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习法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暑假过程中,我们多元的老师经常会被家长们问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在同一个班级上课,差距会那么大?

自家孩子明明很用功,却总是收效甚微?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总在玩,可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可以很肯定的说,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两个大脑里都有思维,但左边的一团乱麻,右边却清晰可辨。说到底,是思维方式不同。

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Thinking Mapping),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通过中心点、射线结构、标注关键字的方式,将我们发散的思考有逻辑地呈现出来。若能好好利用,每个人将会更有创造性。

2000年以来,思维导图逐渐被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引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掌握了这种工具而受益。

在美国,它是幼儿园小学生必会的“tools for learning。老师借用它给孩子上课,帮助孩子理清思路,锻炼强大的思维力、学习力和写作能力。新加坡,更将它列为小学必修科目。要求孩子能够熟练地把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分别或综合运用于阅读、写作、数学、逻辑思考、行为习惯等方面。

另外,牛津、剑桥、哈佛、微软、IBM、迪士尼等世界知名学府与跨国企业的学生和员工反复使用它,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据统计,在全世界各国学生当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学习工具就是思维导图,这其中美国学生使用率占90%,英国学生占85%,德国学生占82%,而中国学生却只占18%。
可以说,学好思维导图是未来孩子必备的一个技能。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