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学院申请经历分享

项目介绍
加州理工学院,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东北郊的帕萨迪纳市(Pasadena),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科技界久负盛名,其优势学科包括基础理科的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等。 加州理工学校规模很小,全校学生总数仅2000人左右,但截止2017年却有37位教授或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校友22人) 、包括研究人员等总共有72位相关人士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八),每千人毕业生就有一人获奖,为世界上诺贝尔奖密度之冠。CBS美剧《生活大爆炸》也把加州理工学院作为的背景地 。
加州理工学院组织的环境工程官方科研课程,课程教授形式包括讲座、案例研究、实际研究和分组报告等,体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模式。课程完成时,学生会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实验计划(关注于环境工程相关方向),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课程完成后,由加州理工学院将颁发正式结业证书,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教授的推荐信
初到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这次我非常幸运能够如愿以偿,期待在大洋彼岸温暖的加州开始我崭新的人生旅程。寄宿的那家夫妇是IT人士,他们的女儿本科毕业于康奈尔,研究生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最终顺利进入谷歌做大数据分析。她成了我身边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我的标杆。寄宿夫妇很热情,毫无保留地把育儿经浇灌到我这颗小苗上,期望再养出一朵朝气蓬勃的花。
打我入门坐下一刻起,他们的手指就不停在我眼前飞舞。一直以来,他们都在给我灌输这样的道理:
名校的招聘官个个火眼金睛,能绝对精准地挑选出符合学校要求的最佳人选,所以,
一)你得老老实实花六年时间成为那个人;
二)你得把文书写好,生动地向别人证明,你就是那个人。
我似懂非懂,毕竟阅历浅白,出生平凡人家,高中阶段一直没悟到自己的真爱。但明白一点,至少不能让硬性指标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我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以保全A,尽量在暑假补习跳级,以便够格选修尽可能多的AP课,推高GPA排名;用心寻找那些能体现个人特点的社会公益,比如科技夏令营的义工助教。同时,我也广泛参加各类科学、艺术、体育竞赛等等。
没有父母在身边嘘寒问暖的岁月,为了坚持游泳,我经常孤身走在无人的雪地上,身边风驰而去的气流把我与这个世界隔离得很远;整整一个月,无论多困都强迫自己从被窝里爬起来,清晨7点来到学校实验室,争取课前1小时做实验;我曾经争分夺秒到甚至不怕别人笑话在等校巴的时候当众练舞,要知道我可是那种从未经过任何训练的舞蹈小白……
文书共性
这些经历,后来成了文书中生动的亮色。回顾这六年,那份坚持也常被孤独与疲惫袭击。无奈的时刻,和自己的弱点握手,和诸多不如意化解,我渐渐懂得所谓的完美人生,是你明白不可能完美,学会取舍之后,依然坚持那份初心。
离申请截止日还差10个月,我开始通过一本当年热销的文书案例,研究那些顶尖名校学生的文书特点,准备自己的文书。
我发现,好的硬性指标仅仅能把你送入不错的学校,而想进入顶尖学校,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强烈的兴趣要与未来专业紧密结合。
为了证明这个结合,你应该在人生时间轨迹上,显示你的爱好是怎么产生的,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事,呈现了什么能力与社会意义。
文书描述时要注意:
一)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不符合一个事物的生长规律,有包装嫌疑;
二)生动勾勒出热爱与成就,且有州立的、国家的甚至世界级的奖项证明最佳。
奋斗与努力
这个发现让我脊背直冒冷气。我一直追求全面发展,体育艺术科学样样爱,但样样都不是最拔尖的。我最大的问题是一直没想清楚要学什么专业,没集中精力往结合方向高尖精地打造自己。为了补救,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主动与亲友及优秀的学长们探讨我的特点与行业前景,我定义文书主打的学业目标:计算机与艺术结合。
我高一开始修计算机课程,在监护人的辅导下,自学了C和Java,设计过一个加密软件并且获得了州科技比赛一等奖,但要进入计算机排名前几的学校,这些履历太单薄,而且没有艺术结合的成分。我立即申请了计算机排名第一的CMU游戏设计夏校,这个项目很符合计算机与艺术结合的气质。
在7-8月,文书申请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我抓住机会,在夏校表现属于TOP10%范畴,老师与同学的积极评语肯定了我在计算机与艺术结合上体现的带队能力。之后我和这班来自世界各国的夏校同学们,远程合作做游戏,学会整合资源,学到了用专业平台获取信息的能力。因为深刻的亲身经历,面试时我滔滔不绝说了一个小时,很好的补充素材,这是后话了。
写文书这段时间是最苦的一段经历。夏校一回来,我就得立即开始写文书。最后一年的6门AP课还要保持A,加上游泳训练,每天可支配时间比别人少了三小时。从8月到11月这段日子,每天只有三五小时的睡眠,那种体力的苦完全覆盖心理的压力,累到没时间想心累。但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择校
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2017年12月10日那天,我收到了第一封offer——加州理工的录取通知书。一瞬间,这六年来我所付出的汗水,所承受的压力和孤独,所牺牲的睡眠、娱乐、美食、还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值得了。
当时寄宿家庭的夫妇不在家,我一个人整整哭了10分钟才和父母通报了这个消息。第二波录取通知来的时候,我也获得了8所学校CS专业的橄榄枝(CMU、Penn、Berkeley、GeorgiaTech、Johns Hopkins等)。我甚至非常幸运地收到了Penn的教授亲自发的恭喜邮件,说欣赏我的艺术作品,希望我能来Penn的计算机与电子媒体设计专业。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从没人在意的假小子,前一段还在网上四处投档找对象,突然间冒出几个长得帅帅的小哥哥说喜欢你!敢情我打扮一下还算小仙女?让我顿时陷入选择恐惧。
这个CS专业排名第一的温柔暖男,给了我一封告白信,但不会一朝入宫门不见帝王心吧?那个名气大U,虽其CS专业不是第一,胜在综合实力,有点像高富帅?(不是)
这时,Caltech出场提亲了,一言不发,直接给我买了张机票,在新生参观日吃好喝好全部安排上了。还把老丈人丈母娘统统请来参观学校,整体做思想工作。甚至使出了美人计,让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和准新生们促膝长谈,畅谈课程的收获,对口行业和工资水平,简直把你肚子想的却不好意思问的,很诚恳贴心地回答了。就更不提慷慨的彩礼(物质支持)。
就这样,我被Caltech打动了。但最打动我的还是加州理工像家一样的生活环境。在新生参观的周末,我感受到了这个学校的紧凑——无论是校园大小,学生数量,还是社交圈,这里更像一个融洽的大家庭。
到了Caltech,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认识。
洛杉矶非常适合年轻人居住,时尚富足、气候宜人、美食集聚,也有良好创业环境和众多的科技、娱乐公司。加州理工的学业要求也是极其严格,但这有助于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磨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的IT与艺术结合的目标,乃至更开阔的跨界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背景相同兴趣相近的朋友,在学生阶段开始合做,获得了受益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