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很快八月底、九月初就将迎来新学年,新老留学生们也该收心返校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了,大家除了需要应对繁重的学业、实习挑战,有一个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美国高校管理者的注意——留学生心理健康。

去年TR刚来到美国开始攻读研究生学位,和身边一些留学生同学对未来充满期待不同的是,她惧怕上课、不愿意与同学交流,经常在深夜痛哭,时间一长这种精神上的痛苦逐渐转变成了身体的病症,头痛胃疼也变成了“家常便饭”,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连早起上课踏出家门前都要给自己鼓劲儿。

“我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变得这么不开心?
为什么留学生活这么艰难?”

其实这并不是TR一个人的问题,在美国留学的30多万中国留学生中,与TR相似遭遇抑郁症、焦虑症的情况并不少见。

2013年在耶鲁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45%的中国学生经历过抑郁症,而29%的学生患有焦虑症,但只有4%的参与者报告使用了校园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而在2017-2018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比2013年增长了很多。

相比之下,根据美国国立大学健康协会的2017年报告,美国仅有大约14.2%的普通大学生声称自己曾经历过抑郁症状。

密苏里大学学生健康中心的顾问Phoebe Wan说:“亚洲学生通常可能会感到很羞耻,或者对心理健康问题知之甚少。”

“在中国,找一个心理治疗师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一件非常受欢迎的事情。很多时候,当人们得知你在接受心理治疗,都会在悄悄议论你。”纽约大学二年级学生Lee说道。

据统计,自2012年到去年,美国媒体已经报道过至少17起涉及中国留学生自杀的案件了。

1心理出现问题,原因复杂,但很正常

耶鲁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大学的研究结果相呼应,这表明许多中国学生像其他外国学生一样,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可是多样的,可能是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更多则可能是来自学术的压力。

在雪城大学教授Yue Zhang和Eunjoo Jung 2017年的研究中,他们讲到中国国际学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对新环境、文化调整和思乡之情的恐惧。该研究称,由于英语和学术压力的困难,这种情况更加恶化。

在一项针对美国西南部某大学的19名中国研究生的研究中,许多人表示难以与他们的Advisers建立信任,这些问题正在构成他们留学生活最大的压力之一。

有些人担心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学校质疑他们的能力,一些人承认在他们常常在晚上失眠,思考白天发生的沟通失误,例如与教授拙劣的谈话或错误的邮件。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的经济压力问题。

绝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要支付全额学费,而美国大学每年5万至6万美元的成本约为中国城市可支配收入的10倍。

这导致很多普通家庭为了供孩子出国读书不得不以清空银行账户、甚至出售房产为代价。虽然在面教育培养上很多中国父母会毫不犹豫地做出牺牲,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读书的同时已经背负上了一笔心理债务。尤其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术表现是否值得来自父母的这些“投资”时,这种焦虑感更严重了。

“压力铺天盖地而来,这种感觉就像雪崩一样。”

雪上加霜的是,各位中国留学生回国以后在经济问题上也很难寻找到“经济平衡”... 从中国招聘机构智联招聘2018年的报告来看:

在工资方面,约有33%的海外归国人员的税前月薪低于人民币6,000元,25%的月薪为人民币6,001至8,000元,仅有15%的人每月收入人民币8,001至10,000元,而80.5%的中国海外归国人员每月收入低于1,500美元,平均工资仅略高于内地大学毕业生。大约80%的海外归国人员对他们的工资不满意。其中,49%的人表示他们的薪水低于预期,31%的人表示他们的薪水远远低于预期。

甚至社交网络都会成为压垮这些中国学生精神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留学生出国后会在社交网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今年初针对Facebook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停用Facebook账户后,人们更快乐,更满足,焦虑和抑郁也减少了。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同样在2017年发表文章称“用户对Facebook使用越多,心理健康和个人满意度就越差。”

2美国大学提供精神卫生资源

面对中国留学生日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机构也正在寻找对策。

目前较流行的做法包括聘请更了解学生的双语辅导员,并将新的国际学生与现有学生配对,帮助他们在校园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并成为他们对家乡思念的精神支撑。

哥伦比亚大学通过设立哥伦比亚健康咨询和心理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哥伦比亚大学代表Gayle Gatchalian介绍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时说道:“我们的团队有足够能力支持国际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考量到国内学生的不同背景,我们有60多位协助者。他们共同使用16种语言,来自各个种族、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一系列治疗方法培训,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密苏里大学去年多次召开专门校园会议,旨在提高国际学生对校园心理健康和福祉的认识,并告知学生他们可以获得的心理援助资源。

以普渡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为代表的多所大学,也已经开始尝试为中国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咨询服务。

美国高校一向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一般都会配备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寻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并不是什么难事。文章开头提到的TR目前已经通过积极配合学校的心理辅导走出了低谷,准备迎接研二的挑战了。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