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留学局面的风云变幻,怎样做好自己

随着前段时间《带着爸爸去留学》的热映,留学美国再次成为家长圈热议的话题。在中美贸易战、美国政府态度多变的背景下,以及引起轩然大波的藤校体育特招生丑闻,都使得留美局势更加复杂。一边是不明朗的国际局势,一方面是藤校的走后门事件,对于广大计划留学的家庭来说,怎样做才是做好的选择?
两位资深留学顾问在早先接受了FindingSchool的采访,他们也是藤校Dartmouth College的前招生官,希望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对于即将申请美本的中国家庭,作出理性而有指导性的申请建议。
1.您作为一名剧作家和小说家,并且有着26年的藤校招生经验,您对学生申请顶级美本时的文书有什么建议吗?比如他们该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脱颖而出。
答:
文书写作应该尽量具体,并且充满个人细节。讲什么故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方法,是否能体现学生优秀的个人品质,而不是千篇一律。一位藤校招生官曾和我说过,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书,是一个学生讲他在农场打短工时,独立化解一场危机的故事。出色的文书应该能展现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责任心、关怀社会的品质。
2.暑假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阅读充电机会。您作为屡获奖项的作家,能否给计划申请顶尖美本的中国高中生推荐一些书?
答:
我总是建议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进行阅读,而不必拘泥于学术。比如,理科生可以读一些科幻小说,或者科学期刊读物。
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小说,比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或者《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3.今年耶鲁和斯坦福的贿赂丑闻,使得中国学生的藤校申请之路变得更加复杂。一边是以体育特招生为名义的“走后门”,一边是Legacy申请人的天然优势。您对此怎么看?
答:
申请时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如果你家族背景雄厚,那就到社区去做志愿者,做一些对周围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事情。不要铤而走险,为了获得名校的入场券就去走后门。勤奋努力,保持求知欲,懂得回馈社会,才能使你真正地脱颖而出。
4.您在非洲呆过5年,并且在社区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您认为在申请美本时,申请者应该如何准备自己的课外活动呢?
答:
通过过去15年我在西非的经历,我发现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他和自己所做之事所产生的真正的纽带和意义。关心环境的学生促进发展当地可持续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的使用;热爱教育的学生帮助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社区发展扫盲计划;关心医疗的学生游说当地学校运用新系统来满足学生基本的健康需求。
在申请美本时真正能让这些学生脱颖而出的课外活动,正是他/她为这件事所投入的巨大精力和热情。他们是用心去做这件事的,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在当地复杂的环境,面对诸多挑战,仍能坚持去改善他们所关心的社区。
5.您一路走来都是全美顶尖名校,从达特茅斯,再到哈佛和MIT。作为达特茅斯的校友和前招生副主任,您认为藤校在招生时最看重什么?进入顶尖美本的秘诀是什么?
答:
顶尖美本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有所热爱的学生。可以是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沉浸其中,不断学习,成长为一名数学家;也可以是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关心人类的未来,醉心研究AI领域,在学校里举办研讨会,定期写相关的博客。总之,招生官寻求的是充满求知欲,能够充分利用周围资源的学生。
如今,申请家庭为了迎合招生官的口味,会有策略地规划自己的课外活动和选课。不过真正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或者课程,学生做到了什么。学生必须挑战自我,展现出自己能够将丰富资源带给学校的能力。
毋庸置疑,在精英大学,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反哺学校——无论是从声誉、学术贡献还是捐款上。进入名校,可以说人生基本就在成功之路上了。不过即使面对顶尖美本,还是要选择能最好满足自己未来发展的学校。
6.您在学校的研究方向是政府和国际关系。您认为如今的中国贸易战会对中国学生留学美国有何影响?
答:
对于希望将孩子送来美国读书的家庭来说,中美贸易战仅有短期的影响,并不会改变这些家庭长期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规划。美国学历的价值可能会因为经济版图的变化有所变化,不过这还是看学生和家庭自身的诉求。其他影响高等教育的政策和因素可能会对留美的影响更大:日趋高昂的美本学费、留学其他国家的选择,都会成为动因。
过去几年留学美本的国际生达到顶峰,而中国留学人数的增速实际在放缓。贸易战仅是国际高等教育大局的众多动因之一。最终留学家庭必须决定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而大多数中国家庭还是认为美本是最好的选择——即使面对英国、澳大利亚和NYU-Abu Dhabi和Yale-NUS这类美国大学的卫星学校的多元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