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申请经验分享

本期超级访问嘉宾-吴怡
❖2019年毕业于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并被评选为“优秀毕业生”。
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地区辩论赛并获奖,探讨过巴以冲突,平权运动,人工智能等多个话题。
❖创建经济社团,在自创公众号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下经济贸易事件,如中美贸易战等。
❖参加HSYLC(Harvard Summit for Young Leaders in China),在家乡当地的高中举办宣讲会,被选为学生实习生,帮助组委会组织、安排峰会事宜。还曾入选The Dean’s List Progam,前往哈佛、MIT上课交流,近距离体验美国大学生活。
❖即将入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本硕连读项目。
经验分享
hello大家好,我是吴怡,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高中三年的学习体会。
今天讲的内容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并不能代表全部,
但是也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IB课程到底有多难
国际学校的课外活动
申请大学我的心路历程
介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我的国际关系专业
1「 IB课程到底有多难」
IB课程主要分为六大组
1/第一语言,对中国学生来说一般是中文,有文学/语言与文学等课
2/第二语言,一般是英语
3/社会科学,其中包含经济/历史/商务管理等课
4/科学,其中有化学/物理/生物等
5/数学
6/艺术类,有视觉艺术,音乐等
IB每门课都分Standard Level (SL),较基础简单,High Level (HL),更深更广。
我自己的选课,HL选的是中文文学/经济/数学,SL选的是英语/生物/商务管理,整体难度正常,比较偏文。
IB课程的几个特(nán)点
第一,写作量比较大。
第二,需要完全了解所学的知识并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第三,口头表达的要求比较高。
「tips」
IB理科的学习,相比国内的课程稍微没有那么难,尤其是如果选择sl的话。但是考试前还是需要适当刷一些题,保证做题的熟练度。对生物/化学这些学科来说,需要多背一些专业名词。
No.1 IB课程的写作量比较大体现在考试和论文上
IB考试尤其是文科,基本上是从考试开始一直写到考试结束,中间几乎没有停笔的机会。比如经济这门课,会有很多essay question,类似小论文,让你去解释分析。大写作量和这些essay question也就使得IB考试非常看重英语基础和逻辑。
好的英语基础能让文章写得更加顺畅,在答题速度上来说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不必太过担心,只要能正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问题就不是很大。由于论述题比较多,IB的答题也比较看重逻辑,学生需要有比较清晰的思路。比如文学,去分析篇散文,学生就需要在短时间内,从几个角度比如结构/语言/手法等来切入,迅速地将文本素材归类,明确地立论。这就使得IB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比较高的要求。
No.2 完全了解所学的知识并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IA」
这点体现在IB非常重要的论文写作上,IB主要有两种论文,一种是Internal Assessment (IA),这是大概十几页A4纸的论文,几乎每一门课都需要完成一篇IA。
「EE」
IB还有一项考核,Extended Essay (EE),是一篇比IA更长,内容更深的论文。学生需要选一门自己更感兴趣,也更擅长的科目去完成,论文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去完成。从选题到论文具体的研究方向等,都是由学生主动提出,而指导老师只能给出一些意见。比如我当时完成数学IA的时候非常困难,大部分学生可以做数学题,但是要提出跟数学相关的论题并完成一篇十几页的论文,是需要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熟练度的。
No.3 口头表达能力「考核」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两大组课中都有关于口头表达的考核。针对Chinese A来说,它一般是针对文学作品的口头分析,比如赏析欧阳修,苏轼的作品等,需要讲大概20分钟。同样English B也有口头表达的考核,比如让你参与一些与同学的互动讨论,或者描述他给出的照片,表达对事件的看法等。
「PPT&演讲」
同时,IB的学习经常要做一些presentation,演讲,这些对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对一些不善于表达,或者语言功底较差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总体来说,
IB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种难度取决于选课,
选课的时候要注意扬长避短,只要好好学,
论文提前思考准备,那么IB课程还是可以handle的。
2「课外活动到底该怎么选择」
