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访校面试指南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2018 年暑假,我孤身一人去到从未游走过的美国东岸参加夏校,访校和面试。从中有快乐,也有狼狈。

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学生,留学信息不对称是申请大学的绊脚石。访校和面试的机会可以说是一道希望之光,能让我更直观地去判断那些我想申请的学校。

不过如果访校计划得不周密就会变成一趟费时费力烧钱的旅程,故为了能帮助广大学弟学妹更好的了解梦校,在此特向大家奉上一篇具有《访校面试》攻略,希望能在选校方面提供给大家更多的灵感。

行前准备篇

如何定访校名单?

7 月的第三周,我的夏校正式结束,于是 7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便是我访校的时间。因为父母考虑到我一个人在美国的安全问题,所以访校逗留的时间比较短。

在 6 月份,我着手将自己有意愿申请的学校一一列举下来:大概有 15 所。这意味我要在短短的一周内完成这些学校访问并与一遍又一遍进行模拟面试,到底该如何分配时间呢?

我个人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将这些学校按照自己喜欢程度进行排序

-然后,再按照学校的地理位置筛选出访校的城市:由于我的夏校在康州,离波士顿、纽约市和费城都还算近,故最终的访校地点就定在了这些城市。

住宿问题

在制定访校行程上,住宿是最大的问题。绝大部分酒店都不允许未成年人单独入住,因此我一开始的计划是入住 airbnb,因为相对人性化,且住进后我们有更多机会和房东沟通,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习俗。

但是 airbnb 的弊端就是相比于正规酒店没那么大的安全保障。很多时候它的家庭是会同时 host 几位不同的房客,并且会共用洗手间。所以在家中可能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对于安全(特别是独行女生)和卫生方面要求较高的同学可要慎重权衡利弊。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入住酒店。

当时我在波士顿的时候住进了一家小而精的名为 140 Hotel。那也是我访校以来住进的第一家酒店。不过 check in 过程可谓是坎坷。首先,我没有达到法定入住年龄,也没有监护人陪同。酒店一下子就拒绝了我的入住(虽然我早在假期开始前就在 booking 上付钱了)当时也快到晚上了,孤零零一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把家长授权书和一个当地的成年朋友叫到酒店,前台人员依然坚决不让住。无奈之下只能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苦苦哀求前台,最后 argue 了 2 个小时。前台终于同意使用邮件的方式向我身在中国的父母进行入住授权。我也总算有地方住了(开心!)

所以,为了避免露宿街头的惨状,未成年并且没有家长陪同的小伙伴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中英文版的家长授权书(这个可能出入境的时候也有用的)

-尽量在目的地找到已成年的联系人(在和酒店谈判时有个成年人在场会增加你的可信度)

-在预定酒店之前打电话咨询一下入住要求(当然问的时候要委婉,不要直接说自己未成年)

-在和前台谈判时要摆出一副你很成熟的样子,即便你还有几个月才成年。总之要给别人一种可靠的感觉(做个戏精)

-制定一个 plan B,事先了解附近的其他酒店以及 airbnb,以便不时之需

不过不同的酒店和地区处理未成年人入住的方式就不一样。像波士顿的 140 Hotel 是管理得很严格的。我后来去 UPenn 访校住的是校区内的喜来登酒店,在曼哈顿的时候我住的是 Wellington Hotel。前台也就没有时间问那么多,直接就给办理入住了。

值得注意的是住宿时选择的社区也特别重要。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最好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社区,或者是不要去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地方住宿。

波士顿市中心还算安全,而且也有地铁和比较多 Uber,住哪儿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在费城最好还是住 UPenn 校园内的酒店,并且可以步行到 information session 的为最佳。因为那边出名的治安不好,地铁也不安全。而在曼哈顿我当时是考虑到 Wellington Hotel 就在中城区的第七大道上,无论是去哥伦比亚大学还是去时代广场/ Radio City 都特别近。而且附近很繁华,游客较多,安全就相对有保障。

