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学的三个“过度消费”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留学

不知道各位家长
参加留学讲座时
听没听过这些话
要做高质量,有个性课外活动
留学规划越早越好
夏校是录取名校的必经之路
刚刚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似乎觉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No.1课外活动要做高质量、有个性的?

首先我要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不适合所有人。在很多招生官讲座里会说:“大部分中国孩子爱音乐,爱弹钢琴。”说完这句话,不少家长就开始对号入座了“完了,我的孩子课外活动是音乐,没有个性了”、“我的孩子弹钢琴,快点换别的”。

于是开始找教育机构沟通,我们孩子没有什么特点,咱们能设计什么高大上的活动让孩子跟其他人不一样吗?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过度消费,孩子的活动可能不高端,可能有点普遍,但如果能让招生官看到孩子为这个爱好付出努力和改变或因为这个爱好影响了他人,那么这种活动就有了自己的特色。毕竟,真正的个性就是做自己。

No.2留学规划越早越好

早规划可谓是老生常谈,也因为不少机构都在吹捧,有的家长甚至将早规划与录取藤校画上等号,认为自己孩子早规划就一定能录取高排名的学校。恨不得小学就开始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讲座,恨不得初中、小学就开始让孩子进入教育机构机构,越早越好,未雨绸缪。这就是第二个过度消费。

而事实上,美本申请中不管是成绩还是活动,看的都是高中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美本申请要在高一或初三开始准备。

另一个在初三或高一开始准备的原因是,英语综合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还有就是你做的活动的持续性。因此我们所谓的早规划最佳时间是9-12年级。

No.3夏校是录取名校的必经之路

近些年夏校一词充斥着准留学生,仿佛夏校是录取美国名校的必经之路。“理工学生去的夏校有哪些?”“适合文科生的夏校有哪些?”这些话题一出,讲座必定爆满,家长挤破头也要让孩子去夏校,这就是要说的第三个过度消费。

夏校并不是申请美本必备的,对美本申请有直接作用的夏校数量很少,文科类的比如TASP,数学类的比如SUMaC、ROSS,理工科类的比如RIS、SSTP等,是属于顶尖夏校级别,也会偏向学术研究一些。它们可以帮大学做了第一轮筛选,进了这些项目,确实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入名校大门了,但是这些夏校申请难度不亚于顶尖美本,竞争相当激励,要求很严格也可谓是“万里挑一”。

而且就算进入夏校,一个夏校的人很多,不是谁都有机会拿到推荐信,也不是拿到推荐信就一定对申请有帮助的。所以各位家长请慎重选择。

家长们都会为孩子的未来担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帮忙,听了一些讲座后被“美国大学喜欢独树一帜的课外活动”这种思维引导着,家长们也容易陷入困局,越想与众不同,反而越不接地气,或者做出不符合学生身份的活动。

所以希望各位家长更应该回归初心,问问孩子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砸钱买心安”,这是不必要的消费。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