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选择的经验和坑

如何选择安全的夏令营项目
上夏令营时,大家选择夏令营时最关注哪方面,80%以上家长选择了安全,这也是我给六六选夏令营时最在意的。
安全,不同家长的标准不同。在我标准中,孩子别被虐待被猥亵、别身心受伤,就算安全了,但有些家长,孩子被蚊子咬了,都会认为是孩子没被保护好。所以,如何选安全的项目,我是以自己标准来总结的。
首先、看主办机构。
像六六参加的农耕夏令营,是本幼儿园老师带队;像军训营,是六爸朋友介绍并联系的,主办方是河南省炮兵团,主要场地也主要在军事基地,所以别看她们条件艰苦、教练严格,我却也没担心安全什么的。所以在选择夏令营的时候,这样的公立大机构会让我更放心一些。
其次、商业机构主办则选择运营时间长有熟人参加过营。
如果就是商业机构主办,那就选择运营时间长、或者是身边有朋友孩子参加过、亲身感受过口碑比较好的营,而且,最好两个孩子以上的结伴同去,两个孩子一起报名一般价格都更优惠,而且可以互相照应。六六参加的高尔夫夏令营,就是和好朋友约好后,我觉得可以互相照应,才让参加的。
第三、看合同。
合同在公立机构组织的营里(幼儿园,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很多是没有的。但商业机构,如果不太了解,不太有信心,合同会是一个保障。因为合同里面约定的包括安全保障、保险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帮我们规避风险。
第四、师生比&教师资质
老师和学生的比例,这一点是我很看重的,今年冬天给六六挑滑雪冬令营的时候,就是我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像滑雪,本身是有一点风险的项目,师生比越高,孩子不受伤的概率越大,这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点。而且在考察一个营的时候,Danny说因为师生比比较低,一个老师根本照顾不了那么多孩子,孩子洗澡,晚饭,以及晚上活动都乱跑,还挺危险的。这点没参加过营的家长可能不了解,所以特别提示一下。
而查看老师的资质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老师都是外面拉的没资质的临时人员,师生比再高也意义不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选定的不同特色夏令营的特色来查看老师的相关资质,比如滑雪的冬令营就重点关注教练的滑雪教学资质,户外的那种营地就看老师有没有相关户外活动的登记证,而小童营的老师更看重幼教经历或者儿童心理的相关资质。这个目前因为夏令营的设置不同,没有统一的证书或者标准,但是稳定持续、有资质和经验的老师,还是会相对更有保障。
第五、提前给孩子做好各种安全教育。
比如身体的哪些部分一定不能被人碰啊,有什么不对的情况一定要和父母说啊之类的,这些功夫在平时,不管送什么营,送不送营,都要做好。
第六、会自己每天给电器充电的孩子,可以带个电话手表。
上学时,老师是不允许带电话手表的,怕上课的时候玩。但夏令营冬令营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带上,否则想找孩子时还得跟老师打电话。当然了,这个也看孩子,有些孩子特别话唠,晚上睡前不停给家长打电话,也挺崩溃的。但基本孩子在参与活动时,是不会找爸爸妈妈的。
注:本篇所说的夏令营特指国内营,国外的夏令营没参加过还不了解,以后体验了才能分享。
夏令营的分类
第一大类:关键词:体验、独立
这代孩子都是在大人的围绕下长大,大部分从未离开过父母生活,但父母与孩子不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体验离开父母的生活、尝试独立,这就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第一次迈出这一步的诉求。
这种作为孩子第一次离开家长去体验独立生活的营,我个人觉得条件要相对舒适一些,那样能减少孩子离开家长的恐惧,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所以如果是家长希望孩子以体验为主,孩子也从未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那么选择相对环境比较舒服、活动设置更丰富的夏令营,让小童在尝试独立和体验生活中,寓教于乐、交到朋友,这种好的开端非常重要。
这类进阶版“体验成长”营,不仅能在各种团队运动中锻炼、挑战了自己,也增强了社交和团队意识,是中大童不错的选择。
第二大类:关键词:学习、成长
当孩子有过夏令营经验之后,更多的家长的诉求就会从“尝试”和“体验”升级到满足以上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这个类别里面主要是包含各种“主题夏令营”,既然花不算便宜的营费把孩子送去参加高尔夫营,多少是希望孩子能够在高尔夫的技能上所有提高的。当然了,每个孩子天赋不同,不能指望一周学成什么,但起码安排的活动应该和技能提升相关吧。就像音乐剧营,即使不进行音乐剧训练的时候,也会在下午的综合活动中加入“视唱练耳的小组游戏,音乐相关绘本演讲大赛,以及经典音乐剧的鉴赏会”等与主题相关的活动,这不才是夏令营最重要的意义吗,既和专业知识相关,又能增加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我们那个高尔夫营,上午打一会儿球之后,下午都是画画,画鸟窝,玩水之类的活动。晚饭后自由活动,很多孩子就是看电视。。。
所以,选择这种希望孩子多少学点儿东西的营时,除了安全等方面,还要认真看活动设置,特别要看是不是有过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花几千块把孩子托管出去自由活动,可能并不是很多家长期待的结果。
第三大类:关键词:探索、挑战
这一类,指的是那种需要家长也参与的户外营。因为在野外,尤其在相对危险的时候,需要家长一对一照顾自己孩子。
但小伙伴认为家长和家长玩、孩子和孩子玩可以让孩子学习团队合作、家长也不太要管,这是这种夏令营优于亲子游的点。而我觉得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和朋友一起结伴出去亲子游,在没啥风险的时候,可能本来也会自然形成孩子结伴、家长结伴的局面,这种营地大人和孩子同价,如果价格再比较高的话,我就更会觉得意义不大。
当然,我不会选择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我作为资深户外玩家,没有被活动安排打动,但却更清楚溪降等活动的风险性,而小伙伴刚开始参加户外运动类活动很新鲜,所以觉得有吸引力;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去到现场,没有被气氛感染,而且本身也不是愿意和一堆陌生人交流的性格,所以性格不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吧。
关于夏令营说了这么多,其实每一个选择还是需要家长自己去做判断。因为每个家庭地区不同,教育理念也不同,具体的需求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目前来说没有一个营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又完美无缺的。在我帮六六选择中,也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最重要的无论何时都是安全第一,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可以参考上面我分类的思路,先想清楚希望自己孩子在这个短暂的假期收获什么,目的是什么,然后从运营团队的资质、经验、周围人的口碑、网上参与过的人的口碑等等多个方面去综合判断。
还有调整自己相对合理的预期,一些孩子这么多年都未曾改变的习惯家长也不要寄希望于一次短暂的夏令营就可以帮忙解决,很多时候夏令营是一种契机,让孩子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去结交新的朋友,尝试新的东西。因为在不管是六六参加的,还是其他小伙伴甚至朋友参加的营地活动中,都会有部分家长不满意,这些不满有些确实是由于组织或者安排不当导致,但也有很多比例是由于期望太高,毕竟体验类的产品,充满了变量,但这也是活动的意义不是吗?
记得有一个负责人跟我们聊天时说过,很多时候夏令营不是孩子的独立,更是父母的。让孩子学着成长,让家长学着放手。
翰林夏校规划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了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