另外,在选酒店前,大家也可以上这个网站 https://www.neighborhoodscout.com/ 来提前了解一下所要去城市的治安状况和 crime rate。

通讯问题

出门在外无非就是移动网络比较重要。很多比较村的地方是没有 Wi-Fi 连接的。因此,自备一张美国电话卡是很有必要的。一般飞机场都有很多卖短期电话卡的地方,但是价格并不优惠,而且能用的流量还非常有限。我比较推荐在淘宝上提前买一张无限流量和话费的美国当地电话卡,出国之后就可以马上取得与家人的联系,也比较实惠。

饮食问题

在当地如果不熟悉附近有什么比较好的餐厅可以下载两个 App:Yelp 和 Opentable。第一个 app 类似于大众点评,上面有各式各样的菜式供大家挑选,也会有网友的评论。如果想看一些来自中国网友的评论可以选择使用百度地图上面的“美食”进行搜索。

当你想去一些人气比较高的餐厅吃饭的时候可以在 Opentable 上面提前预定位置。我在 Boston 的时候想吃一个高人气的龙虾牡蛎店就是通过 Opentable 来提前订位的。不过基本上每个学校附近都有比较多种类的餐馆进行选择,所以吃的问题是不用担心的!

访校篇

访校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是他可能会对你选择想要申请的学校产生举足轻重的效果。我们可以听前辈对学校的评价,但也不如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真实。在访校中我们可以切身处地感受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气氛。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到这间学校到底能不能给到自己希望获取到的能力和资源。比如说,就业,学校的关系网,教授的授课方式等。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便要看开始正式访校啦!一般来说,在访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参加 information session 和 campus tour。

高效利用 information session

Information session 就是访校时可以参加的大学宣讲会(需要提前预约哦)。它是每间大学提供给perspective student一个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机会。几乎在每个月份,每个星期都会有。宣讲会主要是招生办的老师来主持,有时他们也会邀请一些在校生进行分享。比如说 Wellesley College 和 Boston College 就是在校生介绍分享比较多。

在 information session 里面,招生官一般都会针对标化成绩,校园环境,社区安全,学术成果和社团活动的方面开展介绍。内容也会非常官方,几乎是官网上能找到的东西。所以,在 information session 结束之后一定要找到那个演讲的招生官去问更多详细的问题。比如说你想具体地知道学校音乐专业对标化成绩的考量和学校的资源,招生官会给你介绍一位对口专业的在校生,让你更深入的了解。

在我去布兰迪斯大学访校的时候就想具体地了解一下学校对 ib 在校成绩的看重程度和申请经济专业对 ib 所选学科分数的要求,当时招生官就给我介绍了另一位专门负责招收国际生,并且非常了解 ib 课程的招生官跟我谈。

通过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的谈话,招生官会对你所要申请的科目给出一个相对精准 expected mark,而不是官网上模棱两可的分数区间。同时,招生官当时也根据我在校成绩(那次考砸了的分数)提供了补救的办法。就谈过后大家可以问招生官拿名片,以便日后解答疑问。

campus tour 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Campus tour 也是可以在访校时参加的校园游览环节(也要提前预约哦)。如果当天人比较多的话学校会将大家分成几组,然后跟着在校生进行参观。无论是 information session 还是 campus tour,家长学生都是可以参加的。

Campus tour 也是一个了解学校的良机。建议大家一定要站在最前面,多和那位介绍学校的在校生聊。通过和他们聊天,你可以了解到这个学校的氛围和特点。也可以问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问他们学校相关的活动和社团。因为他们是在校生,所以在给你讲的时候会有比较多的细节。在日后写小文书时可以通过细节作为切入点,使得文书更加有新意。比如说布兰迪斯大学有三座建筑是无论太阳在哪个方向照射,建筑的阴影都不会互相重叠的。这个细节体现出来学校对多元化宗教及背景的包容和尊重。

面试篇

在标化成绩水涨船高的年代,面试也成为了一个录取的重点。除了使用第三方面试(比如,InitialView)以外,有机会和时间也可以尝试做 informative interview 或者是campus interview。

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表示你对学校的诚意,因为你特意跑到美国一趟来做面试。同时,你也可以对这所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电脑屏幕上学校的官网。不过具体每间学校对于面试的看重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查看学校的 common data set 来了解。

如何预约面试?

