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前背景提升方案

国外大学硕士申请与国内考研,在考察内容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考研以一考定成败,即使本科不够出众,成绩不够优秀,仍然能靠一考翻盘;但国外硕士申请则是全方位考察申请者本科四年或三年的综合表现,择优录取。
因此,在申请季来临之前,有意向申请留学的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前做好背景优化,提高申请竞争力。
01本科或专科均分
申请学校时,需要交至少两年(专科在读)或三年(如本科在读),或四年的成绩单,学校会评估申请者之前的课程与均分,是否达到申请项目的要求。
因此,学生在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与专业后,可以选修一些相关课程,但也要考虑该课程是否好拿高分,如果分数过低则有可能弄巧成拙。
除此之外,也要在在读期间,尽量保持高的均分(85+)。部分英港院校会在学生未毕业时给出条件录取,规定毕业时均分需达到XX,如达不到,则无法入学。
02语言成绩
语言成绩分为两类
- 2.1 雅思/托福等
- 2.2 GRE/GMAT等
英国与法国高商部分院校,香港绝大部分院校,都要求带雅思/托福成绩申请。部分专业则要求GRE或GMAT。
院校项目不同,具体要求也不同,详细的申请要求可以扫文章结尾处二维码,咨询专业老师~
虽然英国大部分,法国高商部分院校可以先无雅思申请,拿条件录取,之后再补雅思成绩,但如果雅思不达标,是无法入学的,因此还是建议同学们凡事早准备。
03相关实习经历
实习经历是简历上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一些外国人看来,没有实习是一件比较难以理解的事,而且简历写不满一页也很尴尬,因此在本科期间可以做2-3份实习,最好是与自己申请方向相关的。
学校之所以重视实习情况,是因为实习过的学生,是真的去了解过申请专业的就业情况,提前体验过,相对来说职业规划会更清晰,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在文书与面试中,也可以详细阐述实习带来的升学动机等,不至于无话可说。
实习公司以大公司为佳,一方面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能通过大公司的筛选),另一方面在大的平台上也许能收获更多机会与资源。
但如果实在找不到大公司的实习,小公司的相关部门或岗位也可以考虑,只要不是打杂,能在同事领导的带领下学到东西,完成工作目标,探索未来的职业规划即可。
04海外交流活动
海外交流活动分为4种
夏校
夏校多为2-3周,体验国外学校的上课模式,分为有学分和无学分两种,建议选择有学分的,含金量会更高。
部分学校与国外院校有合作,在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校提名申请,也可以去未开通合作关系的院校官网申请;已经毕业的学生,也能以free mover 的身份,申请夏校。
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参与夏校,既可以提前体验该国留学生活是否适合自己,也可以为后续的申请增加一点筹码。
学期或学年交换
多为院校合作项目,比较适合在读生(但也有小部分已毕业学生可以申请的),有些需要自费,有些则可以公费交换;在海外深入学习一年或一学期,能更好的融入当地环境,体验教育模式。
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需注意在读期间成绩,申请时同样需要上交,不要出现低分或不及格的情况。
海外志愿者
多为付费参与项目,去东南亚的小岛教英语,照顾海龟等等;预算有限又想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学生可以考虑。
海外实习或工作经历
此种经历最为难得,需要学生个人有实力能在海外工作;虽然实习可以付费参与,但不建议。
05校园活动
所有课外活动都算,包括校园竞赛,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可以体现自己的领导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
申请开放时间为入学前一年的9月,但背景提升建议早做打算,时间越多,可塑性也就越强,到了申请的时候,可改变的空间就很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