No.1 我参加的活动「辩论」
我是从高一开始参加的,之前没有任何基础。基本每个赛季都会参加NHSDLC(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探讨过包括城市化/人工智能/巴以冲突/平权运动/气候变化等很多当代热点话题。一方面,辩论让我的英语,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都有很大的提高;另一面也让我的思维更有逻辑性;同时,探讨这些热点话题也对我的IB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H WEEK」
这是我高一寒假参加的为期一周的到哈佛体验学习生活的项目。我们可以走进哈佛的课堂,他们还邀请了一些大咖比如哈佛写作中心的主任来教我们怎么写文章,怎么写自己的personal statement。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邀请哈佛的学生一起吃饭,一起交流美国大学的生活。我觉得这类活动,可能对申请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是这次活动渐渐让我从迷茫的的状态中走出来,从而确立了我想要考名校的目标。
「HSYLC」
在参加了H WEEK之后,我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HSYLC (Havard Summit for Young Leaders in China)夏令营,我当时去了北京,它在上海,北京,杭州都有分会场。HSYLC由哈佛的学生来给我们上课,可以自己选课。我当时选择了finance /political science等等。
当时我还回家乡的中学举办了一场大概两三百人的宣讲会,并在平和做了一些海报宣传,最终当上了学生实习生,帮助组委会安排一些事宜,比如名人来演讲写宣传语,帮助管理一个house的同学,安排closing ceremony等等。
「经济社」
我在学校创办了经济社,每几周有一个小科普活动,由不同的同学准备,给大家分享关于经济的知识。我们开了一个公众号,专门找关于经济的新闻,运用IB所学的知识分析经济政策,表达一些我们个人的看法。
No.2 应该怎么选?
「key words:喜欢/坚持/反思/不盲目跟风」
很多人问过我应该要做些什么活动,我的回答都是:只要自己喜欢,能坚持做下去就是好的活动。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的反思。
一开始参加辩论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去:辩论的大神太多了,而你又是一个完全的新手,而且这个活动很多人都在做,你再去做就没有意义。但是我并不是为了活动而去参加辩论的,而是真的喜欢。
我开始想,这么多人都参加辩论,我应该如何凸显自己与他们的不同呢?答案是通过自己反思和收获。其实大家参加的活动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不一样的感受以及自身的一些改变,我觉得这点才是让大学招生官找到你独特个性最重要的一点。涂老师在很早的时候就给了我一张历年文书题目表,里面有各种问题,包括:你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你从中有什么收获等等。这些问题和反思记录的习惯都是很好的文书题材的积累。
另外,大家要谨慎选择,现在各种夏令营夏校实在太多,但其实夏校并不是必须的。我高二暑假时也很想去夏校,但是涂老师跟我说,去夏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能否保证SAT和在校成绩,能否在夏校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等等。很多同学其实都着急,不知道应该参与一个怎样的活动,才能让大学看中。但是大家不要忽略,其实各种在校成绩,包括标化,这些其实才是进入大学的一个基础。
3「申请时应注意什么」
No.1 选择合适的学校
其实我选学校选得很晚,基本上是到了九月份,我的IB预估分出了之后才定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因为分数,是申请大学的一个门槛,基本上是要根据考出来的标化成绩等等,来决定应该申请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大家一定要恰当选校。我一开始在考虑文理学院和大U应该选择哪个,因为一开始我特别喜欢WELLESLEY COLLEGE(希拉里母校)但是考虑到文理学院招生人数少,而这样顶尖的文理学院招收中国学生就更少了,而且WELLESLEY是一个女校,相当而言大U可能会更多元化,各种机会也更多,所以还是想ED大U,在确定自己想ED大U之后,在定下JH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前,我还考虑过华盛顿圣路易斯分校还有莱斯这两个学校。
其实我并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dream school,只要学校不要太偏远,学习氛围好,对我来说都可以接受。我当时请教涂老师应该ED哪个学校,涂老师跟我提出JHU,她当时跟我分析说,其实当时华盛顿圣路易斯和莱斯两个学校申请的人都很多,难度来说这三个学校是差不多的。在涂老师跟我提出JHU之后,我确实也觉得这个学校更适合我一些,所以最终选择了JHU。
建议大家在选校之前到学校官网做好school research,可以为自己在挑选学校的过程中看重的因素做排序,比如说学术科研/实习机会/名气声誉/地理位置等等,任何你比较看重的,都可以自己在心里做一个衡量。同时,去官网上搜索看看这个学校的学生是怎么评价的。我认为恰当选校是申请季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
No.2 文书!