非常简单,只要上学校官网搜索 “interview”,预约面试的页面就会弹出。预约的时候他会让你填写名字,邮箱等基本信息。接着就会弹出一个预约面试的日历。

在暑假期间,一般工作日都会有 on campus interview。选择好日期后就可以选面试时间段(上午/下午)预约完成后,学校会发一封 confirmation email 到大家填写的邮箱。

如果后面发现时间安排不上或是改时间的话可以在 confirmation email 上进行操作。建议大家提前 1 个月去官网预约各种面试或者是 information session 和 campus tour,因为假期参观的人比较多,所以 first come first serve 啦~

暑期因为比较多的招生官会到国外度假或者是过 holiday,所以面试你的人可能会是学校招生办实习的学生或者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但是具体也是要看学校的安排。我当时去 Bryn Mawr College 的时候招生官们就刚好在学校,而且当天来参观的人只有 7 个左右,所以会有比较多和招生官接触的机会。

面试官都问啥?

面试时长一般是 30-40 分钟。Informative interview 面试会结合两方面进行提问。

1.关于所选的专业

2.学业以外所做的事情

比如说我在耶鲁面试的时候和面试官寒暄几句过后就开始聊专业问题。首先他问为什么我选择学经济。是什么事情驱使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经济。在我给出答案之后,他就问我具体是想学什么经济。然后对于这一份对经济的热情,我做了什么课题研究或者项目。最后的进展如何,成效怎样。

在了解完我专业方向之后,面试官开始询问一些关于我居住城市和学校的问题。比如说,你居住的是一个什么规模的城市。你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请简单描述一下。我感觉面试官问这些问题主要也是想多了解一下不同地区的状况,以便在申请季时对各个地区的申请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紧接着,面试官会按照你所介绍的状况去提问一些你所做的课外活动。比如,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你在社会上的角色是什么,你最想改变你城市的什么东西。

最后,面试官会问你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在你申请文书和标化成绩里面看不到的。我当时有点犹豫要不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有一个和学校老师“切磋”挑战权威的经历。这个回答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表达得好就能体现出个人的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表达得不恰当就会让面试官觉得我是一个叛逆的学生。

但是转念一想,耶鲁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考进去的,说一下也无伤大雅。最后还是回答了面试官这个问题,不过同时也得到了他的认同。面试将要结束时,面试官一般会问你对这所学校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地方呀?对于这种问题最好还是提问一下。所要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提前准备好,而且重点是所问的东西一定是要在官网上找不到答案的。可以是一些偏向体验式的问题,而不是 facts。

面试前如何提前做好 school research?

首先可以通过在官网上搜索一些基本的 facts。比如说学校的录取率,人数,标化范围,申请要求等。然后,可以寻找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科研项目或者是社团活动。这样有助于了解除了学业以外的校园氛围。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作为面试结尾的切入点,使得面试官感受到你对学校的热情和所学专业的热情。同时体现了个人与学校的契合程度。

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官网给学校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邮箱。点开官网的 admission 页面,点击“request information”,然后大家只需要填写一下姓名和邮箱就好了。只要大学有一些新的活动或者动态,你就可以收到邮件。这不仅可以拓展你面试时候的话题,也可以体现出你对这间大学持续的关注。

最后也可以通过联系学长学姐,或者是浏览公众号、知乎文章对大学进行更加生活化的了解。推荐大家可以在 b 站或者是 YouTube 上面搜索“xxx大学Vlog”或者是“xxx大学体验”,通过看视频这种直观的方式了解大学。

面试尬聊?沟通恐惧?

