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长大的ABC们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澳大利亚留学

刚来澳洲时,在一次学生活动上,有位华裔学生说,多年来有一个为难的地方,澳洲人把我当外国人看,中国人把我当澳洲人看。

这个学生的说法挺有趣,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她解释说,因为我是在澳洲出生长大的,不会讲中文,所以从中国来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澳洲人。

但是澳洲人看我长的样子是亚洲人,常常问我来自哪个国家,即使我解释,自己是在澳洲出生长大的呀;澳洲人还是会追问一句,你的父母来自哪里?韩国?日本?中国?反正他们也搞不清楚这几个国家的人。

当我说了我的父母是中国人之后,他们会把我看成是中国人。

我问她,你自己认为你是哪里人呢?

她回答,我当然是澳洲人啊。

她代表着一个自带矛盾体的族群。他们是中国人眼中的ABC,是自己口中调侃的香蕉人。

澳洲人不明白我们说的ABC是代表什么特殊的含义,你跟对方说ABC,没准人家以为你说的是一个澳洲主流电视媒体——ABC电视台。ABC (在澳洲出生的中国人 Australian-Born Chinese) 是中国人给出的缩略词。

香蕉人,顾名思义,黄皮、白心。在澳洲出生长大,披着华裔的外表,但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与澳洲人并无两样。

在悉尼工作时,我的一位ABC同事,是前普华永道的审计师,她也是我印象里的一位典型性ABC。

什么叫典型性ABC

女性的话,从外形上看,可以参见艺人李玟。

眉毛喜欢修成长长的惊讶状。头发喜好染成偏黄色或类似色系,不留刘海。可能因为英语发音部位的特点和面部表情丰富,所以眼梢微挑、口型上翘。

坚持运动健身,热衷户外活动:爬山、远足、跑步、游泳、打球、滑雪。审美偏好有肌肉的小健美身材。不怕晒太阳,享受日光浴,热爱小麦色肤色。

穿衣风格走性感艳丽风。性格张扬,开朗自信,有礼貌。

不会读写中文,能听和说比较简单的中文。

应了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她的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80年代从广州移居到澳洲,到现在依然习惯吃中餐、讲中文、秉持中式价值观。虽然也会基础英文,能与澳洲人互动,但文化属性和生活方式仍是中国风格。

她生长于澳洲,从小在澳式教育的背景和环境下长大,文化传承彻底西化。18岁开始,已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经济和思想层面都追求独立。

跟父母对话时,父母说中文,她都以英文回应。双方很少深度沟通。在她的描述当中,她的开中餐厅的父母是想法愚钝的。

在悉尼常去的一个健身中心,里面一位咨询师是位ABC。她的父母是台湾人,长年忙于做生意,从小到大对她的陪伴比较少。

她常跟我抱怨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她的中文是5岁小孩的水平。她的父母英文又不流利。双方交流的频率一直不高,只聊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些事情,还经常借助手机翻译软件。

澳洲年轻人都没有存钱的习惯。有一次,她攒下了半年的钱,买了一个新款iPad,想给妈妈生日送上一份惊喜。

按照澳洲人的特点,收到家人或朋友的礼物是会表现得非常雀跃的。但是她妈妈的反应是,干嘛给我买这个啊,浪费啊。以后不要花这个钱。

她妈妈只是中式的习惯表达,但她说以后不想再给妈妈买任何礼物。

时间久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一个家庭的两代人矛盾越来越多,互相都不理解对方。现在彼此已经很少讲话了。

她父母的真实感受会是什么呢。与自己语言不通、思维和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的孩子相处,这种鸿沟是他们认为必然的、还是意料之外的。

是父母教育的失误吗,这种课题恐怕要请学者专家们分析了。

不过这确实与华裔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有直接关系。

有的父母不在意孩子会不会中文,顺其自然。孩子在澳洲环境中上学和成长,自然而然中文渐渐消失,被英文取而代之。

有的父母是因为偏见故意不跟孩子讲中文,一心想让孩子融入澳洲主流社会,只要英文讲得好就可以了,更不要提学习中国文化了。

有的家庭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课余时间送孩子上中文课,寒暑假安排去中国的体验式冬夏令营,会有一些不错的收获。

但毕竟大环境是英文语言体系,能够流利地听、说、读、写中文,这样的ABC寥寥无几。在国外这些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中英双语能力都可以达到母语水平的ABC。

缺乏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缺席也很普遍。

我之前住的社区,有一位ABC邻居。她说他们家从来不过中国春节,只过圣诞节。

其实,节日作为一种仪式感的存在,是一种共同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是家庭可以向孩子们传递文化情感的好机会。不是非要华人家庭们“彤庭飞彩旆”般隆重庆祝,但可以给孩子们营造一点中国节日的小气氛。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ABC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感情,几乎为零。不了解,没有兴趣了解,或者不屑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悉尼的那位同事曾经自豪地说:People say I don't look like Chinese (大家说我看起来不像中国人)。她认为这是澳洲人对她的一种称赞。

提的问题常常让我不知怎么回答:

你们为什么用筷子吃饭,手不累吗?你们中国人怎么那么多种方言,真奇怪。

在问题的背后,是对自己的源与根的陌生,对祖籍国文化和历史的全面缺失。因为不了解而不认同。

在澳洲中学和大学校园里,一个常见的情景是,ABC和ABC之间更密切的互动、同在一个朋友圈。因为在澳洲年轻人的眼里,ABC依然是外国人。这是属于ABC们的一份尴尬。

有一些ABC在成年以后,有了学中文的热忱。这时,对关于中国各方面的接触和学习,源于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好奇,源于对中国经济惊人发展带来的无限机会的向往,也源于对文化认同感的寻求和渴望。

芒果人,是继香蕉人之后的另一种称呼。芒果,里外都是黄的。在西方教育环境下成长、同时也有中国文化传承,这些移民子女被称呼为芒果人。

我的宝宝也是一位ABC,快要2岁了。现在是牙牙学语阶段,可以背诵几首简单的五言唐诗。有时会把诗背串了,比如,野火烧不尽、粒粒皆辛苦。

我清楚地知道,从她上幼儿园开始,未来的她会在英语语系下成长,在澳洲思维中学习,并将毫无疑问的,有她自己独立的澳洲式生活。

我所能做的,是在她的成长环境中,尽量创造机会,让她能对中国文化有了解、有兴趣、有热爱、有传承感。

香蕉人、芒果人,不过都是被贴上的标签。

了解自己的根源,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更重要的事。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更从容的在他国生活,更自如的与别人交往,也更坦然的与自己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