沟通、独立生存、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能力。

根据美国夏令营协会(American Camp Association)的统计,75%以上的传统夏令营从2006年起就已经做出了改变。一是每一组夏令营的学生人数减少,二是可选择的项目变多,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夏令营也逐渐有更多的主题夏令营,例如:艺术夏令营、科技夏令营、机器人夏令营等,这类夏令营会符合有意培养某项技能的学生。这类夏令营有一定的学习任务,也是有一定的深度的,短板是它的广度。一般来参加的学生都是国际学生为主,开设的课程相对受限。

夏令营的主办方相对多样性一些,包括学校、培训机构和旅行社。比较注重学习与游玩的体验,活动的场地相对没那么固定,部分课程需要租场地进行,一般都会租用安全有保障、配套完善的学校场地。师资也是根据课程的开展来安排的,并不固定。相对于夏校来讲,夏令营更注重学习和游玩的体验。夏令营也更具有商业性,更灵活,能根据客户群体的需求制定多条路线,可以更多的安排景点游玩或走访高校。也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靠谱的主办方,一般活动场地经常要换的,对安全也有更高的要求。

03让我们来简单的对比一下夏校和夏令营

课程
多样化:英语、科学、商科、技能、工程、体育、艺术等,甚至是强制有挂科的学生在夏校补课。一般是1-3个主题课程

夏校 夏令营
主办方 学校 学校、培训机构或旅行社
主要目的 学习为主、活动为辅 学习和游玩的体验
师资 固定师资(学校在职教师) 视课程而定 不固定
活动场地 校内为主,更安全 活动场地不固定
学生组成 当地学生为主,国际学生插班 国际学生为主
出行方式 大部分项目需要学生独自往返,少量项目有带队老师 大部分项目有带队老师,极少学生个人往返
团队氛围 浸泡式课程,团队氛围浓厚 体验式课程,深度沟通稍弱
校外活动 一般只有周末安排 按实际情况安排,更丰富
名额情况 名额少量,需要报名筛选。无论有没有国际学生参加,都不会影响夏校的开展,不存在取消的情况。 以团形式招生为主,一般有10个学生以上就能独立成团。如果不能成团,有取消的风险。

那么总体来说夏令营相对来说更适合年龄相对较小,语言能力稍弱,希望能够体验一下国外生活的孩子。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较好,并且将来有入读美国高中计划的孩子,夏校或许是更适合的选择。

孩子们能够在最终正式入读美高之前对于美国的校园和授课方式有一个体验,对于将来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

比如刚刚落下帷幕的2019年Wooster School夏校。Wooster School作为康州最佳私立学校,毗邻耶鲁大学,师资力量强大,不乏有耶鲁大学的博士生。在每年的夏校,学校采用小班授课,同步插班美国课程,感受美国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们颠覆传统课堂的理解,领会传统学科带来的别样乐趣。

在2019年Wooster夏校2周的时间里,学生们同步插班美国课程,让同学们体验了原汁原味的美国课堂。同学们和当地的美国学生一起上了计算机编程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等等。大家都渐渐的感受到了中美教学方式的不同,美式课堂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的开发。2周的时间同学们从最初的局促,到后来的融入;从最初的拘谨,到后来的主动沟通。同学们最后收获的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学习的能力的提高。希望这些优秀的孩子,都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