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孩子暑假怎么过

一年一度的暑假和夏天的太阳一样,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全世界的孩子都拥有暑假。对很多中国孩子来说,恐怕要唱一首我们不一样了,对他们来说,暑假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从一个学校到了另一个学校。
最近大热的《小欢喜》就真实地反映了现在的中国家长,焦虑症和恐惧症傍身,恨不得孩子不吃不喝天天扎根书本才安心,变着法地扼杀孩子的童年,更别提假期了,堪称史诗级灾难,钢琴课、奥数课、围棋课、国画课……
各类兴趣班、补习班轮番上阵!
中国的家长如此你追我赶,那国外的孩子是怎样过暑假呢?
欧 洲:体验为主
1.德国:“沉浸式”暑期体验
德国中小学生一年有75天的假期,加上节日和周末共有177天不上课的时间。其中,暑假是最长的一段假期,为期6周。
因为德国多数联邦州的法律禁止教师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假期作业也会遭到父母的反对(这一点实名羡慕德国孩子),所以如何安排好暑假是各地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
德国各个城市都会制定一本“暑假活动册”,德国地方政府、教育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或协会通常会组织或提供一些针对中小学生的假期活动,包括水上活动、运动夏令营、音乐舞蹈、外语或电脑学习、探索和探险、参观动植物园等。
孩子们可以与父母一起旅游,也可以参加自己的野外露营和语言旅行。形式和主题可谓多种多样。其中,野外露营通常是在海边、山里或森林里,根据所选择的地点和主题,会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如果是去海边露营,通常会有驾驶帆船或摩托艇、赛艇、潜水、冲浪、沙滩排球、游泳等活动。如果是去山里或森林里露营,活动项目可能会有攀岩、绳索攀爬、探险、徒步、射箭、学习搭帐篷、放篝火、用大自然提供的原料做饭等。
语言旅行的目的地主要是英语国家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邻国。学生通常会被安排住在当地家庭,和当地人共进早餐和晚餐,练习口语。组织者通常还会将语言学习与另一种兴趣爱好的学习(如舞蹈、绘画、足球、表演等)结合起来。
德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从6岁开始,就应该帮助家长做家务。因此,13岁以下孩子暑假还可以做一些家务以得到额外的零花钱。德国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暑假打工,可以让孩子接触社会,体会劳动的辛苦,为未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社区服务中心、博物馆、邮局等德国许多企业和机构也会为中学生提供志愿者、小解说员、纪念品店店员等各种暑期工。
2.美国:现实社会体验
美国孩子的暑假相当长,因地域差别为一个半月至三个月不等。大部分美国孩子会安排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学习、工作,或是从事社区服务。除了做义工之外, 打工挣钱可以算是学生们最传统也最实际的暑期活动了。
中学生热衷去麦当劳做汉堡、送比萨饼、卖报等等。学生们利用暑假接触社会,学习掌握求生技能,挣钱攒学费或买玩具,这些都是美国家长鼓励、孩子们也愿意选择的。
3.英国:远离城市的生活体验
英国中小学放暑假的时间基本由学校自行决定,暑假作业非常少,学校更强调“实践作业”,所以暑假安排格外丰富。很常见的做法(尤其针对父母都工作的家庭)是把孩子送到暑期中心和夏令营,带孩子远离城市,回归大自然,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美丽的动植物,搭起小帐篷,劈柴、做饭、采摘蔬菜、水果,自己动手创造生活。当然,英国中小学生也会在暑假参加一些兴趣班,大多是体育和活动类,如游泳、骑马等,学科类的极少。
英国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软实力,像社会意识、同理心、沟通能力等。对英国人来说,以运动和活动为主的夏令营是很棒的,能给孩子机会玩,让他们交新朋友,并提高情商。
4.瑞典:看看谁能晒黑
瑞典的夏天堪称世界最美的夏天,不冷不热,十分舒服。暑假一般是从6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大学生的假期还会更长一些。整整两个月,天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关键是暑假作业少到可以忽略!!!那么,瑞典娃们暑假干什么呢?
