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教育方法

如果日本的清洁、有序、礼让、隐忍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那么你一定会想知道:这是怎么通过教育实现的呢?
简朴的环境
学校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的收录机,是显得稍微“高级”一点,其硬件均比起国内要求的“五机一幕”相差较远。
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
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小人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长在接孩子下幼儿园的时候,手里一律空着,各种包都是由小孩子拿着。
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教孩子学先会“笑”和“感谢”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
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
学习的重点居然是: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
虽然没有多少知识性教育,但是孩子通过综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这的确很令人出乎意料。
重视“食育”
在“食育”中,“丰富的心灵”是重要的一环,它包括“快乐的进食过程”、“感谢的心”和“参与意识”,不仅教孩子正确地吃,还要从吃中体会出感恩、环保和节俭的内涵来。
快乐又充满想象力的童年,从充满爱的便当开始,吃了还想吃,也不愿意浪费。吃饭之前日本人都会说一句“我开动了”,吃完饭之后,会说“谢谢款待”。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
了解生命的由来
孩子生日前,老师预先与他的父母联系,询问名字的由来,还借来孩子自出生以来的照片在班上展览,并请孩子的母亲写信谈谈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并在班里读给孩子们听。
与我们有些家长给孩子操办的大吃大喝大买礼物的生日会不同,这一系列生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懂得诞生与成长的艰辛,喜悦和感恩。
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知道尊重生命,长大后就很少会做出越轨的行为。而在幼儿期,通过为孩子们过生日、教他们培育动植物等活动,都可以让他们在朴素的惊奇和感动中了解生命,是培养生命尊重的绝佳机会。
从幼儿开始的礼仪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毕业时也会经历一次像大学毕业一样庄重的仪式,园长、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们都会穿戴正式且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而且各种仪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相伴到终生。
可见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礼仪的灌输,对孩子的修养的打造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礼仪之邦”的确名副其实。
遵守交通规则,讲究秩序
遵守交通规则,日本小孩从小就被灌输这种理念,而上面这个视频中的日本小女孩的行为在日本已然是稀松平常。
日本学生放学时,并无老师带队,都是自行列队有秩序地走在人行道上,一路红灯停、绿灯行,走到自家附近或者需要等车回家的汽车站时自动离队。
所以大家会发现日本人过马路真的很少能看到闯红灯的现象。当行人过马路时,所有车辆也会自觉停住,严格遵守秩序和规则。
强调团队协作
运动会,只有团体赛,没有个人单项比赛,最终只有胜利的团队,没有胜利的个人。强调参与,不鼓励相互对比。
网络上有段视频迅速走红,日本幼儿园的一名小男孩挑战比自己还高的跳箱,却怎么都跳不过去,旁边的同学以及老师一直替他加油打气,最后小朋友小宇宙爆发!网友纷纷感叹,友情和鼓励的力量真的好强大!