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书写作,我有三点建议给大家:
「1」反思和积累
要不断地在自己每一次做的活动中成长,反思并及时地记录下来。
「2」从细节挖掘自己的性格特点
开始写文书以后会发现文书写的都是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说:我学画画,从小画了些什么,从中看出我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包括与人交往,还有很多活动中的一些细节,都是体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的一点。
「3」要尽早准备
一般来说,每个同学都要申请十几个学校,不仅要写主文书(personal statement),还要写每个学校的附加文书,非常大的工作量。所以尽可能在文书题目公布后,就开始构思自己的文书创意和内容。
可以事先写下很多自己的小故事,并不一定要去回应那些文书题目,就是先记录下来一些可以反映自己性格特点的小故事,并反思自己从中的收获成长,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素材。
4「我的学校和我的专业」
No.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HU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私立大学。本科一个年级大约1500人,规模不算很大。成立于1876年,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校之一,全球最富学术声望的大学之一,当今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在2019泰晤士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2 [1] ,在2019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 [2] ,2018 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位列第10。
「地理位置」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巴尔的摩这个城市非常危险,也有人因为这个原因不选择JHU,但是根据我们家长群以及学长学姐的反馈,其实这个城市并没有那么糟糕。反而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交通也算便捷,只要不去几个比较危险的街区,其他地方都比较安全。
「优势专业」
JHU的强势专业包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生物工程/空间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音乐学院等等。一般大家听说JHU都是因为它的医学院和生物工程专业,它的理科太有名而盖过了它的文科专业,其实它的文科专业也很好,比如我即将就读的国际关系专业。
No.2 国际关系专业
国际关系专业是一个包含很广的专业,在我看到的本科毕业要求里面,它要求分别在Political Science政治科学,Ecnomic经济,Foreign Language外语,History历史,都要修满足够的学分。
我被录取的本硕连读项目是五到六年,前三年或四年在主校区,就是Homewood Campus,完成本科的学习,后两年在华盛顿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这个国际关系学院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大使馆区,旁边就是美国智库,比如Brookings Institution等等,所以实习之类的机会非常多。
如果录取本硕连读项目就可以不考GRE项目,它是保证会让你入学国际关系的研究生院的。在申请JHU本科的时候你会被问到想不想申请这个项目,如果想申请的话需要递交补充材料,但是没有被这个项目录取,学校会把你再作为单独的undergraduated也就是本科申请生再做考虑。总体来说,这个项目的录取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我从学校的学术老师那里了解到,JHU每年招的本硕连读项目学生大概是个位数,所以要被这个项目录取,要展现出对国际关系中包含的政治历史经济这些有强烈的兴趣,同时也看重你的学术品质,那么才有可能被录取。
Q&A
Q:我的孩子明年面临中考,我们打算读国际课程班,想问一下吴怡学姐,当时为什么选择了IB项目,而没有选择AP或者A level项目?除了英文能力的提升外,学习IB还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
A:其实我觉得从功利的角度来说,AP和IB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我自己选IB主要是因为一是我比较喜欢平和这个学校,平和授课课程就是IB课程;
二是我觉得IB课程更有挑战性,包括我之前介绍的论文等等,都能让我自身的英文基础有很大的提升。除了英文能力的提升,我觉得我主要的收获是学会了更加地去关注社会事件,比如说我们写论文的时候需要去寻找很多现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新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也让我更加具备一种钻研能力,比如说我以前不太擅长的理科,就拿生物来说,我也需要去完成一篇生物论文,去做我从来没有做过的生物实验,自己去设计,去提出问题等等,我觉得这对我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Q:在课外活动方面,我是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还是去选择一些比较热门的课外活动呢?