答案是:晒太阳和游泳。
什么?晒太阳也算暑假活动?是的,你没有听错,请尊重和理解一个瑞典娃对阳光的渴望。
瑞典的冬天以长且黑著名,一年有快半年是冬天,冬天早上十点天亮下午三点天黑,冬天都是“不见天日”的。所以孩子们假期最爱到湖边或海边,晒太阳或者游泳。夏天晒太阳对瑞典孩子的意义可想而知。夏令营活动也是以游泳、晒太阳、打球等户外游戏为主,也便于在有阳光的时候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瑞典孩子还喜欢在暑假参加各种夏令营(sommarkollo),通过夏令营来结识同龄人。有的夏令营也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足球夏令营,骑马夏令营,航海夏令营,网球夏令营等。
5.芬兰:玩乐体验
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暑假时间里,玩耍成为芬兰中小学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主要内容。各种主题夏令营、青少年集体活动同时展开,如做手工、学滑板、骑自行车。也有不少孩子会跟家人到乡下别墅安静地避暑,种菜、抓鱼捞虾、采浆果。
6.法国:放开玩
法国孩子欢度暑假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放开玩”。他们没有繁重的作业, 完全根据兴趣爱好做喜欢的事情。法国的部分学校在暑假变成孩子们的“娱乐中心”。
除了周末,整个暑假期间天天开放,所有不外 出度假的学生随时可以来活动。“娱乐中心”安排的暑期活动是纯娱乐的,除了在学校里游戏,孩子们 还被带着过“自然日”(如去植物园骑车、去郊区农场参观)、过“文化日”(如参观自然博物馆、看电影)、过“发现日”(如参观科技展览、学做中国菜)等。针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娱乐中心”会定期组织旅游或体育项目,由专人带他们走出市区看一看。
7.加拿大:争做义工
加拿大的孩子暑期可以参加教育局、社区、各种机构安排的社会活动和夏令营,包括体育、音乐、 绘画、舞蹈、表演、科学等各种门类。中学生可以去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或者参加社区活动、 旅游、打工等。孩子们热衷于参加义务劳动,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为患者服务等项目,体验社会,培养服务意识和能力。
8.俄罗斯:多种多样的夏令营
夏令营是许多俄罗斯家长的首选。俄罗斯的夏令营名目繁多,有外语、音乐、戏剧、体育、文学等,甚至还有教授理财、打理生意、管理国家的。
孩子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是把孩子送到乡下或自家位于市郊的别墅,俄罗斯普通人的别墅不豪华,却充满了自然情趣。家长们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比如种菜、收水果、采蘑菇、照顾 小动物、给小鸟安装过冬的小木屋、修理篱笆和蓄水池,自制测风器等。有的孩子留在城里过暑假。他们可以去看展览、博物馆和观赏名剧,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报班,如游泳班或马术俱乐部,让孩子有机会和同龄人接触并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
亚 洲:学习为主
1.日本:社会调研
日本学生“很幸福”,一年中有三个假期:春假、暑假和寒假。学生假期作业负担少,多是社会实践和自主探索活动。
低年级学生暑假会被组织起来参观博物馆、工厂、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系统等。其中,参观“防灾减震体验馆”几乎是必选项。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所以政府要让每一个人从小掌握应对地震的知识。大阪等城市都有专门的“地震体验馆”,孩子们进入馆内后,可以体验“直下型地震”、“走滑型地震”等,还要学会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地震。
中学生在假期中热衷于所属的小团体活动。学生们平时就加入学校的各种兴趣团体,如登山部、文学部、钢琴部、棒球部、相声部等,假期会投入更多时间在兴趣团体中,集体去海边或者山中旅行,吃住在一起,增强团员间的互助合作精神。
日本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及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因此,高中生会和好友一起搞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目的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和找寻答案的能力。
此外,参与公益活动是日本所有学生在假期都要完成的工作。如慰问养老院孤寡老人或去海边捡拾垃圾等,让孩子从小有爱心和爱护环境。
