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念哪所国外大学都已经比很多人幸运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无论念哪所国外大学都已经比很多人幸运

留学圈里一个怪象:

申请季如果拿不到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名校offer,似乎觉得根本对不起自己前期费心费力的准备,对不起自己刷过三遍的雅思真题,对不起自己浓缩在血管中的单词语法,这种模式似乎愈演愈烈,甚至比国内的独木桥高考还要极端,来自任何一所学校的拒信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其实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手中拿到了offer,已经比绝大多数人更加幸运了。

因为有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

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小的一部分人确实是被社会抛弃的,太多的同龄人并没有机会上大学,更何况去美国接受教育。

你可以说他们其中有小部分人甘于现状甘于庸俗,但不能否认无论是因为原生家庭还是个人的因素,你比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能力接触到相对正面的资源。

所以没拿到dream school offer的人,没必要让拒信就成为压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能够去国外读大学,你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幸运很多了,有太多的同龄人根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何况是在top的名校。

另一个对国内学子的影响因素是国外媒体的误导,你看到国外网站报导哥大校园新政,或是哈佛校友突破研究项目,你就以为美国人都是生活在这样高调的学术氛围中。但这种片面的导向性其实是因为大多数主流媒体从业者本身就是常青藤名校背景,对外展示的自然就是他们平时习以为常的精英教育外貌,给国内的学生造成一种北美顶尖名校罩过天的错觉。

但事实上,美国人真正的高等教育覆盖度是怎样的呢?

接近50%的美国大学生就读的是社区大学。要想上哈佛耶鲁这种录取率在10%以下的学校,对不起,你必须是人尖中的人尖。

还有呢,约有七分之一的美国人目前有学生贷款债务,每年的毕业班平均学生贷款余额攀升。

学费上涨,宽松的贷款限额和经济复苏使美国学生债务的显着增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堪其重中途辍学,甚至有不少大学生,为尽快还清欠款,寻找Suger Daddy或到妓院工作,没有其他选择。每年北美地区数百万的入学新生里,有多少中途成了炮灰,只有大约40%的人,可以和你一样,在一所高等院校中安心念书。这才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全貌。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执着于美国的院校,也同时间关注到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欧洲亚洲等比较小众的留学地区,联合申请多个国家的院校。在申请时,也会更多地选择多国“通用”的成绩和经历,例如全球认可的雅思成绩,跨国公司的实习经历等等。

而如果能够最大化利用能接触到的现有资源,就算没有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前期的申请过程也能让我们有一番成长,每个阶段性的进步和可以量化的能力提升,才是这个过程中最佳的增值服务。

现在回头想想,就算当时收到的是三所学校的拒信,虽有遗憾但却觉得经历过,就是精彩的。因为八个月朝觐一般的备战让我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英语能力和个人成长已经内化成我的一部分,我会自主的去学习英语,去感受更多、更精彩的文化,你明白的,学习的目的远不止于此。

而这个申请季给我最直观的反馈就是,我可以熟练的和外国朋友聊天,或是自信的参与外企的实习项目,知道有那些主动权和自我突破的节点,这样一番申请季的成长也才是绝大多数留学小伙伴的初心吧。

所以不必觉得自己拿着保底校的offer算是委屈求全自暴自弃,申请这件事本来就不该被贴上“输赢”这样极端的标签,相比起其他根本触不到机会的人,你能体验这个过程就已经可以为自己鼓掌了。庆幸吧,我们努力过,无论下一个起点在哪里,我们将继续向前。
祝前程似锦。

Categories: 其他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