A:我觉得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外活动,首先只有因为热爱你才能够坚持这项活动,其次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在以后的文书写作和申请过程中体现出个人的特点,千万不能盲目跟风选择一些大家都做你才做的活动,这样就没有意义了,还是应该选择自己热爱的,能够使自己产生热情,在做了之后能够有自己的反思,自己的特点的一些活动去做。
Q: 我们都知道IB课程的学业压力非常的繁重,很多的课外活动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我想问一下吴怡同学你是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兼顾好学习和活动的呢?
A :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有两点建议,第一个是千万要改掉拖延症的毛病,把事情都放在前面做,就比如说,有一次我有一篇论文,老师规定暑假完成,那我在暑假前期我就写好了,也给老师看过,改过了,等到大家都在暑期尾期赶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就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事情都拖到最后一秒才做。
第二点是合理地选择活动,就像我刚刚说的去选择自己真正热爱并且能够坚持的活动,不要盲目跟风去参加一堆热门的活动。
Q :为什么要选择国际关系专业?毕业之后有哪些打算?
A: 选择这个专业首先是因为我对这个专业挺感兴趣的,第二是因为我没有一个非常非常想要去学的专业,但是国际关系包含的历史/经济/语言/政治这些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点,国际关系把这些都覆盖到了,所以是一个比较适合我的专业。
毕业之后的打算目前还未明确,但是有了解到国际关系毕业的校友一般都会去世界银行/联合国等等,所以我以后可能也会打算国际关系/经济双专业,追随这些校友的脚步,或者是去一些跨国公司等等。
Q 想问一下吴怡同学,为什么要选择燕定美中教育?燕定美中教育的老师团队,给你带来了哪些帮助呢?
A:我觉得燕定美中教育的团队非常专业,每次在我需要做很重要的选择的时候,给我很多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说当时咨询我的主顾问老师涂老师是否要去夏校的时候,她跟我分析了去夏校的利弊,告诉我夏校并不是必须的,包括在我选择ED的学校的时候,也是她,向我提出要多了解了解JHU这个学校,并建议我去ED JHU。
我很感激燕定美中的老师给了我这么多帮助,最终帮我申请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学校。还有包括文书,当时涂老师也是和我一遍一遍地讨论,自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各种事情,从生活的细节来挖掘我个人的性格特点等等,我觉得燕定美中的指导都非常的专业,对我的申请有很大的帮助。
Q :作为过来人,吴怡学姐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吗?
A :我觉得申请这件事情其实里面掺杂了非常多的因素,比如说成绩/活动/文书,和一点点的运气等等,学弟学妹们只要放平心态,try your best,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一定可以去到自己比较理想的学校。
老师寄语
「涂老师」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跟吴怡相处了三年的时间,我非常感恩有这么一段愉快的经历,能帮助到吴怡去到了自己梦想的学校。吴怡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内心有一个小宇宙,刚开始接触我觉得她很安静,后来的过程中她迸发出的能量让我惊喜,所以这几年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一起成长了许多。
吴怡马上就要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在燕定的优秀学生中,她具备所有的优秀品质,我们希望她能够在大学里平安,健康,能够多和那边的学姐学长交流,衷心地希望吴怡同学有一个精彩充实并且难忘的大学生活。
今年申请的各位同学,现在一定已经进入了非常紧张的时刻,虽然竞争激烈,但是我们做好万全的准备,也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1/选校定位一定要精准
一定要非常充分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学校,每个学校的竞争性如何,能够给自己最大的成功性的把握。
2/要注意认真完成申请的每一项工作
小到填一个表格的每一项,关于活动,自己的教育背景等等,大到写申请文书。申请文书一定要精彩,一定要能够既契合大学特质,也体现自己的个性。
3/标准化考试一定要重视。
虽说美国大学不唯成绩论,但是没有好的成绩一切也是空中楼阁。
最后,
祝福每一个孩子,
都能够敲开自己梦想学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