2.新加坡
五月底到六月中下旬是新家坡中小学的暑假。
新加坡拥有大量的博物馆、艺术展览馆和书店,这是暑假孩子们经常会去的地方。特别是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大量的藏品和艺术品,更是几天都欣赏不完。
每逢暑假,新加坡的学校、社团、商家等都会为孩子们筹办多种活动,如露营、文化活动营等,孩子们可以自己搭帐篷,划皮划艇、攀岩,做游戏,尽情释放自我。
不少家长还会带孩子出国旅行,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社会和风俗习惯。
但新加坡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暑假过得很充实,却并不轻松,也是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有学科类型的补习,也有兴趣一类的辅导。
3.韩国:多元发展
韩国的家长跟中国家长观念类似,希望孩子们能多学知识,多练技能。家长会为子女制定紧密的学习计划表和课外辅导时间表,有些还让孩子接触唱歌、舞蹈、运动、乐器等文体活动。
最安逸的当属韩国大学生,拥有约2个月的暑假。25岁以下的学生只需要花6万韩元(约人民币336元)就可以买一张火车周票,在一周内随意坐火车,游遍山山水水。所以,很多韩国大学生会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火车旅行。
澳 洲:玩乐为主
澳大利亚的中小学很少布置假期作业,所以很多父母会带孩子一起去旅行。孩子也可以参加喜爱的户外活动,海滩游泳冲浪、博物馆参观、郊外野营、学做家务都是澳大利亚孩子们喜欢的过暑假方式。
当地的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艺术中心等,也会利用假期组织各类活动,如体育、艺术、手工、科学、野营等,着重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总的说来,欧美国家的孩子在暑假学得少,“玩”得多。但在玩乐中,更多地是注重孩子的性格、体格、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锻炼他们的毅力、耐力、勇气、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亚洲几国特别是我们国家,因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是围绕着升学的大目标,假期总体来说都是以给孩子报班为主。这虽然不是全部,但绝大多数家长是不想浪费孩子暑假的,他们恨不得让孩子早点体会一下免费的996,逮什么班报什么班,互相比着谁上的班多。可以说,教育市场的一片红海离不开家长们的倾囊相助。当然,现在也有开明点(有钱)的家长,开始送孩子上国外的夏令营了,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目的也就是换着方式让孩子学外语。
差别之所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有着升学率这样的紧箍咒,学校也不敢松懈,除了老师拼命布置假期作业以外,学校也会引导家长不放松对孩子们的培养。哪里培养最好?当然是补习班、辅导班,能给孩子们继续灌输知识,能给家长减轻压力,还能基本保证孩子暑期安全,一举三得。
二是家长观念的原因。中国的应试教育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认知氛围就是分数至上。而对于帮不上太多忙的中国家长来说,他们眼中分数的高低和参加辅导班的多少是成正比的。简单点就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涂个心里踏实。所以,假期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孩子很好的一个补给站,多学点,总比看手机电视强。
三是孩子们自己的原因。客观上来说,中国孩子和国外孩子从小在体质体能上就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独生子女,受到的呵护宠爱较多,稍显娇气一些,如果像国外的很多夏令营一样,放手让孩子去野,估计很多的中国家长放不下心。而应试教育,更是限制了孩子们的素质培养,兴趣爱好也是多和考级考证挂钩。孩子们从小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假期忙于应付大人给报的各种班,几乎没有精力发展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缺失了探索的“主动性”。
暑假生活有很多种,每一种都不是绝对地好和坏。适合孩子的,或者说对孩子最好的也因人而异。瓜子姐认为,劳逸结合就好。
但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应该是快乐的和值得期待的。放假的目的也应该是让孩子放松和获得学校之外的知识。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