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尽量不要一问一答,这样会显得比较被动。可以使用 “总分总” 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答案。首先要给面试官一个 main point,让他大概了解你回答的方向。然后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对上述观点进行支撑。至于例子要说得多详细就要看面试官的脸色啦~主要是学会察言观色。假如他表露出很感兴趣,或者是跟着你一起大笑什么的,你就可以适当的 elaborate。

但是如果面试官表现出无奈、叉手或是打哈欠的情况你就要及时刹车,马上升华一下主题并总结答案结尾来 refresh 一下面试官的头脑。不然往后的面试会一塌糊涂。如果想面试气氛轻松一点的话也可以在表述完自己观点过后尝试询问面试官的想法。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哦!

有的学校面试会提前告诉你面试官的名字。大家可以在面试前做一下功课,Google 一下他们的背景。比如说所读专业,参加过什么研究项目等等。如果面试官和你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恭喜你啦!在面试的过程中两个有趣的灵魂会擦出更多的火花,使得面试更加有趣。

就像我面试 Barnard college 的时候是群面,一个招生官对 3 个学生。当时我就谈到了一些跳国标舞的趣事和心得,招生官马上就眼前一亮,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关注到我身上。不过像这种群面也要适当给其他 peer 讲话的机会,不然就过于强势啦~如果专业不符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向他请教一些他们专业方面的项目,说不定可以做到 multidisciplinary 呢。

面试注意事项

  • 穿衣打扮

着装可以参考 business casual。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尝试联系已经做完面试的同学,大概了解一下他们以及面试官是怎么穿的。衣服只要不是太 casual 应该问题不大。同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比较醒目、别致的配饰。

比如说那次耶鲁面试我穿了一件很素的连衣裙,但是却搭上来一个色彩比较丰富的绸带。当时也没觉得怎样,但是面试结束之后面试官一直夸那个绸带很特别很好看(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所以说这些小细节或许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习惯化妆的女生可以化个淡妆,那样显得攻击性没那么强,会看起来更亲善。(不过这个也只是建议,风格都是应人而异的)像我当时就直接匆忙吃过午饭后素颜冲到了招生办公室,结果还等了将近一小时(微笑)。

  • 见面礼仪

首先,微笑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全程都要面带笑容,你的面试会很好过的。因为别人也对你凶不起来,也少为难你。其次就是初次见面要和面试官握手,这就是基本礼仪了。在握手之前要确保自己的手没有紧张到变成冰块(可以提前搓搓)握手时不要太用力,这样显得鲁莽。也不要太轻,会给对方一种不踏实、不可靠的感觉。

  • 面试地点

有的学校比较大,或者比较村。所以导致招生办的位置比较难找,而且有时 Google map 也是比较坑的。他会叫你穿墙、跳河等等,诸多事宜会让你错过面试时间。在面试前最好先去一趟招生办,熟悉一下路程。或者也可以预定一个在 information session 之后的面试,那就一石二鸟。提前出发也可以避免踩雷不靠谱的导航。通过那次访校,我觉得百度地图相对来说比较靠谱。高德地图和苹果自带的就不推荐了。

大家可以随身带一份简历,以便不时之需(虽然大部分时候招生官都不会要)

总结

面试时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不要太把面试当一回事反而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结果。不过在面试前也是要充分地准备,对 common question 要自备好答案,面对新型题目要冷静应对,多结合自己身上的特点和活动进行说明。同时,在面试官提出问题时多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他到底希望通过这个问题来获取什么信息。去之前可以和朋友或者是学校老师做一次 mock interview 来找一下感觉。

最后祝各位 2024er 申请季顺顺利利啦!

Categories: 其他地点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