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牛津大学,体验生活的温度

近日,为期两周的2019上外MBA海外商业学习之旅英国站顺利结束。在李茜副教授和郑公易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牛津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BST的成员们也发来了一线报道。在牛津生活学习是怎样一番体验?在我们BST英国站学习篇正式开始前,先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贯穿整个BST牛津之行——生活篇。生活在牛津大学,感受英伦气息,再加上英伦文化、商业金融的探索融合,使得整个学习更加多元和充实。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而作为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街道从校园穿过。当地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而同学们生活在牛津,亦可想象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受着她的昔日辉煌。
身处这令人陶醉的环境中,时刻提醒着同学们目前仍处于求学状态的,除了赫特福德学院各位教授每天的课程外,就是每天陪伴他们的起居生活了。同学们的住宿和餐饮被安排在赫特福德的研究生中心,该中心位于牛津的圣阿尔代大街,紧挨着牛津久负盛名的基督堂学院。而除了名筑环绕外,生活中心周围的日常生活和交通也很便利,乐购超市和公交站台只有不到300米的距离,日用品的采购和日常出行非常便利。
生活中心提供的单人房间比想象中的宽敞和整洁,房间布置的主色调是牛津特有的红色,配合着黄色的实木家具,使整个房间即独特又温馨。房间配有单人床、书桌、衣柜、储物箱和一个可以满足基本洗漱要求的单人洗漱台,而冲凉和入厕则需要去公共的洗漱间。房间有两扇窗户,一扇对着圣阿尔代大街,窗外是川流的车辆和熙熙攘攘的路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城市生活景象。而打开另外一扇窗户,窗外是一条河流、一座拱桥和一间安静的啤酒吧,坐在窗边即可感受到当地人宁静惬意的生活。
除了住宿,生活中心还为大家提供一日三餐。宿舍出门50米即能到达餐厅,吃饭时间大家需要排队领餐,餐厅提供的是比较传统的英式餐饮。早餐,英式香肠、蒸蛋、菌菇、面包和新鲜水果。中餐和晚餐类似,标配牛肉沫、半熟蔬菜和新鲜水果,偶尔会有鸡腿、培根和土豆球,同时,餐厅内部的香蕉和果汁自助拿取。餐厅的食物虽说不算佳肴美味,但绝对比遍地价格不菲的不知名饭店的“黑暗料理”强上百倍。下图中的英俊小伙叫约瑟夫,他是餐厅的工作人员,由于他的活泼和健谈,给大家的就餐时间带来许多快乐,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结
生活中心的起居生活贯穿了整个游学旅程,它既保证了大家需要的私人空间又营造了难得的校园生活氛围,让大家在异国他乡“日出而学,日落而归”。当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牛津的美妙经历,生活中心一定会是大家最记忆犹新、最念念不忘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