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新生必做的七件事

学啦!欢迎各位新生坐上澳门大学的列车。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起点站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贴心的入门指南,由学长姐告诉你有哪七件事是大一的你必须做的。
享受全英教学环境
全英语教学是澳大的特色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快适应全英教学环境,澳大英语中心(ELC)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英语课程以及一对一的口语和写作班,并在每年暑假举办英语浸入式夏令营,为有需要的同学做好准备。
心理学系二年级学生洪博宇说:「大一那年的夏令营令我意识到自习能力的重要。除了複习文法和生字外,还学到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和同学、室友的相处之道。」他表示,各大书院亦会定期举办一些英语兴趣班、写作班和戏剧班等,让学习英语融入生活之中。
聆听大师之言
来自大湾区城市的张俏婷是教育学院四年级学生,在各类型讲座和工作坊上常见到她的身影,两年前知名教育家锺秉林教授在澳大的讲座令她至今仍印象深刻。「在问答环节我问他小学教育发展最需要甚麽,他说是全面发展及加入更多启发性元素,这样才能帮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兴趣及发展方向。他的话让我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上有所启示。」
澳大经常邀请学术界领军人物和国际知名人士莅临演讲,张俏婷上个学年就参加了享誉全球的人工智慧专家李开复以及知名作家兼澳大荣誉博士王安忆教授等讲座,深深感受到大师级讲者的魅力。她还不知不觉地累积了50多粒至叻星,有助她申请到加拿大暑期交流时得到一万多元的资助。
争取入荣誉学院
荣誉学院(HC)创建跨学科的学习环境,为优秀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课程三年级学生赵韵诗于入学时凭金莲花奖学金直接进入HC,她认为最大收穫是培养了领导能力、团队合作及沟通技巧。「HC学生每年筹办一场Talent Show,班上每个人分别要负责不同的部分,由于同学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彼此要求高度的合作和充足的事前准备。」
HC为学生提供各种的领袖培训课程,学生更有机会到海外一流大学学习。除成绩优异的新生可以直接入HC,学生也可以凭优秀的学术表现申请进入HC。每年3月开始报名,6月公布结果。
加入学生社团 拓展无限潜能
入到澳大除努力读书外,当然不少得加入学生社团,充实大学生活。教育学院二年级学生郑蒨茹刚入学时已参加了书院的院生会和啦啦队,后来更加入澳大学生会的会员事务部,负责与商户沟通并为学生争取褔利。一年过去,她透过努力成为新一届霍英东珍禧书院院生会主席,她很感恩在院生会遇到的人和事,「因为当初的尝试,才有今天全新的自己。学生社团给了我很多机会发展潜能,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活动策划的知识和技巧,逐渐变得有责任感以及学会有效地分配时间。」
把握全球交流机会
如果你想认识新朋友、学习新语言、体验当地文化且GPA超过2.0,那麽你绝对不可错过出外交流的机会。英文系四年级学生刘典曾到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南伊利诺伊斯大学当交换生,她说:「美国的同学在课堂上都很踊跃发言,深深地感染了我。回到澳大后我也延续这个习惯,经常抢答老师的提问。在波士顿大学时,我住在查尔斯河边,面向哈佛大学,每天在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下生活,让我暗下决心要变得越来越优秀。」
澳大学生目前可申请到全球150多所高等院校交流,新生最早于大一下学期(2月)就可以申请。详情可向各自学院、全球事务部或学生事务部查询。
善用图书馆资源
澳大伍宜孙图书馆是本地最大规模、馆藏量最多的图书馆。内设古籍馆、澳门坊和3D列印机,还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资料库、论文和期刊等。图书馆还有小组讨论室和个人自修室,方便同学之间讨论。中国语言文学系四年级学生黄虹明的毕业论文是关于澳门文化研究,她说,「澳门坊集中了所有与澳门有关的文献和材料,大大加快了我论文的进度。回想那段时光,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外,就是浸在澳门坊了。」
锻炼健康体魄
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学生社团,有健康的体魄必定令你事半功倍。传播系四年级学生梁嘉慧是澳大龙舟队鼓手,她和其他队员在6月的澳门国际龙舟赛夺得大学生邀请组标准龙冠军,而她更获选最佳鼓手。平日她还喜欢跳舞和健身,大一时就加入了蔡继有书院啦啦队,后来成为队长。她觉得运动带给她的除了荣耀外,更多的是丰富了她的课馀生活,令她更有活力去迎接学习和生活。
澳大龙舟队
行政长官崔世安向梁嘉慧颁「最佳鼓手奖」
澳大有室外田径场、网球场、篮球场、射箭场等,还有四层高的综合体育馆,内设游泳池、运动攀登牆、健身室、舞蹈室、羽毛球及乒乓球室等。这麽丰富的体育设施,新生们怎可以错过任何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
这只是澳大入门七件事,未来的四年将有更多精彩的人事物等待大家去遇见、感受和发掘。再次欢迎大家乘坐澳门大学列车,下一站是体验和探索。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