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级垫底到名校学霸,这才是高效学习的真相

最近听到一句话:世界上最轻松、也最痛苦的职业,就是学生。
简直不能认同更多。
前段时间,就有学霸晒出他高中3年的复习资料,在网络爆火。
这阵势,真的是要把人压垮了……
都说人生没有寒暑假,不想以后吃生活的苦,就要早早逼自己吃读书的苦。
- 争分夺秒:除了吃饭、睡觉,生活就是上课、做题、考试……
- 两点一线:除了家就是学校,丝毫不敢松懈,更不敢生病。
- 偏科严重: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总有一门课,拖了你总分的后腿
- 发挥失常:平时复习心中有数,但一到考试,就发挥不稳定,心态崩塌
- 压力山大:面对老师的期望、爸妈的焦虑,同学的攀比,真的快承受不住了啊
为了上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未来,拼命学习没有错。但一定要这么辛苦、这么为难自己吗?
不是的。
想想看,你身边有没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他们好像从没有苦哈哈的读书,但一考试就是年纪第一,轻轻松松进名校。
今天想介绍大家认识的,就是这样一位校园风云学姐,哈佛才女——许吉如。
但她却说,自己并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掌握了一种底层能力。
它比智商和能力重要1000倍。
学霸女神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刚从哈佛毕业回国,她就因为北京卫视《超级演说家》那段演讲爆红,刷屏超过2亿次。
就连汪涵也主动邀请她,和李玟、关之琳、陈妍希等明星大咖一起,全程参与节目,弘扬传统文化。
那年,她才24岁。
就因为深厚的人文素养、演说能力,被各大节目、名企活动邀约,《浙江卫视思想跨年》《奔跑吧,兄弟》《新浪教育盛典》《前程无忧HR高管峰会》……
但如果你以为她的学识仅限于此,那就太小看她了。
翻开她的学生时期的履历,才最是惊艳。
- 16岁,参加托福考试,2~3个礼拜的冲刺复习,就考出总分117分(满分120分),口语满分的高分;
- 17岁,不仅成为2014年青奥会形象大使,和中国代表团在温哥华进行全英文陈述,还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保送清华;
- 18岁,就代表中国去伦敦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拿下当年季军;
- 22岁,作为院长荣誉毕业生,在清华法学院毕业典礼致辞,还拿到全额20万美金的硕士奖学金,赴哈佛留学2年。
下面的内容,就来自她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吉如。
很多人都会问我,你学习那么好,一定天生就很聪明吧?
并没有。
相反,我就像一只拼命扑腾的丑小鸭,再怎么努力,但因为数学、英语严重偏科,成绩永远是班里中下游。
甚至在小升初考试时,直接名落孙山,硬是靠着演讲的特长加分,才挤进了重点中学。
走进尖子生遍地走的名校后,我愈加感受到,被秒成渣的滋味有多难受。
不仅数学、化学、物理全班倒数,甚至连擅长的语文、英语也沦为全班下游,成绩全线崩溃。
老师更是直接把我叫到办公室质问:
“只会耍嘴皮子,有什么用?考不上好大学,一样拿不到未来的入场券,永远只能在底层。”
老师的话,听来刺耳,但却像一个巴掌重重打醒了我。
是啊,家境普通,又没有背景,考上好大学才是我唯一的出路啊。
于是,整个暑期,我都把自己锁在屋里拼命学习,连爸妈都说:“这孩子是不是学魔怔了?”
可心寒的是,明明已经拼到怀疑人生了,高二的开学考试也只进步了10名。
这样下去,还能去想去的学校,过想要的人生吗?
巨大的委屈无助袭来时,是查理·芒格的(股神巴菲特的金牌搭档)一句话点醒了我:
“我做的,只不过是在观察,什么灵,什么不灵,以及为什么,仅此而已。”
被击中的我,立马停下了死学硬背,开始疯狂上网查资料,观察身边的尖子生,向老师请教,并读遍图书馆所有牛人关于学习方法的书……
记录下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尝试,复盘,并改造成适合自己的:
这么试下来,后来发生的事,老师和同学都惊得目瞪口呆。
仅仅1年,我就从班级中下游,考到了年级前5名;
没有外教,全靠自学,2年就拿下了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
很快,我就成了同学口中的学霸,各科目成绩全面开花。
终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直接被保送清华,叩开了名校的大门。
最让我开心的还是,在那段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拼分数的备考期,我竟然还有了很多时间,可以去读喜欢的书,学自己喜欢的才艺和特长。
成了一个既能拿高分好学生,又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的人。
不仅成为中国申青奥的形象大使,还和中国代表团一起,去温哥华做申奥陈述。
站上演讲台的那一刻,拿到清华大学通知书的那瞬间,我由衷的庆幸,自己真的找对了方法。
走进清华、哈佛这样的名校,和全世界牛人大咖一起学习的6年,我愈加确定:
真正的学霸,从不拼努力,而是始终在寻找不费劲的学习方法。
于是,我刻意整理、总结,并将之前的学习法进行迭代,总结成30个高效学习方法。
没想到,走出校园,进入职场后,它依然能帮我保驾护航。
每次面对难度极大的挑战,或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时,就直接拿出来用。
在美国一流律所实习时,我仅仅实习1个月,就拿到了正式Offer,而别人至少要花3个月,甚至半年;
工作不到1年,就可以独立跟随合伙人完成跨境并购的所有工作,协调15个国家,不同时区律师的工作。
更不提回到国内,在录制节目的高密行程里,随时需要你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完成一篇演讲稿件,站上舞台,惊艳全场。
一路走来,很多人都会问我,“你怎么做什么都那么容易?”
我想说,其实我只是始终在思考,如何让自己事半功倍的方法和习惯罢了。
而好的人生,就是要用好的方法跑着去靠近啊。
与之相反的是,这些年我也遇到不少人,一直陷入“努力怪圈”里,总是事倍功半。
前几年,跟我一直亲近的邻居阿姨找到我,愁眉苦脸的跟我说:
“还有3个月你两个弟弟就要考试了,这半年他们几乎每周末都在复习,补习班都花了好几万,可怎么学,就是达不到分数线,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是不是我家孩子,就只能是这个水平了?”
和弟弟们聊完之后,我发现,他们真的是在用生命死磕知识点。但他们既没有计划,又没有方法,更不会找外援。
这样拼下去,把自己累死,都没办法突破瓶颈啊。
于是,我帮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清单,并告诉他们:
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成绩越好的学生,越知道如何“利用”外援,帮自己学习,不仅省下功夫,还能更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